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转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7523发布日期:2022-10-19 10:5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转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弯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转盘装置。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机在生产过程中,电机的定子、转子等分开生产,然后再组装形成完整的电机。电机的定子的绕组是将铜线缠绕在定子槽内,而对于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大功率电机等,可将扁铜线切割再成型制成u型连接线,再将u型连接线分别插入定子槽内,最后通过焊接机将u型连接线的接头分别焊接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定子绕组。而实现完整的定子绕组需要铜线弯折成型设备,铜线成型设备装置将板件、管件或者条状、丝状金属弯折成所需要的形状。但已有的一些铜线成型设备在弯折过程中容易发生干涉,成型时间较长,效率低而且可调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转盘装置,以改善铜线在弯折过程中容易发生干涉,成型时间较长,效率低而且可调性差的问题以及可实现多线型多长度的铜线s型折弯。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转盘装置,包括
5.支撑机构;
6.驱动结构,包括旋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减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上;
7.旋转缓冲结构,包括传动轴和多个转盘,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外一端穿过多个所述转盘的轴心,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且所述转盘两侧结构轴对称设置;以及
8.弯折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缓冲结构的一侧。
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转盘装置还包括联轴器,所述减速器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固定钢板,在所述固定钢板上设置有多个滑轨,且多个滑轨平行设置。
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滑套,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滑套且与所述滑套滑动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结构还包括多个旋转气缸,多个所述旋转气缸固定在所述滑套上且设置在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侧。
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固定横板,多个所述旋转气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横板上且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两侧。
1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传动杆和主动旋转块,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所述主动旋转块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缓冲结构还包括从动杆和从动旋转块,所述从动杆一端与所述从动旋转块一端连接。
1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盘为圆盘状,且依据所述转盘的半径将所述转盘等分为多个区域。
1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盘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夹。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机构底部设置固定底座,可以保证整个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移动,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和生产的精确性;通过在旋转电机一端设置减速器,可防止因旋转电机转速过大,对设备和产品造成损害,保护了产品;通过在传动轴上设置4 个转盘,可柔性夹持多线型多长度的铜线,而且在夹持过程中不发生干涉;通过推进气缸和旋转气缸的相互配合,可实现传动杆的前进和旋转,使用比较灵活,且不发生相互干涉,实用性很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转盘装置,改善了铜线在弯折过程中容易发生干涉,成型时间较长,效率低而且可调性差的问题,可实现多线型多长度的铜线s型折弯。