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4120发布日期:2022-10-29 04:1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制造工程/飞机装配领域,涉及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


背景技术:

2.飞机进气道防护装置安装在发动机进气口,用于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进气道防护装置由九块细长的腹板支撑,再由拉紧杆零件固定腹板,保证腹板间距离。拉紧杆零件长704mm,中间八处细长杆螺纹退刀槽(直径φ4.8mm
‑‑‑
长70mm左右)将零件分成九段m6
×
0.75螺纹。拉紧杆零件长径比在100倍以上,属于典型的细长杆结构,中间八处细长杆螺纹退刀槽加工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零件长径比大,抗弯能力较弱,受自身重力作用发生弯曲,车槽加工中零件尾端出现甩摆现象,容易打刀;二是零件刚性不足,车槽过程容易产生弯曲、振动、弹性变形,造成腰鼓形、竹节形、棱形、弯曲、椭圆度等缺陷,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三是目前细长拉紧杆车槽采用一夹一顶,配合中心架辅助支撑、左右两侧分别车削四个槽的加工方法,效率慢、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用于拉紧杆八处细长杆螺纹退刀槽加工,提高拉紧杆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包括螺母1、弹性夹头2、心轴3、螺钉4、盖5、壳体6、长套7、轴承8、短套9、圆螺母10。
6.所述的螺母1是紧固元件,用于推动并锁紧弹性夹头2。螺母1内部为m30
×
1-6h细牙盲孔内螺纹,细牙内螺纹更利于锁紧、防松。细牙盲孔内螺纹的底面与弹性夹头2端面贴合,随着螺母1的旋进向右推动弹性夹头2移动。
7.所述的弹性夹头2是夹紧元件,弹性夹头2内部是台阶孔。弹性夹头2中间部分是30
°
的外锥面,锥面左侧端面与螺母1内螺纹底面接触,外锥面右侧是精光杆。外锥面圆周上均匀开四个槽,形成四瓣结构。受材料回弹变形影响,四瓣结构向外胀开,内孔变大。当弹性夹头2受螺母1推动后,精光杆与心轴3内孔小间隙配合,沿固定方向移动。弹性夹头2外锥面与心轴3内锥面30
°
相接触,胀开的外锥面受到压迫,外锥面恢复到弹性变形前的状态,内孔也相应恢复状态,从而达到夹紧零件的目的。
8.所述的心轴3是支承元件,用于支承其他分件。心轴3左侧为外螺纹结构,用于与螺母1连接;中间部分右侧是两段过渡配合的精光杆,与轴承8连接,实现自由旋转;最右侧为外螺纹,与圆螺母10连接,用于夹紧轴承8,防止其左右移动。心轴3内部是台阶孔结构,孔口是30
°
内锥面。内锥面与弹性夹头2外锥面接触,外锥面沿着内锥面移动,并完全贴合,使弹性夹头2外锥面恢复到弹性变形前的状态。心轴3中间一内孔尺寸与弹性夹头2右侧光杆尺寸相同,小间隙配合,起到导向作用。其余内孔无配合要求,仅用于过渡。
9.所述的螺钉4是紧固件,用于连接盖5和壳体6。
10.所述的壳体6为尾柄元件,壳体6内部是台阶孔结构,外部为精孔,与盖5、心轴3形成相对封闭空间,限制轴承8位置。壳体6右端是尾柄结构,使用3号莫氏锥度,依靠摩擦力与机床尾座固定连接。
11.所述的长套7用于分隔两个轴承8,避免接触相互摩擦。
12.所述的轴承8是支撑元件。外圈与壳体6相配合,起到支撑作用;内圈与心轴3过渡配合,连接在一起。
13.所述的圆螺母10是紧固元件,圆周开四个通槽,方便锁紧。圆螺母10与心轴3外螺纹连接,拧紧过程中通过短套9压紧轴承8。
1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其优点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采用四瓣内缩夹紧结构形式,面接触装夹,装夹稳定可靠;
16.2、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承连接形式,装夹零件可以实现自由旋转;
17.3、本实用新型装夹位置不受零件长度的影响,可以装夹零件中间部位,降低零件加工部分长径比,增强刚性,提升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18.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夹拆卸方便、操作容易、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19.图1(a)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正视图。
20.图1(b)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剖面图。
21.图2(a)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螺母正视图。
22.图2(b)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螺母剖面图。
23.图3(a)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弹性夹头正视图。
