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模具冲压装置以及模具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3208发布日期:2022-12-28 10:3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转子模具冲压装置以及模具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模具冲压装置以及模具冲压机。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的电动机定、转子钢片的加工程序是:先用剪板机裁剪下料,然后使用传统的模具在冲压机上生产出定子和转子片,再经过转子切边、冲花两道工序,最后叠放组装为成品。
3.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在机床上进行转子模具的单个冲压深度的制作,需要将钢片进行多次重复冲压,或者需要多个不同机床进行深度的逐步增大,这就导致转子模具的生产速率过慢,从而导致转子模具的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提高转子模具的产能的转子模具冲压装置以及模具冲压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转子模具冲压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冲压组件以及第二冲压组件;所述第一冲压组件包括第一冲压板以及多组支撑件,所述第一冲压板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冲压板开设有多个冲压凹槽,所述冲压凹槽用于在冲压时收容转子模板的部分,多组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冲压板活动连接,多组所述支撑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冲压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面,每组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模板弹性支撑柱,两个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用于支撑并传输所述转子模板;所述第二冲压组件包括第二冲压板以及多个冲压件,所述第二冲压板与所述第一冲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冲压板用于与冲压电机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冲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冲压板,多个所述冲压件与所述第二冲压板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面连接,每一所述冲压件与一所述冲压凹槽对应设置,以对所述转子模板进行冲压形成转子模具,且在所述转子模板传输方向上,多个所述冲压件凸出于所述第二冲压板的高度逐渐增大。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分别开设有一个开口相对的滑槽,所述转子模板的部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压板还开设有多个收容槽,每一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的部分收容于一所述收容槽内,以使在冲压时将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全部收容。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冲压组件还包括第三冲压板以及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三冲压板位于所述第一冲压板和所述第二冲压板之间,所述第一缓冲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冲压板以及所述第三冲压板连接,所述第三冲压板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一所述冲压件穿设于一所述通孔内。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柱以及第一缓冲弹簧,所述
第一缓冲柱位于所述第二冲压板以及所述第三冲压板之间,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缓冲柱上,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分别与所述第二冲压板以及所述第三冲压板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压组件还包括多个辅助弹性件,多个所述辅助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冲压板靠近所述第二冲压板的一面,多个所述辅助弹性件用于与所述第二冲压板弹性抵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压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第二缓冲柱、第二缓冲弹簧以及冲压管,所述第二缓冲柱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第二冲压板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缓冲柱上,所述冲压管与所述第二冲压板靠近所述第一冲压板的一面连接,所述冲压管与所述第二缓冲柱对应设置,所述冲压管用于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二缓冲柱上并挤压所述第二缓冲弹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件还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套设于所述第二缓冲柱上,所述保护管用于与所述冲压管的内壁滑动抵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压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柱以及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柱与所述第二冲压板连接。
15.一种模具冲压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转子模具冲压装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7.在同一个装置上,采用高度逐渐增大的多个冲压件,对转子模板进行同步冲压,使得转子模板在通过转子模具冲压装置时,转子模板依次经过多次冲压,从而使得转子模板上冲压出的深度逐步增大,便于将多个冲压步骤在转子模板的不同位置同步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对转子模板的冲压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转子模具的产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一实施例中转子模具冲压装置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转子模具冲压装置在a1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图1所示转子模具冲压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2.图4为图3所示转子模具冲压装置在a2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模具冲压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模具冲压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冲压组件以及第二冲压组件。所述第一冲压组件包括第一冲压板以及多组支撑件。所述第一冲压板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冲压板开设有多个冲压凹槽,所述冲压凹槽用于在冲压时收容转子模板的部分。多组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冲压板活动连接,多组所述支撑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冲压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面,每组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模板弹性支撑柱,两个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用于支撑并传输所述转子模板。所述第二冲压组件包括第二冲压板以及多个冲压件。所述第二冲压板与所述第一冲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冲压板用于与冲压电机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冲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冲压板。多个所述冲压件与所述第二冲压板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面连接,每一所述冲压件与一所述冲压凹槽对应设置,以对所述转子模板进行冲压形成转子模具,且在所述转子模板传输方向上,多个所述冲压件凸出于所述第二冲压板的高度逐渐增大。在同一个装置上,采用高度逐渐增大的多个冲压件,对转子模板进行同步冲压,使得转子模板在通过转子模具冲压装置时,转子模板依次经过多次冲压,从而使得转子模板上冲压出的深度逐步增大,便于将多个冲压步骤在转子模板的不同位置同步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对转子模板的冲压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转子模具的产能。
