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防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1790发布日期:2023-03-25 00:1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防护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防护壳。


背景技术:

2.数控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与数控铣床的最大区别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动交换加工刀具的能力,通过在刀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装置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实现多种加工功能,数控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是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
3.现有的公告号为cn112296742b、名称为一种加工中心防护装置防护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底部设有滑轨,滑轨上适配安装有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分别连接有位置检测机构,所述第一门体上设有第一电磁条,所述第二门体上设有第二电磁条,本技术方案可以保护人员安全,同时能够避免无关人员误开防护门”。
4.综合上述专利,对加工中心的内部组件进行防护,在加工时会用到大量的器材或者加工原料,且器材或者加工原料一般放在内部组件附近,拿取器材或者加工原料较为麻烦,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防护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防护壳,包括壳体与两个壳门,两个所述壳门均与壳体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壳门之间通过连接锁相锁定,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前侧设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后端均贯穿置物板,两个所述螺纹杆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均位于置物板前侧,所述壳体内部后侧开设有四个螺纹槽,两个所述螺纹杆后端分别延伸入相应位置的两个螺纹槽内部;
7.所述置物板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周面活动设有两个u形板,两个所述u形板相背的一侧均与壳体固定连接。
8.具体的,将两个螺纹杆依次放入壳体内,且两个螺纹杆均位于加工中心内部组件的顶部,由于两个螺纹杆均与壳体螺纹连接,故依次转动两个螺纹杆使得两个螺纹杆依次延伸入两个螺纹槽内,从而对两个螺纹杆进行固定,将置物板放入壳体内,且置物板套在两个螺纹杆外周面,依次转动两个螺纹套使得两个螺纹套均与置物板相接触,从而对置物板进行固定。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两侧均设有提把,两个所述提把均与壳体固
定连接。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两侧均开设有三个通风口,且多个通风口分别位于两个提把底部。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内部均活动设有挡板。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外周面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壳体固定连接。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前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壳门前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观察窗。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器材或者加工原料放在置物板上,依次转动两个螺纹杆,从而对两个螺纹杆进行固定,将置物板放入壳体内,且置物板套在两个螺纹杆外周面,同理对置物板进行拆卸,通过设置四个螺纹槽,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置物板的高度,方便放置器材或者加工原料,使用效果好;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将支撑板放入壳体内,且支撑板位于两个u形板之间,两个u形板对支撑板进行支撑,最后将加工中心内部组件放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对加工中心内部组件进行支撑,同理对支撑板进行拆卸,使得加工中心内部组件远离地面,对加工中心内部组件进行保护,延长加工中心内部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后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与置物板装配立体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与置物板装配正视图;
24.图中:1、壳体;2、提把;3、挡板;4、卡块;5、加强板;6、壳门;7、观察窗;8、通风口;9、u形板;10、支撑板;11、把手;12、螺纹套;13、置物板;14、螺纹杆;15、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
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26.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27.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防护壳,包括壳体1与两个壳门6,两个壳门6均与壳体1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且两个壳门6之间通过连接锁相锁定,壳体1内部设有置物板13,置物板13前侧设有两个螺纹杆14,两个螺纹杆14后端均贯穿置物板13,两个螺纹杆14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螺纹套12,两个螺纹套12均位于置物板13前侧,壳体1内部后侧开设有四个螺纹槽15,两个螺纹杆14后端分别延伸入相应位置的两个螺纹槽15内部;
28.置物板13底部设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外周面活动设有两个u形板9,两个u形板9相背的一侧均与壳体1固定连接。
29.参照说明书附图1-4,壳体1两侧均设有提把2,两个提把2均与壳体1固定连接,方便提起壳体1。
30.参照说明书附图3,壳体1两侧均开设有三个通风口8,且多个通风口8分别位于两个提把2底部,方便通风散热。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4,壳体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4,两个卡块4内部均活动设有挡板3,当不需要通风散热时,将两个挡板3依次放入两个卡块4内,两个挡板3对多个通风口8进行遮挡。
32.参照说明书附图1-4,壳体1外周面设有加强板5,加强板5与壳体1固定连接,可以提高壳体1的强度,从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33.参照说明书附图3-4,支撑板10前侧设有把手11,把手11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方便带动支撑板10水平移动。
34.参照说明书附图1,两个壳门6前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观察窗7,可以观察加工中心的工作情况。
35.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
36.在使用时,将壳体1放在加工中心内部组件的后侧,然后打开两个壳门6,并向前移动两个提把2,从而带动壳体1向前移动,使得加工中心内部组件位于壳体1内部,壳体1对加工中心的内部组件进行防护,同理关闭两个壳门6;
37.然后将两个螺纹杆14依次放入壳体1内,且两个螺纹杆14均位于加工中心内部组件的顶部,由于两个螺纹杆14均与壳体1螺纹连接,故依次转动两个螺纹杆14使得两个螺纹杆14依次延伸入两个螺纹槽15内,从而对两个螺纹杆14进行固定,将置物板13放入壳体1内,且置物板13套在两个螺纹杆14外周面,依次转动两个螺纹套12使得两个螺纹套12均与置物板13相接触,从而对置物板13进行固定,将器材或者加工原料放在置物板13上,同理对
置物板13进行拆卸,通过设置四个螺纹槽15,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置物板13的高度,方便放置器材或者加工原料,使用效果好,可以通过四个观察窗7观察加工中心的工作情况;
38.当地面有积水需要加工中心内部组件远离地面时,将支撑板10放入壳体1内,且支撑板10位于两个u形板9之间,两个u形板9对支撑板10进行支撑,最后将加工中心内部组件放在支撑板10顶部,支撑板10对加工中心内部组件进行支撑,同理对支撑板10进行拆卸;
39.外部空气通过多个通风口8进入壳体1内,当不需要通风散热时,将两个挡板3依次放入两个卡块4内,两个挡板3对多个通风口8进行遮挡;
40.加强板5可以提高壳体1的强度,从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41.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42.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43.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44.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