24.图3(b)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弹性夹头剖面图。
25.图3(c)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弹性夹头沿b方向视图。
26.图4(a)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心轴正视图。
27.图4(b)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心轴剖面图。
28.图5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螺钉示意图。
29.图6(a)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盖正视图。
30.图6(b)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盖剖面图。
31.图7(a)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壳体正视图。
32.图7(b)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壳体剖面图。
33.图8(a)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长套正视图。
34.图8(b)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长套剖面图。
35.图9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轴承示意图。
36.图10(a)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短套正视图。
37.图10(b)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短套剖面图。
38.图11(a)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圆螺母剖面图。
39.图11(b)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圆螺母正视图。
40.图12为一种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细长拉紧杆示意图(图中零件长度l=704mm、台阶轴直径d1=φ5.44mm、螺纹退刀槽直径d2=φ4.8mm)。
41.图中:1螺母;2弹性夹头;3心轴;4螺钉;5盖;6壳体;7长套;8轴承;9短套;10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及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43.如图所示,该细长拉紧杆车槽夹具,包括螺母1、弹性夹头2、心轴3、螺钉4、盖5、壳体6、长套7、轴承8、短套9、圆螺母10。
44.所述的螺母1是紧固元件,用于推动并锁紧弹性夹头2。螺母1外形是六方结构,内部为m30
×
1-6h细牙盲孔内螺纹,细牙内螺纹更利于锁紧、防松。细牙盲孔内螺纹的底面与弹性夹头2端面贴合,随着螺母1的旋进向右推动弹性夹头2移动。
45.所述的弹性夹头2是夹紧元件,弹性夹头2内部是φ5.44h9与φ8的台阶孔。弹性夹头2中间部分是30
°
的外锥面,锥面左侧端面与螺母1内螺纹底面接触,外锥面右侧是φ14f9精光杆。外锥面圆周上均匀开四个槽,形成四瓣结构。受材料回弹变形影响,四瓣结构向外胀开,内孔φ5.44变大。当弹性夹头2受螺母1推动后,φ14f9精光杆与心轴3内孔小间隙配合,沿固定方向移动。弹性夹头2外锥面与心轴3内锥面30
°
相接触,胀开的外锥面受到压迫,外锥面恢复到弹性变形前的状态,内孔φ5.44也相应恢复φ5.44h9状态,从而达到夹紧零件的目的。
46.所述的心轴3是支承元件,用于支承其他分件。心轴3左侧为外螺纹结构,用于与螺母1连接;中间部分呈六方体结构,方便使用六方扳手拧紧螺母1;中间部分右侧是两段过渡配合的精光杆,与轴承8连接,实现自由旋转;最右侧为外螺纹,与圆螺母10连接,用于夹紧轴承8,防止其左右移动。心轴3内部是台阶孔结构,孔口是30
°
内锥面。内锥面与弹性夹头2外锥面接触,外锥面沿着内锥面移动,并完全贴合,使弹性夹头2外锥面恢复到弹性变形前的状态。心轴3中间一内孔尺寸与弹性夹头2右侧光杆尺寸相同,小间隙配合,起到导向作用。其余内孔无配合要求,仅用于过渡。
47.所述的螺钉4是紧固件,用于连接盖5和壳体6。
48.所述的盖5用于限制轴承8的位置,防止其向左窜动。
49.所述的壳体6为尾柄元件,壳体6内部是台阶孔结构,外部为精孔,与盖5、心轴3形成相对封闭空间,限制轴承8位置。壳体6右端是尾柄结构,使用3号莫氏锥度,依靠摩擦力与机床尾座固定连接。
50.所述的长套7用于分隔两个轴承8,避免接触相互摩擦。
51.所述的轴承8是支撑元件。外圈与壳体6相配合,起到支撑作用;内圈与心轴3过渡配合,连接在一起。
52.所述的短套9用于压紧轴承8。
53.所述的圆螺母10是紧固元件,圆周开四个通槽,方便锁紧。圆螺母10与心轴3外螺纹连接,拧紧过程中通过短套9压紧轴承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