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空间锁紧垫圈翻边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6020发布日期:2023-01-17 19:1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深井空间锁紧垫圈翻边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井空间锁紧垫圈翻边工具。


背景技术:

2.在核电站rra泵(余热排出泵)解体检修后,需要回装叶轮,加入防松垫片,装入叶轮锁紧螺母。
3.轴端叶轮锁紧螺母要求泵的结构设计及在工作状况下承受约3300kg的工作压力,如果叶轮锁紧螺母松动,将导致叶轮偏斜脱出,因此,严格的防松措施非重重要。
4.维修核电站一回路余热排出泵时,需要对叶轮锁紧螺母下侧的防松垫片进行翻边锁紧,让防松垫片的翻边能与叶轮螺母卡合定位。
5.由于没有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无法使用普通扁铲对已经加热230℃组装在轴上的叶轮完成翻边操作,导致操作过程不仅占用很长的时间,延误检修工期,还会造成叶轮及防松垫金属损伤。
6.常规扁铲无法对已经组装好叶轮的防松垫进行翻边/锁定,一方面在于防松垫片需要翻边的长度是5毫米,扁铲的宽度太大,进不了叶轮螺母的豁口;另一方面在于防松垫片在叶轮螺母上紧后紧贴在叶轮的端面上,扁铲是直的,受到叶轮的阻挡,没有合适的角度将防松垫翻起。如果用扁铲强硬地撬,必然会撬伤叶轮,而且要花上数小时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深井空间锁紧垫圈翻边工具。
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深井空间锁紧垫圈翻边工具,用于对叶轮的垫片进行翻边,叶轮的各叶片向外翻转形成深井空间,所述深井空间内设有螺栓、螺母以及所述垫片,所述螺栓上依次套设有垫片和螺母,所述螺母靠近所述垫片的边缘设有定位口,所述翻边工具包括手柄和自所述手柄的一端侧向伸出的刀头;
9.所述手柄向所述深井空间外延伸,所述刀头能卡入到所述垫片背离所述螺母的一面,所述刀头能够在所述手柄的带动下翻转,用于挤压所述垫片的边缘翻折到所述定位口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朝向所述螺母的侧面设有用于避让所述螺母的避让口。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远离所述刀头的一端向所述刀头所在侧弯曲。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头远离所述手柄伸出的端部为楔形。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头的刃口沿所述手柄的宽度方向延伸。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刃口的长度小于所述刀头与所述手柄连接的一端的宽度。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刃口的两端与所述手柄外壁面之间圆弧过渡。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刃口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定位口的宽度。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刃口的长度与所述定位口的宽度相当。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头与所述手柄连接处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
°

