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5392发布日期:2022-12-14 03:58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压制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需要将ld(激光二极管)与bosa(光双向收发组件)进行结构的装配,然后在将装配好的ld与bosa通过焊接固定,以作为整件使用。然而,目前对ld与bosa进行结构的装配过程中,需要人工将bosa固定到bosa工装上,通过工装下面的手动滑台将bosa调整到客户需要的角度,然后把ld固定到ld工装上,最后再将固定好的bosa与ld进行压制装配,上述操作需要人工配合机器才能完成对ld与bosa之间的装配,这样的操作效率低且耗费人力,特别是当需要装配的产量较高的情况下,人力配合机器进行的装配效率非常低,如何设计一种机构可以配合机器自动对ld与bosa进行装配,以提升对ld与bosa的装配效率,是本领域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以解决现有的需要人工配合机器才能完成对激光二极管与光双向收发组件之间的装配,操作效率低且耗费人力,特别是当需要装配的产量较高的情况下,人力配合机器进行的装配效率非常低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所述角度压制机构包括:
5.下定位座;
6.角度旋转组件,所述角度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定位座上;
7.上定位座,所述上定位座设置于所述角度旋转组件的旋转端上,所述上定位座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放置光双向收发组件;
8.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下定位座内、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定位座以及所述角度旋转组件,并设置于所述上定位座内,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激光二极管放置部,并用于放置激光二极管;
9.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紧于所述滑动杆上、另一端抵紧于所述上定位座上;
10.抵顶座,所述抵顶座上设置有第一抵顶件,所述第一抵顶件与所述第一滑动杆连接。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抵顶座上设置有第二抵顶件,所述角度压制机构还包括:
12.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杆上,且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下定位座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定位座以及所述角度旋转组件,并设置于所述上定位座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杆与所述第一滑动杆之
间,所述第二抵顶件与所述第二滑动杆连接;
13.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二滑动杆上、另一端穿过所述角度旋转组件并抵紧于所述上定位座上。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角度旋转组件包括:
15.轴承,所述轴承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定位座上;
16.同步轮,所述同步轮设置于所述轴承上,所述上定位座设置于所述同步轮上。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下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下定位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台阶,所述第一滑动杆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限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台阶上。
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下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二凸起的上端面上。
1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下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一凸起的上端面上、另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二凸起的下端面上。
2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凸起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抵顶件相对应的抵顶部,所述第二抵顶件穿过所述下定位座与所述抵顶部固定连接。
2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定位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部相对应的抵顶槽,所述抵顶部通过所述第二抵顶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抵顶槽内。
2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滑动杆的长度。
2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一抵顶件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二滑动杆与所述第二抵顶件的高度之和。
24.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借助外部机器抓取激光二极管到所述上定位座的安装腔的腔口正上方,将激光二极管转动至所需角度后,将激光二极管从正对所述安装腔的腔口正上放投放,投放的激光二极管会落入至第一滑动杆上端面的激光二极管放置部上,将所述激光二极管投放到所述激光二极管放置部上后,在通过外部的机器抓取光双向收发组件到所述上定位座的安装腔上,将放置好的光双向收发组件通过角度压制机构进行角度调整,当光双向收发组件的角度调整好后,外部驱动机向上抵顶所述第一抵顶件,以使所述第一抵顶件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向上抵顶,直至所述第一滑动杆上的激光二极管压入至所述上定位座上的光双向收发组件内,此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一滑动杆上的激光二极管压入至所述上定位座上的光双向收发组件内后,外部驱动机向下缩回,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在失去外部驱动机向上压力后,会向下回弹,并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以及第一抵顶件向下回弹,以使得压入至光双向收发组件内的激光二极管能够脱离激光二极管放置部,以还原第一滑动杆与第一抵顶件的最初状态,以供下一次重新将放置在激光二极管放置部的激光二极管压制到对应的光双向收发组件做准备,本技术的角度压制机构可以配合外部机器完成将激光二极管装配入光双向收发组件内,全程无需人工参与,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提升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符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的立体图。
2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的爆炸图。
