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修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5382发布日期:2023-03-14 21:0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缺陷修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设备,特别是指一种显示装置的缺陷修补设备。


背景技术:

2.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可能让液晶显示面板存在缺陷,例如,断线缺陷及亮点缺陷。目前面对这两种缺陷需要使用两种完全不相同的设备来进行修复,对于断线缺陷需要搭配激光焊接设备,修补缺陷则需要通过激光碳化作业。虽然以上两个缺陷案例的修复都与激光有关,但实际上激光的加工规格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实际上需要有两套对应的激光设备才能进行。
3.当单一液晶显示面板同时存在这两种缺陷时,往往需要先执行其中一项缺陷修复后再搬运至另一设备执行另一项缺陷修复,如此,更换设备会增加液晶显示面板流片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缺陷修补设备,可以在单一设备上进行两种缺陷修补,来改善流片时间。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缺陷修补设备,用于修补一显示装置,且包括一第一激光装置、一第二激光装置、一分光装置、一光耦合装置及一控制装置。第一激光装置用以产生具有一偏极特性的一第一激光束。第二激光装置用以产生一第二激光束。第一激光束及第二激光束的频率不同。分光装置用以接收第二激光束,且包括一偏振分光元件,用以将第二激光束分成一第一子光束及具有一偏极特性的一第二子光束。第一激光束及该第二子光束的偏极特性不同。光耦合装置用以接收并输出第一激光束、第一子光束及第二子光束。控制装置连接第一激光装置及第二激光装置,并用以控制第一激光装置及第二激光装置。
6.其中,该分光装置还包括一非线性光学晶体,用以接收该第一子光束并以一倍率转换该第一子光束的频率。
7.其中,该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倍率是二。
8.其中,该光耦合装置包括一第一耦合元件及一第二耦合元件,该第一激光束穿透依序穿透该第一耦合元件及该第二耦合元件,转换频率后的该第一子光束被该第二耦合元件反射,该第二子光束被该第一耦合元件反射至该第二耦合元件,并穿透该第二耦合元件。
9.其中,该第一激光束的频率是飞秒,第二激光束的频率是奈秒。
10.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缺陷修补设备可通过控制装置来选择性启动及关闭第一激光装置及第二激光装置,以调配输出的激光束特性,来达成单一设备修补二种或更多缺陷。
1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12.有关显示装置的缺陷修补设备的详细组成、构造、特点、应用将于以下的实施例予以说明,然而,应能理解的是,以下将说明的实施例以及图式仅只作为示例性地说明,其不应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其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缺陷修补设备的示意图。
14.其中,附图标记:
15.10:缺陷修补设备
16.11:第一激光装置
17.13:第二激光装置
18.15:分光装置
19.151:偏振分光元件
20.153:非线性光学晶体
21.155:反射镜
22.17:光耦合装置
23.171:第一耦合元件
24.173:第二耦合元件
25.175:第一反射镜
26.177:第二反射镜
27.179:输出物镜
28.19:控制装置
29.30:显示装置
30.l1:第一激光束
31.l2:第二激光束
32.l21:第一子光束
33.l22:第二子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随后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而易见地,随后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通常知识者来讲能轻易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35.为使图面简洁,各图式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36.本实用新型的缺陷修补设备10用以修补一显示装置30,如同现有技术所述,显示装置30可以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缺陷。缺陷修补设备10包括一第一激光装置11、一第二激光装置13、一分光装置15、一光耦合装置17及一控制装置19。
37.第一激光装置11用以产生一第一激光束l1,第一激光束l1具有一偏极特性,本实
施例中,第一激光束l1是1030nm飞秒激光(femto laser),且偏极特性是p偏振。