19.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深井空间锁紧垫圈翻边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卡入到垫片背面的刀头能在手柄翻转的作用下,让垫片向螺母方向翻折变形,卡入到定位口,便于施力,翻折的效率高,不会造成叶轮和垫片的损害,用时短,提升了检修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深井空间锁紧垫圈翻边工具插入深井空间后刀头卡入垫片下侧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中局部视图e的放大示意图;
23.图3是图1中翻边工具翻转将垫片翻折后的示意图;
24.图4是图3中局部视图f的放大示意图;
25.图5是翻边工具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7.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深井空间锁紧垫圈翻边工具用于对叶轮1的垫片4进行翻边,可以解决深井空间a内螺栓21上垫片4的翻边问题。
28.在余热排出泵检修完成后,余热排出泵的叶轮1套设在泵轴2上,螺栓 21形成于泵轴2轴端,叶轮1的各叶片向外翻转形成深井空间a,形成深井空间a。
29.在本实施例中,深井空间a内设有螺栓21、螺母3以及垫片4,螺栓21 上依次套设有垫片4和螺母3,螺母3压合锁紧垫片4,垫片4通常为不锈钢等材质,螺母3靠近垫片4的边缘设有定位口31,在将垫片4翻边后,卡入到定位口31内,对螺母3进行定位,防止松脱。
30.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边工具5包括手柄51和自手柄51的一端侧向伸出的刀头52,刀头52在外力下能卡入到垫片4背离螺母3的一面,手柄51向深井空间a外延伸,通过翻转手柄51带动刀头52翻转,从而挤压垫片4的边缘,进而使得垫片4的边缘翻折到定位口31内。
31.优选地,翻边工具5的材质为碳钢,刀头52部分做油淬火处理,然后回火去应力,以获得硬度和韧性。
32.结合图3、4所示,卡入到垫片4背面的刀头52能在手柄51翻转的作用下,让垫片4向螺母3方向翻折变形,卡入到定位口31,便于施力,翻折的效率高,不会造成叶轮1和垫片4的损害,用时短,提升了检修的效果。
33.优选地,在刀头52卡入到垫片4背离螺母3的一面时,手柄51伸出深井空间a,便于工作人员对手柄51施力操作。
34.为了让手柄51在摆动过程中不会与螺母3撞击,在手柄51朝向螺母3 的侧面设有用于避让螺母3的避让口511,能尽量减小工具的尺寸,减小占用空间。当然,也可以取消避让口511,并加长刀头52的长度,尽量让手柄51 避开螺母3。
35.进一步地,手柄51远离刀头52的一端向刀头52所在侧弯曲,让手柄51 的外端的外侧空间尽量大,便于工作人员的手等放入。同时,手柄51的弯曲弧度最优化以发挥良好的传力和杠杆功能。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刀头52远离手柄51伸出的端部为楔形,利于插入到垫片4下侧,还提升强度。在刀头52的端部插入到垫片4的下侧后,利于在外力作用下,刀头52挤开垫片4,将刀头52的端部插入到垫片4和叶轮1之间。在翻转手柄51时,刀头52能将垫片4的边缘翻折。刀头52能精准定位,有效传递动力到达防松垫片4底部,快速有力的挤入防松垫片4与叶轮1紧密的结合面,迅速将防松垫片4翻边锁固。
37.通常,刀头52的刃口521沿手柄51的宽度方向延伸,具体地,刃口521 与刀头52所在的手柄51的侧面平行,刃口521可以先贴合叶轮1的底面卡入到垫片4下侧,手柄51翻转时,能均匀的向刀头52施力。
38.刃口521的长度h小于刀头52与手柄51连接的一端的宽度,利于刀头 52的刃口521插入到垫片4和叶轮1之间。进一步地,刃口521的两端与手柄51外壁面之间圆弧过渡,提升了刀头52和手柄51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刃口521的两端与手柄51外壁面之间连接的两侧面也可平行或呈夹角。
39.进一步地,刃口521的长度h不大于定位口31的宽度,让刀头52对垫片 4施力后翻折的宽度不会大于定位口31的宽度,利于垫片4的翻折部分卡入到定位口31内。
4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刃口521的长度h与定位口31的宽度相当,在翻边工具5翻折时,能尽量一次将垫片4上与定位口31宽度相当的区域翻折卡入到定位口31。
41.刀头52与手柄51连接处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
°
,可以为95
°
、100
°
、110
°
、120
°
、150
°
等,利于刀头52沿叶轮1的径向卡入到垫片4的下侧,不会占用叶轮1内过多的空间,还不会与叶轮1干涉碰撞。
42.翻边工具5的尺寸外形与叶轮1、螺母3、定位口31宽度和深度等匹配,刀头52直接插入防松垫片4与叶轮1端面之间,将防松垫片4顶起进行翻边锁紧到定位口31,避免余热排出泵或类似设备拆解检修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检修风险。
43.使用前,检查各部件完整,刀头52部位涂上润滑剂、防咬剂适量,将刀头52的刃口521对着垫片4与叶轮1端面,刀头52底部顺向贴着叶轮1端面,用手锤轻轻一击头部,即可实现垫片4的翻边与自锁。
44.翻边工具5采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弯杆式防松垫片4翻边锁固刀具,通过力的大小、方向的转换,以实现对深井内受限空间内防松垫片4的翻边与锁固,解决机械设备的局部定向维修问题。
45.翻边工具5安装、拆卸快速方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无需专门的维护服务。
46.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