27.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转子模具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一实施例的转子模具冲压装置10包括基座100、第一冲压组件200以及第二冲压组件300。所述第一冲压组件200包括第一冲压板210以及多组支撑件220。所述第一冲压板210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第一冲压板210开设有多个冲压凹槽202,所述冲压凹槽202用于在冲压时收容转子模板的部分。多组所述支撑件220与所述第一冲压板210活动连接,多组所述支撑件22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冲压板210背离所述基座100的一面,每组所述支撑件22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模板弹性支撑柱222,两个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用于支撑并传输所述转子模板。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所述第二冲压组件300包括第二冲压板310以及多个冲压件320。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与所述第一冲压板21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冲压板310用于与冲压电机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冲压板310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冲压板210。多个所述冲压件320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靠近所述支撑件220的一面连接,每一所述冲压件320与一所述冲压凹槽202对应设置,以对所述转子模板进行冲压形成转子模具,且在所述转子模板传输方向上,多个所述冲压件320凸出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的高度逐渐增大。
29.在本实施例中,在同一个装置上,采用高度逐渐增大的多个冲压件320,对转子模板进行同步冲压,使得转子模板在通过转子模具冲压装置时,转子模板依次经过多次冲压,从而使得转子模板上冲压出的深度逐步增大,便于将多个冲压步骤在转子模板的不同位置同步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对转子模板的冲压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转子模具的产能。其
中,转子模板在传输装置的带动下在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上滑动,例如,转子模板放置于传输带或者传输滚轮上,在传输带或者传输滚轮的带动下移动。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分别开设有一个开口相对的滑槽204,所述转子模板的部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204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模板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之间,所述转子模板的部分位于所述滑槽204内,具体地,在所述转子模板传输通过所述第一冲压板210和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之间时,所述转子模板与所述滑槽204的侧壁滑动抵接,便于所述转子模板在两个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之间进行传输,而且,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的滑槽204的开口相对设置,便于对所述转子模板的移动进行限制,确保了所述转子模板在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上的稳定滑动。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冲压板210还开设有多个收容槽206,每一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的部分收容于一所述收容槽206内,以使在冲压时将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全部收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与所述收容槽206一一对应,每一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穿设于一所述收容槽206内,在进行冲压时,所述第二冲压板310挤压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以使得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收容于所述收容槽206内,而在冲压完毕后,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恢复弹力,并从所述收容槽206内弹出,以将所述转子模板重新顶起,便于后续的冲压。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二冲压组件300还包括第三冲压板330以及第一缓冲件340,所述第三冲压板330位于所述第一冲压板210和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之间,所述第一缓冲件340分别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以及所述第三冲压板330连接,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第三冲压板330开设有多个通孔302,每一所述冲压件320穿设于一所述通孔30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冲压板330通过所述第一缓冲件340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连接,所述第一缓冲件340位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与所述第三冲压板330,所述第一缓冲件340为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与所述第三冲压板330提供缓冲弹力。这样,在所述第三冲压板330与所述第一冲压板210接触时,所述第一缓冲件340能有效降低所述冲压件320对所述转子模板的冲击力,避免了所述转子模板冲破的情况。
3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缓冲件340包括第一缓冲柱342以及第一缓冲弹簧344,所述第一缓冲柱342位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以及所述第三冲压板330之间,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44套设于所述第一缓冲柱342上,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44分别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以及所述第三冲压板3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44与所述第一缓冲柱342套接,即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44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柱342的表面,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44为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以及所述第三冲压板330提供弹力,所述第一缓冲柱342为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44的伸缩提供导向,便于为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以及所述第三冲压板330提供更多的缓冲弹力。