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转盘装置实际应用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转盘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转盘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支撑座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转盘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支撑座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转盘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转盘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旋转气缸工作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转盘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旋转缓冲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转盘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转盘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驱动结构一端示意图。
30.元件标号说明
31.10、支撑机构;20、旋转机构;30、弯折机构;21、旋转支撑结构;22、驱动结构; 23、旋转缓冲结构;11、支撑架;12、支撑座;111、固定底座;112、支撑立杆;113、支撑立杆底座;114、支撑横杆;121、支撑底座;122、支撑体;123、凹槽;124、第一贯通孔;125、第二贯通孔;126、第三贯通孔;211、气缸固定件;212、固定凹槽;213、气缸固定块;214、安装横板;215、固定横板;216、固定钢板;217、t型固定件;218、滑轨;219、安装板;220、旋转电机;221、减速机;222、电机固定杆;223、滑槽;230、第一旋转气缸;231、第二旋转气缸;232、第三旋转气缸;233、第四旋转气缸;234、第一推进气缸;235、第五旋转气缸;236、第二推进气缸;237、第六旋转气缸;238、滑套; 240、传动杆;241、固定滑槽;242、齿条;243、齿轮;250、主动旋转块;260、从动旋转块;270、转盘;280、传动轴;281、转盘轴心孔;282、固定轴承;283、第一摆爪;284、第二摆爪;285、固定夹;286、摆爪限位件;287、滑动杆;288、摆爪爪槽;289、从动滑
轮;290、从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33.请参阅图1至图10。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4.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实用新型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实用新型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35.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转盘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0、旋转机构20、弯折机构30。支撑机构10包括支撑架11和支撑座12,旋转机构20包括驱动结构22和传动轴280。驱动机构2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1上,传动轴280一端与驱动机构22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座12上。弯折机构30固定安装在传动轴280一侧,且设置在旋转缓冲结构23中间位置。
36.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机构10包括支撑架11和支撑座12。支撑架11包括固定底座111、支撑立杆112、支撑立杆底座113和支撑横杆114。固定底座111为l型,且在一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孔。支撑立杆底座113表面设置有固定孔,且支撑立杆底座113直角端与固定底座111直角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杆112的数量为4个,设置方向为竖直方向,且一端与支撑立杆底座11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安装孔。4个支撑立杆112相互平行且分别设置在一个矩形的直角端。且在支撑立杆112一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支撑横杆114通过固定孔分别与两个支撑立杆 112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撑横杆114平行设置。支撑座12包括固定底座111、支撑底座121、支撑体122、凹槽123、第一贯通孔124以及第二贯通孔125。支撑底座121在四个直角端各有一个固定孔,且每个直角端位置都与固定底座111直角端固定贴合。支撑体122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121上,另一端顶部设置有一个凹槽123。且在凹槽123相邻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贯通孔124和第二贯通孔125,第一贯通孔124和第二贯通孔125平行设置,且第一贯通孔124的内圆
半径大于第二贯通孔125内圆半径。