2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中第一滑动杆与第二滑动杆的连接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中第二滑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中下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下定位座;11、第一安装台阶;12、抵顶槽;21、轴承;22、同步轮;3、上定位座;31、安装腔;4、第一滑动杆;41、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2、滑动槽;43、第一凸起;5、第一弹簧;6、抵顶座;61、第二抵顶件;7、第二滑动杆;71、滑块条;72、第二凸起;73、抵顶部;8、第二弹簧;91、激光二极管;92、光双向收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技术提供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4.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35.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36.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申请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37.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所述角度压制机构包括下定位座1、角度旋转组件、上定位座3、第一滑动杆4、第一弹簧5以及抵顶座6,所述下定位座1可以固定设置于外部的固定物体上,例如,所述固定物体可以为桌面等,所述角度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定位座1上,所述上定位座3设置于所述角度旋转组件的旋转端上,所述上定位座3上设置有安装腔31,所述安装腔31用于放置光双向收发组件92,通过旋转所述角度旋转组件的旋转端,可以带动所述上定位座3旋转,以调整所述上定
位座3上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的角度,所述第一滑动杆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所述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用于放置激光二极管91,所述第一滑动杆4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下定位座1内、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定位座1以及所述角度旋转组件,并设置于所述上定位座3内,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杆4靠近所述上定位座3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上定位座3的内径,所述激光二极管9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滑动杆4上端部的外径,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一滑动杆4上、另一端抵紧于所述上定位座3上,所述抵顶座6上设置有第一抵顶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抵顶件与所述第一滑动杆4连接,所述第一抵顶件可以与外部驱动机(例如:驱动气缸或者伸缩电机等)连接,当本实施例的角度压制机构需要将激光二极管91压制于所述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时,可以先通过外部机器抓取激光二极管91到所述上定位座3的安装腔31的腔口正上方,将激光二极管91转动至所需角度后,将激光二极管91从正对所述安装腔31的腔口正上放投放,投放的激光二极管91会落入至第一滑动杆4上端面的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上,将所述激光二极管91投放到所述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上后,在通过外部的机器抓取光双向收发组件92到所述上定位座3的安装腔31上,将放置好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通过角度压制机构进行角度调整,当光双向收发组件92的角度调整好后,外部驱动机向上抵顶所述第一抵顶件,以使所述第一抵顶件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4向上抵顶,直至所述第一滑动杆4上的激光二极管91压入至所述上定位座3上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此时所述第一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一滑动杆4上的激光二极管91压入至所述上定位座3上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后,外部驱动机向下缩回,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5在失去外部驱动机向上压力后,会向下回弹,并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4以及第一抵顶件向下回弹,以使得压入至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的激光二极管91能够脱离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以还原第一滑动杆4与第一抵顶件的最初状态,以供下一次重新将放置在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的激光二极管91压制到对应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做准备,本实施例的角度压制机构可以配合外部机器完成将激光二极管91装配入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全程无需人工参与,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提升了装配效率。
38.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抵顶座6上设置有第二抵顶件61,所述角度压制机构还包括第二滑动杆7以及第二弹簧8,所述第一滑动杆4从上到下开设有贯穿的滑动槽42,所述第二滑动杆7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42相对应的滑块条71,所述第二滑动杆7通过所述滑动条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杆4上,所述第二滑动杆7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下定位座1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定位座1以及所述角度旋转组件,并设置于所述上定位座3内,其中,所述第二滑动杆7靠近所述上定位座3的一端抵顶于光双向收发组件92的外端上,所述第一弹簧5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杆7与所述第一滑动杆4之间,所述第二抵顶件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杆7连接,所述第二弹簧8的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二滑动杆7上、另一端穿过所述角度旋转组件并抵紧于所述上定位座3上,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杆4的长度大于第二滑动杆7的长度,所述第一滑动杆4与所述第一抵顶件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二滑动杆7与所述第二抵顶件61的高度之和,由于所述第二抵顶件61与所述第一抵顶件都设置于所述抵顶座6上,当外部驱动机向上抵顶所述抵顶座6时,所述第一抵顶件以及第二抵顶件61也同时会向上抵顶,这样在所述第一抵顶件向上抵顶以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4上的激光二极管91压入至所述上定位座3上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时,与此同时所述第二抵顶件61也向上抵顶,并将所述第二滑动杆7抵顶至所述上定位座3的安装腔31内的光双向收发组件
92的外端上,以使得激光二极管91更稳定地压入至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而在激光二极管91压入至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后,外部驱动机向下缩回,所述第一弹簧5会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4向下运动,以使得压入至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的激光二极管91能够脱离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弹簧8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4以及第二滑动杆7向下运动,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压入至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的激光二极管91脱离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而避免所述第一滑动杆4通过压入至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的激光二极管91卡住而无法返回,以影响到下一次的压制。