38.第二激光装置13用以产生一第二激光束l2。本实施例中,第二激光束l2是1030nm奈秒激光(nano laser),因此,第一激光束l1及第二激光束l2的频率是不同的。飞秒激光是时域脉冲宽度在飞秒等级的激光,飞秒是10的负15次方秒。奈秒是10的负9次方秒,奈秒激光容易在被加工材料上发生热破坏,但飞秒激光频率比奈秒激光快,且较不会发生热破坏。
39.分光装置15用以接收第二激光束l2,且包括一偏振分光元件151。偏振分光元件151用以将第二激光束l2分成一第一子光束l21及具有一偏极特性的一第二子光束l22。第一激光束l1及第二子光束l22的偏振特性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二子光束l22的偏振特性是s偏振。偏振分光元件151例如偏振分光棱镜(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pbs)。
40.光耦合装置17接收并输出第一激光束l1、第一子光束l21及第二子光束l22,以使第一激光束l1、第一子光束l21及第二子光束l22投射至工作位置来进行缺陷修复。本实施例中,工作位置在位在显示装置上。
41.分光装置15还包括一非线性光学晶体(bbo)153及一反射镜155。反射镜155用以将穿过偏振分光元件151的第一子光束l21反射至非线性光学晶体153。其他实施例中,反射镜155的数量或位置规划会随着偏振分光元件151及非线性光学晶体153的相对位置来调整,以让第一子光束l21确实地投射至非线性光学晶体153,因此,反射镜155的数量及位置不以图式所绘为限。
42.非线性光学晶体153用以接收第一子光束l21并以一倍率转换第一子光束的频率,本实施例中的倍率是二。非线性光学晶体153用以对激光波长进行变频,从而改变激光的可调谐范围。本实施例中,非线性光学晶体153是对1030nm基频激光和二倍频来得到的515nm绿光。其他基频激光也可通过非线性光学晶153体来进行转换,以获得二倍或其他倍率的激光。
43.此外,其他实施例中,激光也可以是其他频率,而不以1030nm为限。
44.光耦合装置17包括一第一耦合元件171及一第二耦合元件173。第一激光束l1依序穿透第一耦合元件171及第二耦合元件173。转换频率后的第一子光束l21被第二耦合元件173反射,本实施例中,为了让第一子光束l21从非线性晶体153投射至第二耦合元件173,因此,光耦合装置17还包括二第一反射镜175,以反射第一子光束l21。第二子光束l22被第一耦合元件171反射至第二耦合元件173,并穿透第二耦合元件173,本实施例中,为了让第二子光束l22从偏振分光元件151投射至第一耦合元件171,因此,光耦合装置17还包括二第二反射镜177,以反射第二子光束l22。
45.其他实施例中,为了让光束投射至特定位置所使用的反射镜数量可以更多或更少,而不以本实施例所述为限。
46.光耦合装置17包括一输出物镜179,第一激光束l1、第一子光束l21及第二子光束l22可通过输出物镜179投射至工作位置。如此,通过上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缺陷修补设备可提供三种特性的激光束,随后说明相关应用。
47.控制装置19连接第一激光装置11及第二激光装置13,并用以控制第一激光装置11及第二激光装置13,以决定单独或同时启动第一激光装置11及第二激光装置13。单独启动表示第一激光装置11或第二激光装置13被启动,也就是只会输出第一激光束l1或第二激光束l2。同时启动表示第一激光装置11及第二激光装置13同步启动,而同步输出第一激光束
l1及第二激光束l2。
48.其他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9也可以从各光束的光路中通过开关元件来调整各光束的输出与否,因此,控制方式不以控制第一激光装置11及第二激光装置13为限。
49.继续现有技术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点缺陷及断线缺陷。
50.对于亮点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缺陷修补设备可通过第一激光束l1的特性,使飞秒激光的第一激光束l1作用在液晶显示面板上,例如偏光片的其中一结构层,以通过第一激光束l1让结构层的局部碳化或黑化,以遮挡亮点缺陷的光线,并可避免加工激光的热破坏局部周围的材料特性,此时,第二激光装置可被关闭,而不产生第二激光束l2。
51.对于断线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缺陷修补设备可通过第一激光束l1、第一子光束l21及第二子光束l22的特性进行调配,以选择较适当的加工激光。例如,通过奈秒激光的第一子光束l21或第二子光束l22的特性作用在金属线路上,以提高焊接效率。相同地,对于其他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缺陷修补设备也可以混合第一激光束l1、第一子光束l21及第二子光束l22来进行修补,以借由第一激光束l1的较低热破坏特性来进行更高质量的修补。
52.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缺陷修补设备可通过控制激光装置的运作来调配修补或加工的激光束特性,以提高修补质量,并可在单一设备中实现多种缺陷的缺陷修补。
53.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