一种极片辊压补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0573发布日期:2022-12-07 03:5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片辊压补温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作领域,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极片辊压补温机构。


背景技术:

2.锂电池极片生产过程,包括混料、涂布、辊压等加工工序,锂电池的极片需要进行热辊压加工,热辊压能够使锂电池活性物质与箔片结合愈加致密,以提高能量密度,实现极片厚度均匀。极片的质量影响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所以极片加工质量非常重要。
3.当前锂电池行业对辊压机的轧制速度要求越来越高,极片在进行辊压之前,极片在高速的移动,散热速率较快,到达辊压机的轧辊时,辊压机在高速运行,极片温度和轧辊温度差距较大,这样使得极片在高速状态下散热速率与轧辊热传递效率不匹配,由于轧辊温度高于极片温度,轧辊与极片接触发生热传递,导致轧辊温度降低,轧辊此时由于发生热胀冷缩,直径会减小,从而导致极片辊压后的厚度达不到预期厚度,极片厚度大,而且极片厚度的一致性差,需要人工持续加压来保证辊压后极片厚度的一致性,容易造成极片报废,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极片和辊压机扎辊的温差大,导致极片厚度一致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辊压补温机构。
5.一种极片辊压补温机构,包括沿极片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补温组件和辊压装置;
6.所述辊压装置包括上轧辊和下轧辊,所述下轧辊设置在上轧辊的下方,所述上轧辊和下轧辊配合对位于它们之间的极片进行辊压;
7.所述补温组件包括上红外灯管,以及设在上红外灯管下方的下红外灯管,所述上红外灯管和下红外灯管配合对位于它们之间的极片进行加热。极片辊压后的厚度一致性好,补温组件对极片加热快速,确保极片的辊压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8.可选的,所述上红外灯管与下红外灯管对称设置,所述上红外灯管、下红外灯管和极片平行设置。补温组件对极片加热均匀性好。
9.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补温组件前方的预加热辊组件。预加热辊组件用于对极片进行预加热。
10.可选的,所述预加热辊组件和所述补温组件之间设置有摆辊。摆辊用于调节极片的张力。
11.可选的,所述预加热辊组件包括压胶辊和若干个预加热辊,所述压胶辊与接近所述补温组件的所述预加热辊抵接,用于隔断极片张力。
12.可选的,所述补温组件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上红外灯管和所述下红外灯管两端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设有红外聚能罩,所述红外聚能罩用于汇聚上红外灯管和下红外灯管的红外光线能量。红外聚能罩能够提高红外辐射能量的利用率。
13.可选的,红外聚能罩的表面设有镀金涂层。红外聚能罩能够提高红外辐射能量的
利用率。
14.可选的,所述红外聚能罩上设有用于检测极片温度的红外测温探头。
15.可选的,所述红外测温探头通过温控系统与所述上红外灯管和下红外灯管连接。温控系统控制上红外灯管和下红外灯管对极片的加热温度。
16.可选的,所述补温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红外灯管和/或下红外灯管侧边的冷水管。便于控制红外聚能罩的整体温度。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辊压补温机构,补温组件对辊压前极片进行加热,减小了极片和上轧辊、下轧辊之间的温度差,提高极片辊压后厚度的一致性,提高极片辊压效果,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对极片的加热快速,确保极片与上轧辊的温差和极片与下轧辊的温差一致,从而进一步确保极片厚度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片辊压补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温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温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温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22.辊压装置1;极片10;辊压机架11;上轧辊12;下轧辊13;补温组件2;安装机架21;螺纹孔210;左支架211;右支架212;上红外灯管22;下红外灯管23;预加热辊组件3;预加热辊32;压胶辊33;预加热辊一321;预加热辊二322;摆辊4;机座100;红外聚能罩5;红外测温探头60;红外测温探头一6;红外测温探头二7;冷水管8。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辊压补温机构,参考附图。
27.一种极片辊压补温机构,包括沿极片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补温组件2和辊压装置1;辊压装置1包括上轧辊12和下轧辊13,下轧辊13设置在上轧辊12的下方,上轧辊12和下轧辊13配合对位于它们之间的极片10进行辊压;补温组件2包括上红外灯管22,以及设在上红外灯管22下方的下红外灯管23,上红外灯管22和下红外灯管23配合对位于它们之间的极片10进行加热。
28.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机座100,辊压装置1和补温组件2安装在机座100上,补温组件2用于对极片10进行加热,辊压装置1用于对极片进行辊压成型,补温组件2设置在辊压装
置的侧边,在极片10进行辊压前,补温组件2对极片10进行加热,能够提高极片10辊压后厚度的一致性。
