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航天用减振铣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8851发布日期:2022-11-29 20:1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航天用减振铣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空航天用减振铣刀装置。


背景技术:

2.航空航天连接器是在航空、航天和国防等军用设备中广泛应用的连接或插接器件,主要用于传送电流和信号,连接器的一端通过管线与有源器件相联,另一端通过多路管线与接收端相联。连接器两端的孔径相差较大,中间相通,大孔和小孔相接处要求光滑相切,不允许有接痕。继而加工时至少需要更换4种刀具,为了降低铣刀在使用的时候震颤会在铣刀的内部空间添加缓冲石墨颗粒对铣刀产生的震颤进行缓冲,但是现有技术的减振铣刀在使用的时候不便于对内部空间放置的缓冲石墨颗粒进行更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航空航天用减振铣刀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航天用减振铣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航天用减振铣刀装置,包括安装座与插接在安装座内腔的铣刀,所述铣刀的顶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腔可拆卸的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安装座的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内腔填充有缓冲石墨颗粒用于铣刀的减振,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杆与固定槽的固定组件,所述安装座的外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推动组件。
4.优选的,每一个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有固定腔、固定孔、固定块、连接组件以及第一弹簧,所述固定腔开设在固定杆的外壁,所述固定孔开设在固定槽的内壁,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可拆卸的插接在固定孔的内腔,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可滑动的插接在固定腔的内腔,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均设置在固定腔的内壁,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均与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插入固定腔的内腔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腔的内壁远离固定块的一侧连接。
5.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内腔与固定块的外壁相适配合且均呈倾斜设置。
6.优选的,每一个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有连接槽以及连接块,所述连接槽开设在固定腔的内壁,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连接槽的内腔,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固定块的外壁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外壁与连接槽的内腔相适配合且均呈“t”字形。
8.优选的,每一个所述推动组件均包括有插孔、滑动腔、插杆、第二弹簧以及把手,所述插孔开设在铣刀的外壁一侧,所述插孔的一端与固定孔连通,所述滑动腔开设在安装座上,所述插杆可滑动的插接在滑动腔的内腔,所述插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插孔的内腔与安装座的外部,所述把手设置在插杆远离铣刀一端,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插杆的外壁,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安装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把手连接。
9.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防滑棱。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通过固定块插入固定孔的内腔,可使固定杆与铣刀连接,方便将铣刀安装在安装座上,通过推动组件的设置,可使固定杆推动固定块收缩至固定腔的内腔,进而可方便铣刀从安装座上取下,可使铣刀从安装座上快速拆装,方便对用于减振的缓冲始末颗粒进行更换,确保该装置一直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12.2、通过缓冲石墨颗粒的设置,可降低铣刀在使用的震颤,防止铣刀使用的时候由于震颤导致其加工位置出现较大误差,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放大图。
