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1603发布日期:2023-01-17 17:5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属于焊丝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焊丝制品属于线材的深加工产品,也是各种钢材在使用时不可缺少的焊接材料,焊接技术的发展是以高能率化和高效率化为最大的目的。就焊接材料而言,从焊条向高熔敷率的埋弧焊焊材发展,进而又发展到自动化和机器化的自动焊丝。
3.高性能不锈钢焊丝是焊丝制品的一种,而高性能不锈钢焊丝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控制高性能不锈钢焊丝直径,需要通过拉拔装置对高性能不锈钢进行拉拔后收卷,而高性能不锈钢在拉拔时会产生热量,高温易使高性能不锈钢金属性质变化,从而影响高性能不锈钢焊丝品质。
4.因此,需要有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实现高性能不锈钢拉拔过程中的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上设置有水平的拉拔孔,所述模具上设置有冷却机构;
7.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模具底部的冷却箱,所述模具的右侧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拉拔孔同轴设置,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密封且固定设置在模具上,所述拉拔孔与冷却管连通,所述冷却箱上设置有进气组件和两个排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均位于模具的远离冷却管的一侧,两个排气组件分别位于拔孔的前后两侧;
8.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固定管、两个连接管和两个冷却孔,所述固定管竖向设置,所述固定管的顶端固定设置在冷却箱的顶部,所述固定管的顶端密封,两个冷却孔均设置在模具上,两个冷却孔分别位于拉拔孔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连接管与冷却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管水平设置,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冷却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管上,所述连接管与冷却孔的内壁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依次通过固定管、连接管和冷却孔与冷却管连通;
9.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密封且固定穿过冷却箱的顶部,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气泵,所述进气管安装在气泵上。
10.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管通过多个连接组件与模具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冷却管的外壁,所述固定块通过螺丝与模具可拆卸连接。
11.作为优选,各固定块以冷却管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12.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和冷却管为一体成型机构。
13.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管上设置有辅助管,所述辅助管与冷却管同轴设置,所述辅助管的形状为圆台,所述辅助管的最大直径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冷却管的远离模具的一端。
14.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管的最小内径大于拉拔孔的孔径。
15.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的顶端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环,所述清洁环与拉拔孔同轴设置,所述清洁环的内径大于拉拔孔的直径,所述进气管的顶端固定插入清洁环,所述进气管与清洁环的环孔连通,所述清洁环内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刷毛,多个刷毛以清洁环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16.作为优选,所述清洁环的轴线与进气管的轴线垂直且相交。
1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的外径与冷却孔的孔径相等。
18.作为优选,所述模具上设置有两个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固定管一一对应,所述导热板固定设置在模具的底部,所述导热板密封穿过冷却箱的顶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实现了不锈钢丝的冷却,防止高温导致高性能不锈钢金属性质变化,而且,还可以实现模具的冷却,防止模具上拉拔孔因热胀冷缩导致孔径增大而影响拉拔后不锈钢丝精度,另外,通过刷毛还可以刷下不锈钢丝上的杂质,避免杂质卡入拉拔孔而影响拉拔效果,同时,还实现对杂质的收集。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的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的爆炸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的正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的左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的俯视图;
26.图6为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1.模具,2.拉拔孔,3.冷却箱,4.冷却管,5.固定管,6.连接管,7.冷却孔,8. 进气管,9.气泵,10.固定块,11.螺丝,12.辅助管,13.清洁环,14.刷毛,15.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高性能不锈钢自动焊丝的拉拔装置,包括模具1,所述模具1上设置有水平的拉拔孔2,所述模具1上设置有冷却机构;
29.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模具1底部的冷却箱3,所述模具1的右侧设置有冷却管4,所述冷却管4与拉拔孔2同轴设置,所述冷却管4的一端密封且固定设置在模具1上,所述拉拔孔2与冷却管4连通,所述冷却箱3上设置有进气组件和两个排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均位于模具1的远离冷却管4的一侧,两个排气组件分别位于拔孔的前后两侧;
30.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固定管5、两个连接管6和两个冷却孔7,所述固定管5竖向设置,所述固定管5的顶端固定设置在冷却箱3的顶部,所述固定管5的顶端密封,两个冷却孔7均设置在模具1上,两个冷却孔7分别位于拉拔孔2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连接管6与冷却孔7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管6水平设置,所述连接管6的一端插入冷却孔7,所述连接管6的另一端固定
设置在固定管5上,所述连接管6与冷却孔7的内壁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3依次通过固定管5、连接管6和冷却孔7与冷却管4连通;
31.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进气管8,所述进气管8密封且固定穿过冷却箱3的顶部,所述冷却箱3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气泵9,所述进气管8安装在气泵9上。
32.该装置使用期间,拉动不锈钢丝依次穿过拉拔孔2和冷却管4,通过拉拔孔2对不锈钢丝的挤压,使不锈钢丝的直径减小,同时,气泵9启动,使空气从进气管8输送至冷却箱3内,实际上,冷却箱3内设置有温度低于室温的水或油等冷却液,且进气管8 的底端浸没在冷却液内,而固定管5位于冷却液的上方,而进气管8输送至冷却箱3内的空气在冷却液内形成气泡,气泡上浮破裂后再从固定管5输送至连接管6内,连接管6 内的空气从冷却孔7输送至冷却管4内,冷却管4内的空气则从冷却管4的远离模具 1的一端排出,通过空气的流动,实现对模具1和不锈钢丝的冷却,且通过空气与冷却液的接触,可以降低作用到模具1和不锈钢丝上空气的温度,提升模具1和不锈钢丝冷却效果,这里,通过模具1的散热,还可以避免拉拔孔2因热胀冷缩导致孔径增大而影响拉拔后不锈钢丝精度。
33.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管4通过多个连接组件与模具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固定设置在冷却管4的外壁,所述固定块10通过螺丝11与模具1可拆卸连接。
34.作为优选,各固定块10以冷却管4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35.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10和冷却管4为一体成型机构。
36.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管4上设置有辅助管12,所述辅助管12与冷却管4同轴设置,所述辅助管12的形状为圆台,所述辅助管12的最大直径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冷却管4的远离模具1的一端。
37.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管12的最小内径大于拉拔孔2的孔径。
38.因输送至辅助管12内空气流量一定,通过圆台形辅助管12,降低空气流通内径,使作用到不锈钢丝上空气流速增大,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39.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8的顶端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环13,所述清洁环13与拉拔孔2同轴设置,所述清洁环13的内径大于拉拔孔2的直径,所述进气管8的顶端固定插入清洁环13,所述进气管8与清洁环13的环孔连通,所述清洁环13 内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刷毛14,多个刷毛14以清洁环13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40.不锈钢丝拉拔时,穿过清洁环13并与刷毛14抵靠,通过刷毛14将不锈钢丝上的杂质刷离,实现不锈钢丝的清洁,防止杂质卡入拉拔孔2后影响拉拔效果,且气泵9启动时,清洁环13环孔内的空气从进气管8输送至冷却箱3内,并带动杂质输送至冷却箱3内并溶于冷却液中,实现杂质的收集。
41.作为优选,所述清洁环13的轴线与进气管8的轴线垂直且相交。
4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6的外径与冷却孔7的孔径相等。
43.作为优选,所述模具1上设置有两个导热板15,所述导热板15与固定管5一一对应,所述导热板15固定设置在模具1的底部,所述导热板15密封穿过冷却箱3的顶部。
44.实际上,导热板15的底部浸没在冷却液中,模具1上的热量通过导热板15传递至冷却液中,从而提升冷却效果。
45.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
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