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4195发布日期:2023-02-04 03:1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式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2.板式热交换器的寿命,主要取决于高质量的金属板片,要求金属板片高强度,且耐腐蚀。主要腐蚀包括:电腐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断裂腐蚀、微生物腐蚀、间晶腐蚀和电偶腐蚀等。目前,板式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制作是采用凹凸模(拉伸模),合模后直接接触金属板片压制成型。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采用拉伸膜,模具直接接触金属板片,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容易破坏金属板片,所以在每次压制板片前需要在上下模涂刷润滑油,在板片拉伸成型时起到润滑作用,往往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用于板式热交换器板片的生产,每次压制板片时模具的输油孔自动喷油,在板片成型时起到润滑作用,保护金属板片表面钝化层。提高生产效率50%以上。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包括上模块、下模块、导油管、导油槽、输油孔、集油槽,在所述上模块中横向设有导油槽,纵向设有输油孔,所述导油槽连接导油管,导油管连接油箱,若干个输油孔在上模块的压制面内均匀排布,每一个输油孔均连接导油槽;
6.在所述下模块中横向设有导油槽,纵向设有输油孔,所述导油槽连接导油管,导油管连接油箱,若干个输油孔在下模块的压制面内均匀排布,每一个输油孔均连接导油槽;
7.所述下模块四周设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从一侧向另一侧整体向下倾斜,集油槽最低处设有出油口。
8.所述模具的压制面包括换热区、导流区、密封槽、角孔,所述角孔设置在压制面的两端,压制面中部为换热区,角孔与换热区之间为导流区,导流区、换热区以及角孔的外周设有密封槽。
9.所述换热区为均匀波纹结构。
10.所述下模块为槽型,上模块为凸型,所述下模块的槽型侧壁上设有排油孔。
11.所述出油口连接油管,所述出油口处设有阀门。
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用于板式热交换器板片的生产,每次压制板片时模具的输油孔自动喷油,在板片成型时起到润滑作用,保护金属板片表面钝化层。提高生产效率50%以上。
14.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润滑油收集装置,可以将润滑油回收后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空载状态)。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压制状态)。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具压制面示意图。
18.图4是图2的a-a视图。
19.图中:1、液压装置的上台面;2、上模块;3、下模块;4、液压装置的下台面;5板片;6、油箱;7、导油管;8、导油槽;9、输油孔;31、角孔区;32、导流区;33、换热区;34、密封槽;10、集油槽;11、排油孔;12、滑动推板;13、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21.见图1-图4,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包括上模块2、下模块3、导油管7、导油槽8、输油孔9、集油槽10,在所述上模块2中横向设有导油槽8,纵向设有输油孔9,所述导油槽8连接导油管7,导油管7连接油箱6,若干个输油孔9在上模块2的压制面内均匀排布,每一个输油孔9均连接导油槽8;
22.在所述下模块3中横向设有导油槽8,纵向设有输油孔9,所述导油槽8连接导油管7,导油管7连接油箱6,若干个输油孔9在下模块3的压制面内均匀排布,每一个输油孔9均连接导油槽8;
23.所述下模块3四周设有集油槽10,所述集油槽10从一侧向另一侧整体向下倾斜,集油槽10最低处设有出油口。
24.见图3,所述模具的压制面包括换热区33、导流区32、密封槽34、角孔31,所述角孔31设置在压制面的两端,压制面中部为换热区33,角孔31与换热区33之间为导流区32,导流区32、换热区33以及角孔31的外周设有密封槽34。
25.所述换热区33为均匀的波纹结构。模具压制面模型根据压制板片的结构要求设计,一般板片设置有四个角孔,根据换热介质的流向,需要其中的两个角孔周围也设有密封槽34,板片侧边部的密封槽为直线结构,各部密封槽34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导流区32按常规换热板片导流区压制结构设计即可。
26.所述下模块3为槽型,上模块2为凸型,所述下模块3的槽型侧壁上设有排油孔11。压制板片时,上模块2嵌入下模块3的槽型内(见图2)。
27.集油槽10最低处的出油口连接油管,所述出油口处设有阀门13。
28.下模块3安装在液压装置的下台面4上,上模块2安装在液压装置的上台面1,导油管7为两个,一端均连接油箱6,另一端分别连接上模块2的导油槽8和下模块3的导油槽8。油箱6为封闭式油箱,油箱6中设有滑动推板12,使用时,向滑动推板12上方的空间内通入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使油箱6中的润滑油通过导油管7进入模具的导油槽8中,再通过输油孔9流出起到加工时对板片的润滑作用。
29.油箱6内的润滑油也可以通过油泵作为输送动力。
30.压制完成以后,下模块3槽型中的润滑油会通过排油孔11自流到集油槽10中,打开阀门13集油槽10中的润滑油通过油管进行收集回收再利用。
31.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工艺如下:
32.1.用开平机将板材初步下料,然后按照规格尺寸精确下料;
33.2.将板材放置于下模块3的槽型中,合模前向油箱6中通入压缩空气,使上模块2、下模块3自动向板材喷洒润滑油,然后逐步合模一次压制成型;
34.3.装配前清除板片表面油渍。
35.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块、下模块、导油管、导油槽、输油孔、集油槽,在所述上模块中横向设有导油槽,纵向设有输油孔,所述导油槽连接导油管,导油管连接油箱,若干个输油孔在上模块的压制面内均匀排布,每一个输油孔均连接导油槽;在所述下模块中横向设有导油槽,纵向设有输油孔,所述导油槽连接导油管,导油管连接油箱,若干个输油孔在下模块的压制面内均匀排布,每一个输油孔均连接导油槽;所述下模块四周设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从一侧向另一侧整体向下倾斜,集油槽最低处设有出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压制面包括换热区、导流区、密封槽、角孔,所述角孔设置在压制面的两端,压制面中部为换热区,角孔与换热区之间为导流区,导流区、换热区以及角孔的外周设有密封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区为均匀波纹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块为槽型,上模块为凸型,所述下模块的槽型侧壁上设有排油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连接油管,所述出油口处设有阀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金属板片的压制模具,包括上模块、下模块、导油管、导油槽、输油孔、集油槽,在上模块中横向设有导油槽,纵向设有输油孔,导油槽连接导油管,导油管连接油箱,若干个输油孔在上模块的压制面内均匀排布,每一个输油孔均连接导油槽;在下模块中横向设有导油槽,纵向设有输油孔,导油槽连接导油管,导油管连接油箱,若干个输油孔在下模块的压制面内均匀排布,每一个输油孔均连接导油槽;下模块四周设有集油槽,集油槽从一侧向另一侧整体向下倾斜,集油槽最低处设有出油口。本实用新型用于板式热交换器板片的生产,每次压制板片时模具的输油孔自动喷油,在板片成型时起到润滑作用,保护金属板片表面钝化层。保护金属板片表面钝化层。保护金属板片表面钝化层。


技术研发人员:薛东 朱航 沈书琦 张廷元 林虹宇 于金魁 贾立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城市裕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0
技术公布日:202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