37.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旋转机构20包括旋转支撑结构21。旋转支撑结构21包括多个固定钢板216,在固定钢板216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且两块固定钢板216的一端与两个支撑立杆112一端固定连接。每一块固定钢板216 处于两个支撑立杆11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两条滑轨218,两条滑轨218平行设置。在两块固定钢板216之间分别设置两块安装横板214,在两块安装横板214一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孔。安装板219每个直角端都设置有贯穿孔,且在中心区域设置有第三贯通孔126,且在第三贯通孔126旁边设置四个安装孔。安装板219与两块安装横板214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立杆 112与固定钢板216连接处设置有t型固定件217。两块固定钢板216设置有滑轨218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凹槽212,两个滑槽223并排固定设置在每个固定凹槽212的槽内,且滑槽223凹槽处与滑轨218表面贴合滑动。固定凹槽212凹槽背面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且凹槽相邻平面上设置多个安装孔。两个固定横板215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固定横板215通过安装孔与固定凹槽212固定连接。在两块固定钢板216与支撑立杆112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电机固定杆222,电机固定杆222与支撑横杆114平行设置。且两个电机固定杆222位于两块固定钢板216之间且平行设置。
38.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旋转机构20包括驱动结构 22。驱动结构22包括旋转电机220和第一推进气缸234。旋转电机220固定设置在两个电机固定杆222上,且旋转电机220设置于固定钢板216和固定横板215组成的内腔。旋转电机 220转动轴一端与减速机221一端连接,且减速机221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280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280另一端穿过安装板219中心区域设置的第三贯通孔214并向支撑座 12方向延伸,且与支撑座12上的第一贯通孔124滚动安装。在旋转电机220远离减速机221 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进气缸234,且第一推进气缸234设置在远离电机固定杆222的方向。第一推进气缸234一侧设置有气缸固定块213,气缸固定块213在靠近第一推进气缸234的位置设置有凹槽,第一推进气缸234活塞杆一端穿过该凹槽与固定横板215固定连接。气缸固定块213两端设置有安装孔,且固定连接在固定钢板216一侧。
39.请参阅图1、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驱动结构22还包括旋转气缸。第一旋转气缸230、第二旋转气缸231、第三旋转气缸232以及第四旋转气缸 233分别被气缸固定件211固定安装在固定横板215上。气缸固定件211为l型结构,l型气缸固定件211一端厚度大且设置有安装孔,气缸固定件211通过该安装孔与固定横板215 固定连接。l型气缸固定件211另一端为薄片,在薄片一端设置有安装孔,第一旋转气缸230、第二旋转气缸231、第三旋转气缸232以及第四旋转气缸233穿过安装孔固定连接在固定横板215上。有四个固定滑槽241设置在两块固定横板215上,每个固定横板215上设置两个固定滑槽241。第一旋转气缸230、第二旋转气缸231、第三旋转气缸232以及第四旋转气缸 233的活塞杆一端设置有齿条242。且在两个固定横板215靠近第一推进气缸234一侧设置有凹槽,有两个固定滑槽241的方向是面对固定横板215的凹槽设置,且固定滑槽241固定在所述凹槽一侧。第二旋转气缸231的活塞杆以及第三旋转气缸232的活塞杆一端连接的齿条 242分别与这两个固定滑槽241滑动贴合。第二旋转气缸231以及第三旋转气缸232分别设置在两块固定钢板216一侧,且第二旋转气缸231和第三旋转气缸232设置在靠近滑轨218 的位置。第一旋转气缸230和第四旋转气缸233对应的固定滑槽241设置在固定横板215靠近安装板219的
一侧。且第一旋转气缸230的活塞杆以及第四旋转气缸233的活塞杆一端连接的齿条242分别与这两个固定滑槽241滑动贴合。且在齿条242远离固定滑槽241的一侧设置有齿轮243。每一个气缸对应一个齿轮243,且每个齿轮243与一个传动杆240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钢板216一侧的贯通孔处,各有一个传动杆240穿过贯通孔向旋转电机220 方向延伸并与齿轮243固定连接,且固定在固定横板215靠近第一推进气缸234的一侧。其中第一旋转气缸230和第四旋转气缸233对应控制两个齿轮243,且两个齿轮243设置在固定横板215靠近安装板219的一侧。第二旋转气缸231和第三旋转气缸232对应控制两个齿轮243,且这两个齿轮243设置在固定横板215靠近第一推进气缸234的一侧。传动杆240 穿过安装板219上设置的贯穿孔并向外延伸并与主动旋转块250固定连接。主动旋转块250 为圆柱体,且在远离传动杆250的一侧有凹槽。
40.请参阅图1、图2和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2还包括第五旋转气缸235、第二推进气缸236、第六旋转气缸237和滑套238。第五旋转气缸235和第六旋转气缸237可自行转动。传动轴280穿过滑套238并与滑套238滑动连接。滑套238两端存在前后底板,该前后底板上设置多组安装孔。第五旋转气缸235和第六旋转气缸237分别设置在滑套238相对的两侧且设置方向为竖直方向,并且第五旋转气缸235和第六旋转气缸 237一端与主动旋转块250固定连接。主动旋转块250的位置与靠近转盘270的从动旋转块 260的位置相对应。滑套238另一侧的底板与第二推进气缸23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推进气缸236的另一端与支撑座12上的第二贯通孔125固定连接。