3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冲压板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缓冲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冲压板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柱的另一端活动穿设于所述凹槽内;或者,所述第三冲压板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缓冲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压板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柱的另一端活动穿设于所述凹槽内;抑或,所述第二冲压板以及所述第三冲压板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缓冲柱的两端分别活动穿设于两个所述凹槽内。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冲压组件200还包括多个辅助弹性件250,多个所述辅助弹性件250位于所述第一冲压板210靠近所述第二冲压板310的一面,多个所述辅助弹性件250用于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弹性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弹性件250为所述第一冲压板210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之间提供辅助缓冲弹力,借助于所述辅助弹性件250的自身弹性,在冲压时,能有效避免对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的过度挤压,避免了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222的损坏。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冲压组件200还包括第二缓冲件230,所述第二缓冲件230包括第二缓冲柱232、第二缓冲弹簧234以及冲压管236,所述第二缓冲柱232与所述基座100靠近所述第二冲压板310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34套设于所述第二缓冲柱232上,所述冲压管236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靠近所述第一冲压板210的一面连接,所述冲压管236与所述第二缓冲柱232对应设置,所述冲压管236用于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二缓冲柱232上并挤压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34与所述第二缓冲柱232套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34在所述第二缓冲柱232上伸缩,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34位于所述基座100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之间,为所述第二冲压板310在冲压时提供缓冲弹力,进一步增大了所述第二冲压板310在冲压时的缓冲。这样,在所述冲压件320对所述转子模板进行冲压时,所述第二冲压板310通过所述冲压管236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二缓冲柱232上,并挤压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34,使得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34压缩,从而为所述第二冲压板310提供更大的缓冲弹力,进一步降低了所述冲压件320对所述转子模板过度冲压的几率。
37.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第二缓冲件230还包括保护管238,所述保护管238套设于所述第二缓冲柱232上,所述保护管238用于与所述冲压管236的内壁滑动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管238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冲压管236的口径,便于所述冲压管236将所述保护管238收容于其中,使得所述保护管238对所述第二缓冲柱232的表面进行保护,有效地降低了所述冲压管236与所述第二缓冲柱232之间的接触几率。
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冲压组件200还包括限位件240,所述限位件2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柱242以及第二限位柱244,所述第一限位柱242与所述基座100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柱244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柱242与所述第二限位柱244相对设置,即所述第一限位柱242凸出于所述基座100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限位柱244凸出于所述第二冲压板310的方向相对。这样,在冲压时,所述第二冲压板310朝向所述第一冲压板210运动,所述第一限位柱242和所述第二限位柱244正对,能有效避免所述第二冲压板310朝所述第一冲压板210过度下压的情况,进一步降低了对所述转子模板的冲压破损的几率。
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模具冲压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转子模具冲压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模具冲压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冲压组件以及第二冲压组件。所述第一冲压组件包括第一冲压板以及多组支撑件。所述第一冲压板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冲压板开设有多个冲压凹槽,所述冲压凹槽用于在冲压时收容转子模板的部分。多组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冲压板活动连接,多组所述支撑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冲压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面,每组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模板弹性支撑柱,两个所述模板弹性支撑柱用于支撑并传输所述转子模板。所述第二冲压组件包括第二
冲压板以及多个冲压件。所述第二冲压板与所述第一冲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冲压板用于与冲压电机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冲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冲压板。多个所述冲压件与所述第二冲压板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面连接,每一所述冲压件与一所述冲压凹槽对应设置,以对所述转子模板进行冲压形成转子模具,且在所述转子模板传输方向上,多个所述冲压件凸出于所述第二冲压板的高度逐渐增大。在同一个装置上,采用高度逐渐增大的多个冲压件,对转子模板进行同步冲压,使得转子模板在通过转子模具冲压装置时,转子模板依次经过多次冲压,从而使得转子模板上冲压出的深度逐步增大,便于将多个冲压步骤在转子模板的不同位置同步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对转子模板的冲压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转子模具的产能。
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