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极柱铣削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5312发布日期:2023-01-25 03:4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电芯极柱铣削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极柱铣削技术领域,特别是电芯极柱铣削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2.对电芯进行焊接后电芯的极柱上会残留有焊缝,需要采用铣削机将电芯极柱上残留的焊缝铣掉,从而保证极柱的平整,现有技术中,在铣削前需要如图1所示将电芯极柱朝下依照一个电芯一个隔板的形式放置在电芯工装板上,然后通过人工将电芯按压固定在铣削机的电芯极柱铣削位上,从而对电芯极柱进行铣削,但使用人工进行固定,人的力道无法控制精准,力量太大会造成电芯损坏,使力不均可能会造成工装板偏移而造成铣削到电芯的其他部位,而且一般需要多人共同对工装板进行固定,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芯极柱铣削定位机构,能够为电芯极柱铣削进行定位,在铣削过程中不会偏移。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芯极柱铣削定位机构,包括一铣削机,所述铣削机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芯极柱铣削位,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机的上表面沿y轴方向设置有y轴固定组件与y轴夹紧组件,所述y轴固定组件与所述y轴夹紧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的上下两侧,所述y轴固定组件与所述y轴夹紧组件相对设置;所述铣削机的上表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x轴固定组件与x轴夹紧组件,所述x轴固定组件与x轴夹紧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的左右两侧,所述x轴固定组件与所述x轴夹紧组件相对设置;所述y轴夹紧组件与所述x轴夹紧组件垂直设置。
5.进一步的,所述x轴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电缸固定座、第一电缸、第一直线轴承、第一导向轴、第一浮动接头、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二直线轴承、第二导向轴、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缓冲板、第一保护罩,所述铣削机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x轴固定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电缸固定座,所述第一电缸固定座的远离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一电缸固定座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电缸固定座的靠近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一侧,所述第一电缸的伸缩杆末端经所述第一浮动接头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电缸固定座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直线轴承,所述第一直线轴承位于所述第一电缸的上方,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内滑动套设有所述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靠近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直线轴承,所述第二直线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四周,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内滑动套设有所述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二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靠近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缓冲板;所述铣削机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电缸的所述第一保
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开口方向与所述x轴固定组件相对。
6.进一步的,所述x轴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板、第二缓冲板、第二保护罩,所述铣削机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x轴夹紧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固定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x轴夹紧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固定板的靠近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一侧固定有所述第二缓冲板;所述铣削机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板、第二缓冲板的所述第二保护罩,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开口方向与所述x轴夹紧组件相对。
7.进一步的,所述y轴夹紧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座、第二电缸固定座、第二电缸、第三直线轴承、第三导向轴、第二浮动接头、第四固定板、第五固定板、第四直线轴承、第四导向轴、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缓冲板、第三保护罩,所述铣削机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的一侧,所述第三固定座与所述y轴固定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电缸固定座,所述第二电缸固定座的远离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二电缸固定座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电缸固定座的靠近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一侧,所述第二电缸的伸缩杆末端经所述第二浮动接头连接有所述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二电缸固定座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直线轴承,两个所述第三直线轴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电缸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直线轴承内滑动套设有所述第三导向轴,所述第三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板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板的靠近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五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所述第四直线轴承,所述第四直线轴承位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四周,所述第四直线轴承内滑动套设有所述第四导向轴,所述第四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板的靠近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三缓冲板;所述铣削机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二电缸的所述第三保护罩,所述第三保护罩的开口方向与所述y轴固定组件相对。