39.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旋转组件包括轴承21以及同步轮22,所述轴承21与所述下定位座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图中未示出),所述轴承21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定位座1上,所述同步轮22设置于所述轴承21上,所述上定位座3设置于所述同步轮22上,本实施例中的同步轮22可以外接驱动件,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所述同步轮22的转动角度,进而自动控制所述上定位座3上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的角度。
40.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杆4的下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凸起43,所述下定位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43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台阶11,所述第一滑动杆4通过所述第一凸起43限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台阶11上,当所述第一凸起43处于所述第一安装台阶11上时,所述第一滑动杆4处于最低位置。
41.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杆7的下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凸起72,所述第二弹簧8的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二凸起72的上端面上、另一端抵紧于所述上定位座3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一凸起43的上端面上、另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二凸起72的下端面上。
42.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7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抵顶件61相对应的抵顶部73,所述第二抵顶件61穿过所述下定位座1与所述抵顶部73固定连接,其中,为了提高所述第二抵顶件61抵顶于所述第二凸起72的抵顶稳定性,所述抵顶部73包括四个抵顶块,所述第二抵顶件61上设置有与四个所述抵顶块相对应的四方抵顶件,所述四方抵顶件与四个抵顶块连接。
43.如图1以及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定位座1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部相对应的抵顶槽12,其中,所述抵顶槽12为所述下定位座1与所述连接板围成的,所述抵顶部73通过所述第二抵顶件61活动设置于所述抵顶槽12内,当所述抵顶部73处于所述抵顶槽12的最顶端时,所述第一滑动杆4以及所述第二滑动杆7处于自身可以处于的最高位置,此时所述第一滑动杆4上的激光二极管91压入至所述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当所述抵顶部73处于所所述抵顶槽12的最底端时,所述第一滑动杆4以及所述第二滑动杆7处于自身可以处于的最低位置,也就是位于原始(最初)位置,以等待下一次的压制。
44.终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制boas与ld的角度压制机构,所述角度压制机构包括下定位座1、角度旋转组件、上定位座3、第一滑动杆4、第一弹簧5以及抵顶座6,所述下定位座1可以固定设置于外部的固定物体上,例如,所述固定物体可以为桌面等,所述角度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定位座1上,所述上定位座3设置于所述角度旋转组件的旋转端上,所述上定位座3上设置有安装腔31,所述安装腔31用于放置光双向收发组件92,通过旋转所述角度旋转组件的旋转端,可以带动所述上定位座3旋转,以调整所述上定位座3上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的角度,所述第一滑动杆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所
述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用于放置激光二极管91,所述第一滑动杆4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下定位座1内、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定位座1以及所述角度旋转组件,并设置于所述上定位座3内,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杆4靠近所述上定位座3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上定位座3的内径,所述激光二极管9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滑动杆4上端部的外径,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一滑动杆4上、另一端抵紧于所述上定位座3上,所述抵顶座6上设置有第一抵顶件,所述第一抵顶件与所述第一滑动杆4连接,所述第一抵顶件可以与外部驱动机(例如:驱动气缸或者伸缩电机等)连接,当本实施例的角度压制机构需要将激光二极管91压制于所述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时,可以先通过外部机器抓取激光二极管91到所述上定位座3的安装腔31的腔口正上方,将激光二极管91转动至所需角度后,将激光二极管91从正对所述安装腔31的腔口正上放投放,投放的激光二极管91会落入至第一滑动杆4上端面的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上,将所述激光二极管91投放到所述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上后,在通过外部的机器抓取光双向收发组件92到所述上定位座3的安装腔31上,将放置好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通过角度压制机构进行角度调整,当光双向收发组件92的角度调整好后,外部驱动机向上抵顶所述第一抵顶件,以使所述第一抵顶件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4向上抵顶,直至所述第一滑动杆4上的激光二极管91压入至所述上定位座3上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此时所述第一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一滑动杆4上的激光二极管91压入至所述上定位座3上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后,外部驱动机向下缩回,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5在失去外部驱动机向上压力后,会向下回弹,并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4以及第一抵顶件向下回弹,以使得压入至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的激光二极管91能够脱离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以还原第一滑动杆4与第一抵顶件的最初状态,以供下一次重新将放置在激光二极管放置部41的激光二极管91压制到对应的光双向收发组件92做准备,本实施例的角度压制机构可以配合外部机器完成将激光二极管91装配入光双向收发组件92内,全程无需人工参与,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提升了装配效率。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