29.该辊压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机座100上辊压机架11,上轧辊12和下轧辊13安装在辊压机架11上,该补温组件2包括可拆卸安装在辊压机架11上的安装机架21,上红外灯管22和下红外灯管23安装在该安装机架21上。
30.上红外灯管22和下红外灯管23配合,分别对穿过它们之间间隙的极片10上表面和极片10下表面进行加热,以减小极片10与上轧辊12和下轧辊13之间的温度差,温差也比较稳定,使上轧辊12、下轧辊13的直径受温度的影响变小,从而确保极片10辊压后的厚度波动较小,确保极片辊压后厚度的一致性,提高极片辊压效果。该补温组件2可以设置多个。
31.上红外灯管22与下红外灯管23对称设置,上红外灯管22、下红外灯管23和极片10平行设置。即上红外灯管22和下红外灯管23相对极片对称设置,确保极片10受热均匀,有利于提高极片10辊压后厚度的一致性。补温组件2对极片10加热均匀,确保极片10的辊压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2.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补温组件2前方的预加热辊组件3。预加热辊组件3用于对极片10进行预加热。极片移动过程中依次经过预加热辊组件3、补温组件2和辊压装置1。
33.预加热辊组件3包括压胶辊33和若干个预加热辊32,压胶辊33与接近补温组件2的预加热辊32抵接,用于隔断极片张力。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加热辊组件3包括预加热辊一321和预加热辊二322,以及设置在预加热辊二322侧边的压胶辊33,极片10依次经过预加热辊一321、预加热辊二322和其相邻压胶辊33之间的缝隙、补温组件2和辊压装置1。
34.具体的,通过现有收料装置和放料装置,使极片进行移动,并使极片一端从收料装置出来,依次经过预加热辊组件3、补温组件2和辊压装置1。极片10经过预加热辊组件3后,移动到辊压装置1过程中,极片10温度降低,通过上红外灯管22和下红外灯管23的红外线辐射对极片进行加温,根据实际需要,加热到预设的温度,这样上轧辊12、下轧辊13和极片10温差减小,上轧辊12和下轧辊13被极片10带走的热量减少,确保极片10辊压后厚度的一致性,提高极片的良品率,同时避免后续还要对极片进行加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5.在预加热辊组件3和补温组件2之间设置有摆辊4,摆辊4用于调节极片的张力,摆辊4设置在机座100上,摆辊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同时摆辊4能够用于设计极片的移动路径和方向。
36.补温组件2还包括分别设于上红外灯管22和下红外灯管23两端的左支架211和右支架212,左支架211和右支架212之间设有红外聚能罩5,上红外灯管22和下红外灯管23分别安装在红外聚能罩5内部,红外聚能罩5用于汇聚上红外灯管22和下红外灯管23的红外光线能量,提高能量的密度和利用率,实现对极片10的快速加热。
3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红外聚能罩的表面设有镀金涂层,红外聚能罩5能够提高红外辐射能量的利用率。
38.本实施例的安装机架21可拆卸安装在辊压机架11上,安装机架21包括左支架211和右支架212,在左支架211和右支架212上均设有螺纹孔210,左支架211和右支架212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辊压机架11上。螺栓一端穿过螺纹孔210,将安装机架21安装在辊压机架11上。该安装机架21能够绕着螺栓旋转,便于调节补温组件2的位置,使上红外灯管22、下红
外灯管23与极片10平行设置,确保极片加热均匀。
39.实施例2
4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辊压补温机构,参考附图。
41.本实施例的红外聚能罩5上设有用于检测极片温度的红外测温探头60。红外测温探头60通过温控系统与上红外灯管22和下红外灯管23连接。温控系统60控制上红外灯管22和下红外灯管23对极片的加热温度。
42.红外测温探头60包括用于检测极片10温度的红外测温探头一6和红外测温探头二7,红外测温探头二7设置在红外测温探头一6的侧边。
43.红外测温探头一6和红外测温探头二7设置该上红外灯管22侧边的红外聚能罩5上,红外测温探头一6用于检测极片10加热前的温度,红外检测探头二7用于检测极片10加热后的温度,温控系统接受到红外测试探头一6和红外测试探头二7检测到温度的信号,控制上红外灯管22和下红外灯管23将极片加热到预设的温度,减小极片与上轧辊12和极片与下轧辊13之间的温差。
44.实施例3
4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辊压补温机构,参考附图。
46.本实施例的补温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上红外灯管22和/或下红外灯管23侧边的冷水管8。冷水管8设置在上红外灯管22和/或下红外灯管23侧边。冷水管8用于对红外聚能罩5进行冷却降温,防止红外聚能罩5温度升高影响加热效果。
47.该冷水管8设置在左支架211和右支架212之间,冷水管8与上红外灯管22、下红外灯管23平行。
4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辊压补温机构,补温组件对辊压前极片进行加热,减小了极片和上轧辊、下轧辊之间的温度差,提高极片辊压后厚度的一致性,提高极片辊压效果,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对极片的加热快速,确保极片与上轧辊的温差和极片与下轧辊的温差一致,从而进一步确保极片厚度的一致性。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2.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5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4.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