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焊接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6466发布日期:2023-02-10 23:1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焊接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焊接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2.汽车后围板加强组件是汽车后围板这种覆盖件用个的强度支撑组件。图1所示的是一种后围板加强件a和后围板支架b的组合结构,图示的后围板支架b上设置有包覆在其表面的结合板c,结合板c两端的平面区域d与e即为后围板加强件a和后围板支架b的复合焊接区域。由于该汽车后围板加强组件焊接时,后围板加强件a的开口方向是朝下的,无法直观获取后围板支架b的实时位置,焊接时若不能保证两个焊接区域d与e的位置精度,可能会产生焊接不良的现象。
3.公开号为cn208800974u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手持固定焊夹具,其四个焊点是可见的,其并不适用于汽车后围板加强组件的两个不可见的焊接区域的焊接。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焊接区域不直观的可移动的手持焊接夹具,在多个焊接区域切换时,保持后围板加强件a和后围板支架b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从而稳定焊接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对组合状态的后围板加强件与后围板支架进行可靠的夹持、提高焊点焊接精度的手持焊接定位夹具。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焊接定位夹具,包括水平承托机构(1)、旋转压紧机构(2)和焊接机构(3);
6.水平承托机构(1),用于与后围板加强件和后围板支架靠近地面的表面相抵接;
7.旋转压紧机构(2),选择性的张开或者压紧在后围板加强件远离地面的端面上;
8.其中,焊接机构(3)竖直的穿过水平承托机构(1)并抵持在结合板端部远离后围板加强件的表面的一侧,焊接机构(3)还抵持在后围板加强件远离地面的端面上,焊接机构(3)将后围板加强件和后围板支架组焊。
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焊接机构(3)具有定触点(31)和动触点(32),定触点(31)和动触点(32)相对设置,且定触点(31)和动触点(32)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定触点(31)与后围板加强件远离地面的端面相抵持;动触点(32)竖直的向着远离定触点(31)的方向移动,或者竖直的向着靠近定触点(31)方向移动,并抵持在结合板端部靠近地面的端面的边缘位置。
10.优选的,所述水平承托机构(1)包括底板(11)、两组支撑臂(12)和第一手柄(13);底板(11)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一端具有竖直贯通的缺口部(14);两组支撑臂(12)分别相对且间隔的设置在缺口部(14)的边缘;两组支撑臂(12)的一端与缺口部(14)所在的底板(11)固定连接,两组支撑臂(12)的另一端朝着远离底板(11)的方向竖直向外延伸,一支撑臂(12)还朝着缺口部另一侧方向的支撑臂(12)所在方向水平延伸,两组支撑臂(12)呈间隙设
置;两组支撑臂(12)远离底板(11)的端面分别与后围板加强件开口区域的内表面的边缘位置以及结合板远离后围板加强件的表面的端部位置抵接;底板(11)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手柄(13),第一手柄(13)朝着远离底板(11)的方向水平向外延伸;动触点(32)竖直的穿过缺口部(14)并抵持在结合板靠近地面的端面的两端部位置。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11)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一端的两个端点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12),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12)的一端与底板(1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12)朝着远离底板(11)侧表面的方向水平向外伸出;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12)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二延伸部(112)之间形成竖直贯通的缺口部(14);两组支撑臂(12)分别设置在第一延伸部(111)或者第二延伸部(112)远离地面的端面上。
12.进一步优选的,各支撑臂(12)上设置有两个销钉(15),各销钉(15)朝着远离底板(11)的方向向外伸出;后围板加强件与后围板支架上均设置有贯穿的定位孔(200);各销钉(15)贯通的设置在后围板加强件和/或后围板支架的定位孔(200)内。
13.更进一步优选的,两组支撑臂(12)远离底板(11)一侧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仿形凹槽(300),仿形凹槽(300)的轮廓与后围板支架靠近底板(11)一侧的轮廓相适应。