41.请参阅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旋转缓冲结构23包括转盘270。在本实施例中,例如转盘270的数量为4,在转盘27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且转盘270轴心位置设置有转盘轴心孔271,转盘轴心孔271内壁固定设置有固定轴承272。传动轴280远离减速机221的一端穿过转盘轴心孔271且与固定轴承271表面贴合固定。转盘270 为圆盘状,依据所述转盘的半径将所述转盘等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内设置完全相同。且在转盘270外表面每隔90
°
设置一对固定夹285,在固定夹285两侧设置有第一摆爪283和第二摆爪284,且两个摆爪爪槽288的方向相对。第一摆爪283和第二摆爪284一端露出转盘270外但不超过固定夹285高度。第一摆爪283和第二摆爪284另一端靠近固定轴承282 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第一摆爪283与转盘270通过安装孔滚动连接。摆爪限位件286为l 型限位件,且l型限位件一端固定在转盘270上,l型限位件另一端设置有螺孔,一个螺丝穿过螺孔形成限位装置。在第一摆爪283靠近与转盘270连接处的一端固定设置一个滑动杆 287,滑动杆287远离第一摆爪283的一端设置在摆爪限位件286固定在转盘270上的连接处一侧。在摆爪限位件286和滑动杆287形成的三角区域内设置有一个贯通孔,从动杆290一端设置有从动旋转块260,另一端穿过转盘270上的贯通孔与另一个转盘270上的从动旋转块260固定连接。从动旋转块260为圆柱体状,且在靠近主动旋转块250的位置设置有一凸起可与主动旋转块250一端的凹槽相嵌合。在从动旋转块260和转盘270之间的从动杆290 上固定设置一个从动滑轮289,从动滑轮289与滑动杆287固定连接。转盘270一侧四个区域存在相同结构,且转盘270另一侧结构与靠近主动旋转块250的一侧结构为轴对称设置,对称轴为圆盘上穿过两个固定夹285的直径。4个转盘270按照远离减速机221的方向依次设置,其中靠近前面两个转盘270结构设置相同且平行设置,后面两个转盘270上的结构与前面两个转盘270上的结构对称设置。
42.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弯折机构30设置在旋转缓冲结构 23一侧。且弯折机构30设置在靠近安装板219的两个转盘270和靠近支撑座12的两个转盘 270中间区域。
43.请参阅图1、图2、图3、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因实现完整的定子绕组需要铜线弯折成型设备,铜线成型设备装置是常用的工程器械,主要用于将板件、管件或者条状、丝状金属弯折成所需要的形状。但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一些铜线成型设备在弯折过程中容易发生干涉,成型时间较长,效率低而且可调性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转盘装置可以在转盘上将铜线弯折成s型,又不会因为铜线变形导致定位不准。按照上述实施例安装固定好设备,铜线叉车提供两条铜线放置到4个转盘270上处于同一直径上的两个固定夹285上,且两条铜线所处平面为水平方向,然后铜线按照预设长度被剪断。然后旋转电机220启动,带动传动轴280转动90
°
,使其固定在传动轴280上的转盘270转动90
°
,使两根铜线所处平面位于竖直方向。然后观察铜线状态,如果铜线为直线,则需要第一摆爪283合拢,如果铜线为s型折弯状态时则需要第二摆爪284合拢。这时根据铜线曲折状态判断摆爪使用方式。如果铜线为直线型,则需要第一摆爪283合拢,使铜线夹持在转盘270的固定夹285上。而使第一摆爪283合拢,则需要第一推进气缸234伸出活塞杆推动固定横板215向转盘270方向移动,使主动旋转块250一端的凹槽与从动旋转块260一端的凸起嵌合。然后第一摆爪283合拢是由第一旋转气缸230和第四旋转气缸233旋转控制,所以第一旋转气缸230和第四旋转气缸233伸出活塞杆,活塞杆一端的齿条242运动带动齿轮 243转动,齿轮243转动,与齿轮243固定在一起的传动杆240、主动旋转块250、从动旋转块260以及从动滑轮289一起转动。从旋转电机220位置可观察到,从动滑轮289转动方向为顺时针。因第一摆爪283滚动连接在转盘270上,滑动杆287固定连接在第一摆爪283上,从动滑轮289与滑动杆287固定连接。所以当从动滑轮289转动时,使滑动杆287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摆爪283向铜线靠拢夹紧。靠近支撑座12的两个转盘270上的第一摆爪283,是通过第二推进气缸236推动滑套238,以带动滑套280两侧的第五旋转气缸235和第六旋转气缸237一端的主动旋转块250与从动旋转块260嵌合固定,然后第五旋转气缸235和第六旋转气缸237自行转动带动从动旋转块260以及从动滑轮289转动,使第一摆爪283向铜线方向合拢夹紧。然后弯折机构30将铜线弯折成s型。最后旋转电机220启动,使转盘270 旋转90
°
,两条铜线所在平面为水平方向后,取走铜线。
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善了铜线在弯折过程中容易发生干涉,成型时间较长,效率低而且可调性差的问题以及可实现多线型多长度的铜线s型折弯。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45.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