8.进一步的,所述y轴固定组件包括第四固定座、第六固定板、第四缓冲板、第四保护罩,所述铣削机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四固定座,所述第四固定座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的一侧,所述第四固定座与所述y轴夹紧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固定座上固定有第六固定板,所述第六固定板与所述y轴夹紧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六固定板的靠近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一侧固定有所述第四缓冲板;所述铣削机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四固定座、第六固定板、第四缓冲板的第四保护罩,所述第四保护罩的开口方向与所述y轴夹紧组件相对。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缓冲板上沿第三缓冲板长度方向等距离开设有若干防滑槽。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能够为电芯极柱铣削进行定位,在铣削过程中不会偏移。本实用新型在装置中加入了y轴固定组件与y轴夹紧组件,能够对电芯进行y轴方向的固定;在装置中加入了x轴固定组件与x轴夹紧组件,能够对电芯进行x轴方向的固定;在装置中加入了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对电芯挤压的压力,从而防止对电芯造成过度挤压损坏电芯。
附图说明
11.图1为电芯放置在工装板上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去部分保护罩的俯视图;
14.图4为y轴夹紧组件未加第三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x轴夹紧组件未加第一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x轴夹紧组件未加第一保护罩的俯视图;
17.图7为y轴夹紧组件未加第三保护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9.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实施例:电芯极柱铣削定位机构,包括一铣削机(未图示),所述铣削机(未图示)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芯极柱铣削位1,所述铣削机(未图示)的上表面沿y轴方向设置有y轴固定组件2与y轴夹紧组件3,所述y轴固定组件2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的下侧,所述y轴夹紧组件3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的上侧,所述y轴固定组件2与所述y轴夹紧组件3相对设置;所述铣削机(未图示)的上表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x轴固定组件4与x轴夹紧组件5,所述x轴固定组件4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的右侧,x轴夹紧组件5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的左侧,所述x轴固定组件4与所述x轴夹紧组件5相对设置;所述y轴夹紧组件3与所述x轴夹紧组件5垂直设置。铣削机(未图示)用于对电芯极柱上残留的焊缝铣掉,电芯极柱铣削位用于放置工装板7,从而使得工装板上电芯8的极柱能被铣削机铣削,y轴固定组件2与y轴夹紧组件3配合,通过y轴夹紧组件3将电芯挤压在y轴固定组件2上,从而完成电芯y轴方向的固定,x轴固定组件4与x轴夹紧组件5配合,通过x轴夹紧组件5将电芯挤压在x轴固定组件4上,从而完成电芯x轴方向的固定,进而对需铣削的电芯进行定位,在铣削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
20.请继续参阅图5与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x轴夹紧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座51、第一电缸固定座52、第一电缸53、第一直线轴承54、第一导向轴55、第一浮动接头56、第一固定板57、第二固定板58、第二直线轴承59、第二导向轴510、第一压力传感器511、第一缓冲板512、第一保护罩513,所述铣削机(未图示)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座51,所述第一固定座51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的左侧,所述第一固定座51与所述x轴固定组件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座51上设置有第一电缸53固定座52,所述第一电缸53固定座52的左侧面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电缸53,所述第一电缸53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一电缸53固定座52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电缸53固定座52的右侧面,所述第一电缸53的伸缩杆末端经所述第一浮动接头56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板57,所述第一电缸53固定座52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直线轴承54,所述第一直线轴承54位于所述第一电缸53的上方,所述第一直线轴承54内滑动套设有所述第一导向轴55,所述第一导向轴5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57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57的靠近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511,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511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板58,所述第一固定板57上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直线轴承59,所述第二直线轴承59位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511的四周,所述第二直线轴承59内滑动套设有所述第二导向轴510,所述第二导向轴5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58连接,所
述第二固定板58的右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缓冲板512;所述铣削机(未图示)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电缸53的所述第一保护罩513,所述第一保护罩51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x轴固定组件4相对。第一固定座51将第一电缸53固定座52固定在铣削机(未图示)上,第一电缸53固定座52用于固定第一电缸53,使得第一电缸53的伸缩杆朝向电芯方向,第一电缸53的伸缩杆带动第一固定板57向电芯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固定板58向电芯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缓冲板512压紧电芯,第一直线轴承54与第一导向轴55配合用于辅助导向第一固定板57的移动,第一浮动接头56用于将第一固定板57固定在第一电缸53的伸缩杆末端,第一固定板57作为第一压力传感器511的支撑,第二固定板58与第一压力传感器511固定,第二固定板58用于安装第一缓冲板512,第一缓冲板512用于在挤压时进行缓冲,第一缓冲板512为优力胶板,第一压力传感器511用于监测第一电缸53施加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挤坏电芯,在当第一缓冲板512已经与电芯接触时第一电缸53再推动第一固定板57,第一固定板57与第二固定板58即使都与第一压力传感器511连接,但还是会发生微小的相对位移,从而第一压力传感器511监测到所施加的压力,第二直线轴承59与第二导向轴510配合,为第一固定板57与第二固定板58之间的相对移动进行导向,第一保护罩513用于保护第一固定座51、第一电缸53固定座52、第一电缸53、第一直线轴承54、第一导向轴55、第一浮动接头56、第一固定板57、第二固定板58、第二直线轴承59、第二导向轴510、第一压力传感器511、第一缓冲板512不被损坏以及减少灰尘的进入。
21.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x轴固定组件4包括第二固定座41、第三固定板42、第二缓冲板43、第二保护罩44,所述铣削机(未图示)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座41,所述第二固定座41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的右侧,所述第二固定座41与所述x轴夹紧组件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座41上固定有第三固定板42,所述第三固定板42与所述x轴夹紧组件5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固定板42的左侧面固定有所述第二缓冲板43;所述铣削机(未图示)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二固定座41、第三固定板42、第二缓冲板43的所述第二保护罩44,所述第二保护罩4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x轴夹紧组件5相对。第二固定座41用于将第三固定板42固定到铣削机(未图示)上,第三固定板42为第二缓冲板43提供支撑,第三固定板42的长度与放置在工装板上电芯的长度相匹配,第二缓冲板43用于对被挤压的电芯进行缓冲,第二保护罩44用于保护第二固定座41、第三固定板42、第二缓冲板43以及减少灰尘进入而降低使用寿命,第二保护罩44的开口能够使得第二缓冲板43与电芯接触,不会影响使用。
