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车床主轴密封结构及卧式车床主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5661发布日期:2022-12-14 01:3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车床主轴密封结构及卧式车床主轴的制作方法
一种卧式车床主轴密封结构及卧式车床主轴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车床主轴密封结构及卧式车床主轴。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卧式车床主轴除了安装卡盘车削以外,也常常安装适配器实现走心车削,现有的主轴密封用来安装卡盘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卡盘外径比较大,所夹持工件距离轴端比较远,即使加工中有切削液的喷溅,也会被卡盘甩出,切削液几乎进不到主轴内部。但如果客户安装适配器进行走心切削的话,传统的结构就不适用了。因为适配器相对于卡盘来说外径小的多,夹持的工件距离轴端比较近,这样加工零部件所使用的大量的切削液,会随着主轴的高速旋转,沿着压盖与主轴之间的间隙进入到主轴内部,进而进入到轴承内部,造成轴承过早的损坏,极大的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造成极度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卧式车床主轴密封结构及卧式车床主轴。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车床主轴密封结构,所述卧式车床主轴包括主轴本体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轴本体外围的主轴壳体,所述轴承的前端与主轴本体凸台之间设置一压盖,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主轴本体前端外围的甩水环及设置在主轴壳体前端的防护盖,所述甩水环设置为由前向后依次增大的阶梯式结构,由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包裹于防护盖内。
5.优选地,所述甩水环与主轴本体通过螺纹副连接,甩水环与主轴本体凸台之间设置一密封垫,防止水通过螺纹副渗入主轴内。
6.优选地,所述第二台阶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端面凹槽,将沿其端面流动的水进行隔断、甩出。
7.优选地,所述甩水环第二台阶的侧面,沿其圆周设置有隔断槽,将沿甩水环外圆流动的水进行隔断,减少进入防护盖内的水量。
8.优选地,所述隔断槽设置至少两道,隔断了沿甩水环外圆进入防护盖内的大部分水。
9.优选地,所述防护盖内与甩水环第三台阶连接处设置有空腔,所述甩水环第三台阶悬在防护盖空腔内,使防护盖内空腔形成迷宫密封。
10.优选地,所述防护盖的下方设置一漏水口,所述漏水口与防护盖内空腔连通,将进入防护盖空腔内的少量水排出。
11.优选地,所述甩水环第二台阶的内侧与压盖之间留有间隙,保证甩水环随主轴本体转动不受影响;所述压盖的前端设置一凸起,主轴本体凸台对应凸起的位置设置一凹槽,压盖上的凸起与主轴本体上的凹槽配合,防止进入防护盖空腔内的水分通过压盖与甩水环
之间的间隙进入主轴内。
12.优选地,所述压盖通过螺栓固定在主轴壳体的前端,所述压盖与主轴壳体的前端面之间还设置一密封圈,防止水分通过压盖与主轴壳体之间的空隙进入主轴内。
13.优选地,所述防护盖的外径大于主轴壳体的外径,其与主轴壳体侧面连接处设置一内止口,其内止口与主轴壳体的外边缘小间隙配合进行定位。
14.优选地,所述主轴壳体的端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防护盖上对应螺纹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利用螺钉穿过通孔与螺纹孔配合固定。
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上述密封结构的卧式车床主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主轴本体凸台与甩水环内端面之间设置的密封垫,作为第一道密封;甩水环第二台阶上设置的端面凹槽及隔断槽减少进入防护盖空腔内的水量,作为第二道密封;防护盖内空腔及第三台阶间形成的迷宫密封作为第三道密封,压盖上凸起与主轴本体上凹槽相配合形成第四道密封,压盖与主轴壳体之间的密封圈作为第五道密封,通过五道密封对主轴进行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提高了主轴及轴承的使用寿命;
18.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盖通过内止口与主轴壳体间隙配合进行定位,利用螺钉固定连接,安装方便;
