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6146发布日期:2023-05-07 05:2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铜管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对铜管进行生产加工中,需要利用缩管机对铜管进行缩口加工,使得铜管达到符合工艺要求的外径,现有的缩管机进行缩径处理时,将单个铜管采用手动或者自动模式插入到缩管机的缩口模具内。手动模式过于繁琐,需要工人一个个手持铜管持续劳作,而自动模式则是将多个铜管按照单层排列的方式放入到限位槽内,然后利用推动机构将铜管一个个推入到缩口机的缩口模具内。自动方式虽然省力,但是铜管只能单层排布,因此限位槽内放置的铜管的数量较少,仍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后,工人再次去补放铜管,过程繁琐。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上料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倾斜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所述固定架内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两个限位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多层铜管的放置区;所述固定架的较低一端从高到低分别设置有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所述支撑架一上设置有伸缩杆向下的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伸缩杆端部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压板,所述压板靠近所述支撑架二的一端设置有其垂直的挡板一;所述支撑架二上设置有伸缩杆向下的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伸缩杆端部设置有与挡板一平行的挡板二;所述支撑架一上设置有用于阻挡多层铜管且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由依次连接的固定部、阻挡部和按压部组成;所述固定部用于将阻挡板固定在支撑架一上,所述阻挡部从所述支撑架一的下方穿过,且其截面呈“v”字形结构,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压板的下方;所述安装架内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下方处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架外,且所述移动板与固定架较低端的对应的端部处设置有用于承接铜管的承接槽;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板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承接槽内设置有用于推动铜管沿着承接槽移动至缩管机的缩口模具中的推动机构。

4、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一与挡板二之间的间距为铜管的外径的1倍到1.5倍之间;当所述气缸一带动挡板一下移,直至与所述固定架底面抵接时,所述压板压紧在所述按压部上,所述阻挡部的最低点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小于铜管的外径;当所述气缸一带动挡板一上移至所述挡板一的下端与固定架底板之间的间距大于铜管直径时,所述阻挡部向上回弹复位,阻挡板的最低点与固定架底面之间的间距为铜管的外径的1倍到2倍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安装架内的气缸三,所述气缸三的伸缩杆与所述移动板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气缸三的伸缩杆端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上表面之间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承接槽远离所述固定架一侧的呈“┌”的固定板,位于固定板两侧的防护板,转动连接在防护板上的螺纹杆,固定在防护板上的导向杆,套装在螺纹杆和导向杆上的移动块,以及位于移动块下方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延伸至所述承接槽内,用于推动铜管沿着承接槽移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设置防护板外的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螺纹杆之间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导向杆之间滑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u形结构;所述气缸一通过“l”形的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一上表面;所述支撑架一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向支撑架二延伸的长条孔;所述支撑板通过贯穿通孔和长条孔的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支撑架一上。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之间滑动连接;两个限位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上均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架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丝杠位于所述固定架外的一端上设置有便于施力的旋钮。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将固定架设置为倾斜状态,利用重力作用使得铜管自动沿着倾斜面向承载槽移动,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挡板一、挡板二和阻挡板,放置时,可以在放置区内放置多层铜管,由于阻挡板的存在,当气缸一带动挡板一上移时,只有下层铜管可以从阻挡板下方通过,然后挡板一下移时,可以将一个铜管限制在挡板一和挡板二之间,当气缸二带动挡板二上移时,该铜管则掉落至下方的承载槽内,气缸三推动承载槽向缩管机方向移动,再利用推动机构将铜管推动至缩口模具内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可以一次在放置区内放置多层铜管,大大延长了工人去补放铜管的时间间隔。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仅使用多个气缸即实现了自动上料,可以与现有的缩管机直接配合使用,便于推广。2、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性腔,当铜管直径发生变化时,可以利用长条孔调节气缸一的安装位置,使得挡板一与挡板二之间的间距更好地使用铜管外径,且两个限位板的间距同样可以调节间距,当铜管的长度变化时,通过调节丝杠调节限位板之间的间距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上设置有倾斜的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所述固定架(2)内设置有两个限位板(3);所述两个限位板(3)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多层铜管(18)的放置区;所述固定架(2)的较低一端从高到低分别设置有支撑架一(5)和支撑架二(9);所述支撑架一(5)上设置有伸缩杆向下的气缸一(7),所述气缸一(7)的伸缩杆端部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压板(8),所述压板(8)靠近所述支撑架二(9)的一端设置有其垂直的挡板一(23);所述支撑架二(9)上设置有伸缩杆向下的气缸二(21),所述气缸二(21)的伸缩杆端部设置有与挡板一(23)平行的挡板二(22);所述支撑架一(5)上设置有用于阻挡多层铜管(18)且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阻挡板(26);所述阻挡板(26)由依次连接的固定部(261)、阻挡部(262)和按压部(263)组成;所述固定部(261)用于将阻挡板(26)固定在支撑架一(5)上,所述阻挡部(262)从所述支撑架一(5)的下方穿过,且其截面呈“v”字形结构,所述按压部(263)位于所述压板(8)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一(23)与挡板二(22)之间的间距为铜管(18)的直径的1倍到1.5倍之间;当所述气缸一(7)带动挡板一(23)下移,直至与所述固定架(2)底面抵接时,所述压板(8)压紧在所述按压部(263)上,所述阻挡部(262)的最低点与所述固定架(2)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小于铜管(18)的直径;当所述气缸一(7)带动挡板一(23)上移至所述挡板一(23)的下端与固定架(2)底板之间的间距大于铜管(18)直径时,所述阻挡部(262)向上回弹复位,阻挡板(26)的最低点与固定架(2)底面之间的间距为铜管(18)的直径的1倍到2倍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安装架(1)内的气缸三(16),所述气缸三(16)的伸缩杆与所述移动板(15)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气缸三(16)的伸缩杆端部设置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15)上表面之间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承接槽(14)远离所述固定架(2)一侧的呈“┌”的固定板(11),位于固定板(11)两侧的防护板(12),转动连接在防护板(12)上的螺纹杆(20),固定在防护板(12)上的导向杆(19),套装在螺纹杆(20)和导向杆(19)上的移动块(27),以及位于移动块(27)下方推动板(13);所述推动板(13)延伸至所述承接槽(14)内,用于推动铜管(18)沿着承接槽(14)移动;所述螺纹杆(20)的一端与设置防护板(12)外的电机(10)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所述移动块(27)与所述螺纹杆(20)之间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导向杆(19)之间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u形结构;所述气缸一(7)通过“l”形的支撑板(6)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一(5)上表面;所述支撑架一(5)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板(6)上设置有向支撑架二(9)延伸的长条孔(25);所述支撑板(6)通过贯穿通孔和长条孔(25)的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支撑架一(5)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与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之间滑动连接;两个限位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上均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杠(24),所述调节丝杠(24)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架(2)并与所述固定架(2)之间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杠(24)位于所述固定架(2)外的一端上设置有便于施力的旋钮(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有倾斜的固定架;固定架内设置有两个限位板;固定架的较低一端从高到低分别有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支撑架一上设置有气缸一,气缸一的伸缩杆端部有压板,压板靠近支撑架二的一端设置有其垂直的挡板一;支撑架二上设置有伸缩杆向下设置的气缸二,气缸二的伸缩杆端部设置有挡板二;支撑架一上设置有用于阻挡多层铜管且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阻挡板;阻挡板由依次连接的固定部、阻挡部和按压部组成;安装架内位于固定架的下方处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与固定架较低端的对应的端部处设置有承接槽;安装架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承接槽内设置有推动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闫自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锦利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