14.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组支撑臂(12)远离底板(11)一端的均对称的设置有楔形面(400),楔形面(400)与动触点(32)的侧表面滑动连接。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转压紧机构(2)包括固定端(21)、悬臂端(22)和第二手柄(23);固定端(21)设置在底板(11)设置第一手柄(13)的一侧的端面上,固定端(21)的一端与底板(11)固定连接,固定端(21)的另一端朝着远离底板(11)的方向竖直向外延伸;悬臂端(22)的一端与固定端(21)远离底板(11)的一端铰连接,悬臂端(22)的另一端朝着远离固定端(21)的方向朝外延伸;第二手柄(23)的一端也与悬臂端(22)远离底板(11)的一端铰连接,第二手柄(23)的另一端还选择性的与悬臂端(22)的表面抵接,使悬臂端(22)远离固定端(21)的端面抵持在后围板加强件远离地面的端面上。
16.更进一步优选的,悬臂端(22)远离固定端(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孔(24),导向孔(24)竖直的贯通悬臂端(22),导向孔(24)的内表面与定触点(31)的外表面抵持;导向孔(24)的中心与结合板任一端部与后围板加强件重合区域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焊接定位夹具,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方案通过实现点焊的焊接机构配合水平承托机构和旋转压紧机构,对叠合状态的后围板加强件a、后围板支架b和结合板c进行夹持和焊接,通过改变水平承托机构和旋转压紧机构的水平位置,可以实现结合板c不同端部的复合焊接工序,提高焊接的精度和可靠性;
19.(2)楔形面与导向孔分别对焊接机构的动触点及定触点抵接或者限位,实现预定位或者导向功能,提高焊接的精度,即便围板支架b和结合板c在叠合状态不可见,仍可精确焊接。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待组焊的后围板支架与后围板加强件的组合状态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焊接定位夹具的立体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焊接定位夹具的移除焊接机构壳体后的立体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焊接定位夹具的水平承托机构、旋转压紧机构与汽车后围板加强组件的组合状态立体图;
25.图5为图4的俯视图;
26.图6为图4的仰视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焊接定位夹具的水平承托机构与旋转压紧机构的组合状态立体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焊接定位夹具的水平承托机构与旋转压紧机构的爆炸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焊接定位夹具,包括水平承托机构1、旋转压紧机构2和焊接机构3;
31.图1所示的后围板加强件a、后围板支架b和结合板c的组合结构,结合板c端部与后围板加强件a重叠的矩形区域d和e即为待焊接的部位。
32.水平承托机构1用于与后围板加强件和后围板支架靠近地面的表面相抵接;
33.旋转压紧机构2选择性的张开或者压紧在后围板加强件远离地面的端面上;
34.其中,焊接机构3竖直的穿过水平承托机构1并抵持在结合板端部远离后围板加强件的表面的一侧,焊接机构3还抵持在后围板加强件远离地面的端面上,焊接机构3将后围板加强件和后围板支架组焊。焊接机构3张开时,可以调节水平承托机构1、旋转压紧机构2与汽车后围板加强组件相对于焊接机构3的位置;随后由焊接机构3对夹持到位的汽车后围板加强组件上的焊接区域,即d和e进行点焊。
35.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焊接部位较少,选用的是固定点焊机。即焊接机构3具有定触点31和动触点32,定触点31和动触点32在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即定触点31和动触点32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定触点31与后围板加强件a远离地面的端面相抵持;动触点32竖直的向着远离定触点31的方向移动,或者竖直的向着靠近定触点31方向移动,并抵持在结合板c端部靠近地面的端面的边缘位置。当动触点32抵接在焊接区域d或者e后,此时定触点31也抵接在后围板加强件a上的对应区域。
36.如图4—8所示,水平承托机构1包括底板11、两组支撑臂12和第一手柄13;底板11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一端具有竖直贯通的缺口部14;两组支撑臂12分别相对且间隔的设置在缺口部14的边缘;两组支撑臂12的一端与缺口部14所在的底板11固定连接,两组支撑臂
12的另一端朝着远离底板11的方向竖直向外延伸,一支撑臂12还朝着缺口部14另一侧方向的支撑臂12所在方向水平延伸,两组支撑臂12呈间隙设置;两组支撑臂12远离底板11的端面分别与后围板加强件a开口区域的内表面的边缘位置以及结合板c远离后围板加强件a的表面的端部位置抵接;底板11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手柄13,第一手柄13朝着远离底板11的方向水平向外延伸;动触点32竖直的穿过缺口部14并抵持在结合板靠近地面的端面的两端部位置。水平承托机构1用于将待焊接区域d或者e所对应的结合板c及其相邻的后围板加强件a、后围板支架b保持局部水平姿态,便于后续的焊接对位。第一手柄13便于操作者单手握持水平承托机构1,并调节焊接区域d或者e相对焊接机构3的位置。