22.请继续参阅图4与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y轴夹紧组件3包括第三固定座31、第二电缸固定座32、第二电缸33、第三直线轴承34、第三导向轴35、第二浮动接头36、第四固定板37、第五固定板38、第四直线轴承39、第四导向轴310、第二压力传感器311、第三缓冲板312、第三保护罩313,所述铣削机(未图示)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三固定座31,所述第三固定座31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的上侧,所述第三固定座31与所述y轴固定组件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座31上设置有第二电缸33固定座32,所述第二电缸33固定座32的远离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的上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电缸33,所述第二电缸33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二电缸33固定座32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电缸33固定座32的下侧面,所述第二电缸33的伸缩杆末端经所述第二浮动接头36连接有所述第四固定板37,所述第二电缸33固定座32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直线轴承34,两个所述第三直线轴承34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电缸33
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直线轴承34内滑动套设有所述第三导向轴35,所述第三导向轴3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板37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板37的靠近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11,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11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五固定板38,所述第四固定板37上设置有若干所述第四直线轴承39,所述第四直线轴承39位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11的四周,所述第四直线轴承39内滑动套设有所述第四导向轴310,所述第四导向轴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板38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板38的下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三缓冲板312;所述铣削机(未图示)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二电缸33的所述第三保护罩313,所述第三保护罩31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y轴固定组件2相对。第三固定座31将第二电缸33固定座32固定在铣削机(未图示)上,第二电缸33固定座32用于固定第二电缸33,使得第二电缸33的伸缩杆朝向电芯方向,第二电缸33的伸缩杆带动第四固定板37向电芯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五固定板38向电芯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三缓冲板312压紧电芯,第三直线轴承34与第三导向轴35配合用于辅助导向第四固定板37的移动,第二浮动接头36用于将第四固定板37固定在第二电缸33的伸缩杆末端,第四固定板37作为第一压力传感器511的支撑,第五固定板38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11固定,第五固定板38用于安装第三缓冲板312,第三缓冲板312用于在挤压时进行缓冲,第三缓冲板312为优力胶板,第三缓冲板312的长度与工装板上放满电芯时所有电芯与隔板累加的长度相匹配,第二压力传感器311用于监测第二电缸33施加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挤坏电芯,在当第三缓冲板312已经与电芯接触时第二电缸33再推动第四固定板37,第四固定板37与第五固定板38即使都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11连接,但还是会发生微小的相对位移,从而第二压力传感器311监测到所施加的压力,第四直线轴承39与第四导向轴310配合,为第四固定板37与第五固定板38之间的相对移动进行导向,第三保护罩313用于保护第三固定座31、第二电缸33固定座32、第二电缸33、第三直线轴承34、第三导向轴35、第二浮动接头36、第四固定板37、第五固定板38、第四直线轴承39、第四导向轴310、第二压力传感器311、第三缓冲板312不被损坏以及减少灰尘的进入二影响使用寿命。
23.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y轴固定组件2包括第四固定座21、第六固定板22、第四缓冲板23、第四保护罩24,所述铣削机(未图示)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四固定座21,所述第四固定座21位于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的一侧,所述第四固定座21与所述y轴夹紧组件3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固定座21上固定有第六固定板22,所述第六固定板22与所述y轴夹紧组件3相对设置,所述第六固定板22的靠近所述电芯极柱铣削位1一侧固定有所述第四缓冲板23;所述铣削机(未图示)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四固定座21、第六固定板22、第四缓冲板23的第四保护罩24,所述第四保护罩2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y轴夹紧组件3相对。第四固定座21用于将第六固定板22固定到铣削机(未图示)上,第六固定板22为第四缓冲板23提供支撑,第六固定板22的长度与放置在工装板上电芯的长度相匹配,第四缓冲板23用于对被挤压的电芯进行缓冲,第四保护罩24用于保护第四固定座21、第六固定板22、第四缓冲板23以及减少灰尘进入而降低使用寿命,第四保护罩24的开口能够使得第四缓冲板23与电芯接触,不会影响使用。
24.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缓冲板312上沿第三缓冲板312长度方向等距离开设有若干防滑槽6。防滑槽6能够增加与电芯的摩擦,防止挤压固定过程中打滑。
2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工作原理:将电芯极柱朝下依照一个电芯一个隔板的形式放置在电芯工装板上,将工装板放置到电芯极柱铣削位1,工装板的短边靠近所述第二固定座41,使得工装板上的电芯一边靠紧所述第二缓冲板43,工装板的长边靠近所述第四固定座21,使得工装板上的电芯一边靠紧所述第四缓冲板23,开启所述第一电缸53,所述第一电缸53的伸缩杆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板57向电芯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固定板58向电芯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缓冲板512压紧电芯,在开启所述第一电缸53的同时开启所述第二电缸33,所述第二电缸33的伸缩杆带动所述第四固定板37向电芯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五固定板38向电芯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三缓冲板312压紧电芯,从而完成对电芯的固定。
26.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电缸、第二电缸、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已经能够清楚了解,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