17.图中:1、安装座;2、固定杆;3、缓冲石墨颗粒;4、铣刀;5、固定槽;6、固定腔;7、固定孔;8、固定块;9、连接槽;10、连接块;11、第一弹簧;12、插孔;13、滑动腔;14、插杆;15、第二弹簧;1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航空航天用减振铣刀装置,包括安装座1与插接在安装座1内腔的铣刀4,铣刀4的顶端开设有固定槽5,固定槽5的内腔可拆卸的插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顶端与安装座1的内腔顶端固定连接,安装座1的内腔填充有缓冲石墨颗粒3用于铣刀4的减振,通过缓冲石墨颗粒3的设置,可降低铣刀4在使用的震颤,防止铣刀4使用的时候由于震颤导致其加工位置出现较大误差,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缓冲石墨颗粒3为本领域人员公知技术手段,此处不做过多阐述,固定杆2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杆2与固定槽5的固定组件,安装座1的外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推动组件,通过固定块8插入固定孔7的内腔,可使固定杆2与铣刀4连接,方便将铣刀4安装在安装座1上,通过推动组件的设置,可使固定杆2推动固定块8收缩至固定腔6的内腔,进而可方便铣刀4从安装座1上取下,可使铣刀4从安装座1上快速拆装,方便对用于减振的缓冲始末颗粒进行更换,确保该装置一直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20.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固定组件均包括有固定腔6、固定孔7、固定块8、连接组件以及第一弹簧11,固定腔6开设在固定杆2的外壁,固定孔7开设在固定槽5的内壁,固定块8的一端可拆卸的插接在固定孔7的内腔,固定块8的另一端可滑动的插接在固定腔6的内腔,两个连接组件均设置在固定腔6的内壁,两个连接组件均与固定块8连接,第一弹簧11的一端与固定块8插入固定腔6的内腔一端连接,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与固定腔6的内壁远离固定块8的一侧连接,在更换好缓冲石墨颗粒3之后,将铣刀4对准安装座1的内腔插入,进而使固定
槽5套接在固定杆2的外壁,并使固定槽5的内壁挤压固定块8的斜面,使固定块8在连接块10与连接槽9的限位作用下收缩至固定腔6的内腔,并使第一弹簧11受到固定块8的挤压之后产生相应的弹性形变,进而产生相应的弹力,当固定杆2完全插入固定槽5的内腔之后,可使固定块8与固定孔7对准,在第一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可使固定块8在连接槽9与连接块10的限位作用下沿着直线插入固定孔7的内腔,实现了铣刀4的快速安装,便于对铣刀4进行快速拆装,方便对减振石墨颗粒进行更换,确保该装置一直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21.本实施例中,固定孔7的内腔与固定块8的外壁相适配合且均呈倾斜设置,可使固定槽5的内壁在挤压固定块8的时候使固定块8收缩至固定腔6的内腔,进而可方便铣刀4的快速安装。
22.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连接组件均包括有连接槽9以及连接块10,连接槽9开设在固定腔6的内壁,连接块10的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连接槽9的内腔,连接块10的另一端与固定块8的外壁连接,通过连接块10与连接槽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使固定块8的一端始终保持内嵌在固定腔6的内腔,还可使固定块8在滑动的时候始终保持直线。
23.本实施例中,连接块10的外壁与连接槽9的内腔相适配合且均呈“t”字形,可防止连接块10脱离连接槽9的内腔,导致固定块8脱离固定腔6的内腔,提高了固定组件的稳定性。
24.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推动组件均包括有插孔12、滑动腔13、插杆14、第二弹簧15以及把手16,插孔12开设在铣刀4的外壁一侧,插孔12的一端与固定孔7连通,滑动腔13开设在安装座1上,插杆14可滑动的插接在滑动腔13的内腔,插杆1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插孔12的内腔与安装座1的外部,把手16设置在插杆14远离铣刀4一端,第二弹簧15套接在插杆14的外壁,第二弹簧15的一端与安装座1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5的另一端与把手16连接,同时按动两个把手16,使两个把手16分别带动两个插杆14通过插孔12插入固定孔7的内腔,使固定块8在连接槽9与连接块10的限位作用下收缩至固定腔6的内腔,并使第二弹簧15受到把手16与安装座1的挤压之后发生相应的弹性形变,进而产生相应的弹力,此时,便可拉动铣刀4将铣刀4取下。
25.本实施例中,把手16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防滑棱,可防止按动把手16的时候出现脱手的情况。
2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27.在拆卸铣刀4对缓冲石墨颗粒3进行更换的时候,同时按动两个把手16,使两个把手16分别带动两个插杆14通过插孔12插入固定孔7的内腔,使固定块8在连接槽9与连接块10的限位作用下收缩至固定腔6的内腔,并使第二弹簧15受到把手16与安装座1的挤压之后发生相应的弹性形变,进而产生相应的弹力,此时,便可拉动铣刀4将铣刀4取下,松开把手16,在第二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使插杆14恢复原位,在更换好缓冲石墨颗粒3之后,将铣刀4对准安装座1的内腔插入,进而使固定槽5套接在固定杆2的外壁,并使固定槽5的内壁挤压固定块8的斜面,使固定块8在连接块10与连接槽9的限位作用下收缩至固定腔6的内腔,并使第一弹簧11受到固定块8的挤压之后产生相应的弹性形变,进而产生相应的弹力,当固定杆2完全插入固定槽5的内腔之后,可使固定块8与固定孔7对准,在第一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可使固定块8在连接槽9与连接块10的限位作用下沿着直线插入固定孔7的内腔,实现了铣刀4的快速安装,便于对铣刀4进行快速拆装,方便对减振石墨颗粒进行更换,确保该装置
一直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