19.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结构对主轴进行密封后,可满足不同加工方式对主轴密封性的要求,适用范围广,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主轴本体;2-甩水环;201-端面凹槽;202-隔断槽;203-第三台阶;3-密封垫;4-防护盖;401-空腔;402-漏水口;5-主轴壳体;6-轴承;7-压盖;701-凸起;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车床主轴密封结构,所述卧式车床主轴包括主轴本体1及设置在主轴本体1外围的主轴壳体5,所述主轴本体1与主轴壳体5之间通过轴承6转动连接,所述轴承6的前端与主轴本体凸台之间设置一压盖7;
25.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主轴本体1前端外围的甩水环2,所述甩水环2设置为外径由前向后依次增大的阶梯式结构,由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及第三台阶;所述甩水环2第一台阶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主轴本体与甩水环连接一端的外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甩水环2与主轴本体1通过螺纹连接,可随主轴本体1转动;所述主轴壳体1的前端设置一防护盖4,所述甩水环上的第三台阶203包裹在防护盖4内;所述防护盖4靠近甩水环一
侧的端面与甩水环第二台阶侧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不影响甩水环2随主轴本体1转动。
26.所述甩水环2第一台阶的内侧靠近第二台阶的一侧设置一与主轴本体的凸台前端面相配合的内止口,所述主轴本体的凸台前端与甩水环2的内止口之间设置一密封垫3,利用密封垫3进行密封,防止水通过螺纹副渗入主轴内。
27.作为优选,所述甩水环第二台阶的端面设置有端面凹槽201,利用端面凹槽201将沿端面流动的水进行隔断、甩出,减少沿第二台阶侧面流动的水量;所述甩水环第二台阶的侧面,沿其圆周设置有隔断槽202,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断槽202平行设置有两道,利用隔断槽202将沿甩水环第二台阶侧面流动的水进行隔断,隔断了沿甩水环侧面进入防护盖4内的大部分水。
28.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盖4内与甩水环第三台阶连接处设置有空腔401,所述甩水环第三台阶与防护盖内端面、内侧面及主轴壳体前端面之间均不接触,使得防护盖内空腔形成迷宫密封,所述防护盖4的下方设置一漏水口402,所述漏水口与防护盖内空腔连通,由甩水环第三台阶进入防护盖空腔401的少量水随着主轴本体的转动甩向远离主轴本体1的一侧,最后由漏水口402排出。
29.如图1所示,所述甩水环第二台阶的内侧与压盖7之间留有间隙,保证甩水环3随主轴本体1转动不受影响;所述压盖7的前端设置一凸起,主轴本体凸台对应凸起的位置设置一凹槽,压盖凸起与主轴本体上的凹槽配合,防止进入防护盖空腔401内的水分通过压盖7与甩水环3之间的间隙进入主轴内。
30.所述压盖7通过螺栓固定在主轴壳体5的前端,所述压盖7与主轴壳体5的前端面之间还设置一密封圈8,防止水分通过压盖与主轴壳体之间的空隙进入主轴内。
31.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盖4的外径大于主轴壳体5的外径,其与主轴壳体5侧面连接处设置一内止口,其内止口与主轴壳体5的外边缘小间隙配合进行定位。
32.作为优选,所述主轴壳体5的端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防护盖上对应螺纹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利用螺钉穿过通孔与螺纹孔配合将防护盖4固定在主轴壳体5的前端。
33.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结构中密封垫3作为第一道密封,防止水分通过甩水环与主轴本体连接处渗入主轴;甩水环上的端面凹槽及隔断槽分别将沿甩水环端面及侧面流动的水隔断,作为第二道密封;所述防护盖内空腔形成迷宫密封,作为第三道密封;所述压盖7上的凸起701与主轴本体上的凹槽配合,作为第四道密封,防止进入防护盖空腔401内的水分通过压盖7与甩水环3之间的间隙进入主轴内;所述压盖与主轴壳体之间设置的密封圈8作为第五道密封,利用五道密封结构对主轴进行密封。
34.实施例2
3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车床主轴,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卧式车床主轴密封结构。
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