37.缺口部14是由底板11边缘向外延伸而成;底板11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一端的两个端点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12,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12的一端与底板1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12朝着远离底板11侧表面的方向水平向外伸出;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12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二延伸部112之间形成竖直贯通的缺口部14;两组支撑臂12分别设置在第一延伸部111或者第二延伸部112远离地面的端面上。缺口部14的截面形状类似于圆角矩形。该区域便于动触点32伸入并进行对位。
38.为了防止放置在水平承托机构1上的后围板加强件a、后围板支架b与结合板c发生窜动,在各支撑臂12上设置有两个销钉15,各销钉15朝着远离底板11的方向向外伸出;后围板加强件a与后围板支架b上均设置有贯穿的定位孔200;各销钉15贯通的设置在后围板加强件a和/或后围板支架b的定位孔200内。后围板加强件a上的部分定位孔200可以与后围板支架b上的定位孔200相互连通,可由同一个销钉15同时固定后围板加强件a和后围板支架b,其余的销钉15则单独限定后围板加强件a的姿态,使后围板加强件a和后围板支架b均无法晃动。
39.如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限定后围板支架b相对于后围板加强件a的位置,在两组支撑臂12远离底板11一侧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仿形凹槽300,仿形凹槽300的轮廓与后围板支架靠近底板11一侧的轮廓相适应。由图8可知,各销钉15均设在仿形凹槽300内部。仿形凹槽300进一步结合销钉15限定了后围板支架b的实际位置,使其无法在水平方方向移动。
40.同样如图8所示,两组支撑臂12远离底板11一端的均对称的设置有楔形面400,楔形面400与动触点32的侧表面滑动连接。楔形面400具有导向的功能,同时楔形面400所在位置收窄,便于动触点32的侧表面紧贴两个支撑臂12,能起到一定的预定位的功能。
41.如图5—7所示,旋转压紧机构2包括固定端21、悬臂端22和第二手柄23;固定端21设置在底板11设置第一手柄13的一侧的端面上,固定端21的一端与底板11固定连接,固定端21的另一端朝着远离底板11的方向竖直向外延伸;悬臂端22的一端与固定端21远离底板11的一端铰连接,悬臂端22的另一端朝着远离固定端21的方向朝外延伸;第二手柄23的一端也与悬臂端22远离底板11的一端铰连接,第二手柄23的另一端还选择性的与悬臂端22的表面抵接,使悬臂端22远离固定端21的端面抵持在后围板加强件远离地面的端面上。旋转压紧机构2张开时,可以微调后围板加强件a相对于后围板支架b的位置,同时为了更好的与销钉15配合,在悬臂端22上设置有贯通的通孔和让位槽,便于销钉15竖直的穿过后围板加强件a和/或后围板支架b并向外伸出;旋转压紧机构2压紧后,后围板加强件a与后围板支架b保持相对固定,即可开始焊接。
42.为了对焊接机构3进一步的进行预定位,在悬臂端22远离固定端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孔24,导向孔24竖直的贯通悬臂端22,导向孔24的内表面与定触点31的外表面抵持;导向孔24的中心与结合板任一端部与后围板加强件重合区域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图示的导向孔24有两个,正好对应两个焊接区域d和e相对的后围板加强件a的表面,导向孔24便于与定触点31进行预定位,提前获知开口朝下的后围板加强件a的带焊接区域的位置,能够提高焊接精度。
43.本方案的旋转压紧机构2可以采用图示的手动卡钳,也可以采用旋转气缸形式或者类似的方式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4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将焊接机构3的动触点32降下,将旋转压紧机构2逆时针旋转开启,在水平承托机构1上依次放置后围板支架b和后围板加强件a,后围板支架b的轮廓与仿形凹槽300的轮廓相适应,使销钉15分别贯穿后围板支架b或者后围板加强件a上的定位孔200;随后顺时针转动旋转压紧机构2,将悬臂端22压紧在后围板加强件a远离地面的表面上;然后握持第一手柄13,使一个导向孔24套设在焊接机构3的定触点的表面,保持水平承托机构1的水平姿态,令动触点32降向上升起并抵接在待焊接区域d或者e表面,随后完成一个区域的焊接,然后动触点32降下,维持旋转压紧机构2的压紧状态不变,调整水平承托机构1与旋转压紧机构2的位置,使另一个导向孔24再次套设在焊接机构3的定触点的表面,动触点32再次升起,完成另一个焊接区域的焊接。两次焊接完成后,动触点32再次降下,旋转压紧机构2开启,取出焊接完成的汽车后围板加强组件即可。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