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2876发布日期:2023-06-10 01:3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1、在3c电子产品笔记本外壳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在产品的背面上组装零件,现有的组装方式大多是手动操作组装,导致零件组装的位置精度差,且组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装装置,可提高安装零件的效率。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装置,用于将零件安装至产品上,所述组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组装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的承载板、滑动机构、推动件和安装机构,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底板在第一方向上叠设,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用于承载所述产品,所述滑动机构和所述安装机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推动件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和所述安装机构之间,且所述推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板;

3、所述滑动机构沿第三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滑动机构朝向所述安装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一斜楔面,所述推动件朝向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二斜楔面,所述第二斜楔面与所述第一斜楔面滑动连接;

4、所述安装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安装机构朝向所述推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三斜楔面,所述推动件朝向所述安装机构的一端设有第四斜楔面,所述第四斜楔面与所述第三斜楔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机构用于承载所述零件,所述滑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推动件使所述推动件联动所述安装机构以带动所述零件安装至所述产品,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5、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上述组装装置中,通过将零件预装入安装机构后,滑动机构沿第三方向滑动时,第一斜楔面与推动件上的第二斜楔面相互配合,使得推动件朝向远离安装机构的方向移动,第四斜楔面与安装机构上的第三斜楔面分离,以使安装机构朝向产品移动,将零件精准地装入产品上,提高零件安装效率。

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动件,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斜楔面设于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所述推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

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的开口,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推拉件,所述滑动件穿过所述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开口的外部与所述推拉件连接。

8、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推拉件拉动滑动件在第一滑槽中移动,以使第一斜楔面同步靠近或远离推动件上的第二斜楔面,从而使推动件沿第二滑槽朝向或远离安装机构移动。

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推动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推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动部朝向所述安装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推动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机构,所述第二斜楔面设于所述第一推动部远离所述第二推动部的一端,所述第四斜楔面设于所述第二推动部远离所述第一推动部的一端。

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推动件的一侧凹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推动部设有第二斜楔面的一端用于伸入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一斜楔面形成于所述凹槽朝向所述第二斜楔面的槽壁。

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包括远离所述推拉件的端面,所述端面朝向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斜楔面。

12、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滑动件凹设有凹槽,同时滑动件远离推拉件的一端设有端面,推拉件拉动滑动件在第一滑槽中滑动时,第一推动部可以伸入凹槽或者滑动连接端面,使得第一斜楔面和第二斜楔面相互滑动。

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上顶件和限位件,所述底板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二滑槽的通孔,所述上顶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通孔,所述上顶件朝向所述推动件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三斜楔面形成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二推动部伸入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上顶件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且所述限位件滑动地限位连接于所述通孔。

14、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将第二推动部朝向限位槽移动并伸入限位槽中,使第三斜楔面与第四斜楔面相互抵顶连接,推动上顶件远离承载板上的产品,增加上顶件和产品之间的间距,以便将零件放置在上顶件上;在第二推动部远离限位槽时,第三斜楔面与第四斜楔面相分离,上顶件朝向承载板移动,以便将零件安装至产品上。

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于所述上顶件,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靠近所述承载板的部分凸出形成抵持部,所述第三限位部限位连接于所述抵持部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

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所述上顶件和所述抵持部之间。

17、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在抵持部和上顶件之间设置弹性件,在推动件的第四斜楔面脱离上顶件上的第三斜楔面的时候,弹性件的反弹力将上顶件朝向产品的方向移动,第三限位部限位连接于抵持部,减少上顶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朝向产品移动时脱离底板的情况的发生。

1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顶件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开设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用于容纳所述零件。

19、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在上顶件上设置仿形槽,便于放置零件,以便上顶件将产品顶至产品处进行组装。

20、上述组装装置中,通过将零件预装入安装机构后,滑动机构沿第三方向滑动时,第一斜楔面与推动件上的第二斜楔面相互配合,使得推动件朝向远离安装机构的方向移动,使得第四斜楔面与安装机构上的第三斜楔面分离,从而安装机构朝向产品移动,实现将零件精准地装入产品上的目的,提高零件安装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组装装置,用于将零件安装至产品上,所述组装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的承载板、滑动机构、推动件和安装机构,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底板在第一方向上叠设,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用于承载所述产品,所述滑动机构和所述安装机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推动件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和所述安装机构之间,且所述推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动件,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斜楔面设于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所述推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的开口,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推拉件,所述滑动件穿过所述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开口的外部与所述推拉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推动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推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动部朝向所述安装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推动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机构,所述第二斜楔面设于所述第一推动部远离所述第二推动部的一端,所述第四斜楔面设于所述第二推动部远离所述第一推动部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推动件的一侧凹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推动部设有第二斜楔面的一端用于伸入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一斜楔面形成于所述凹槽朝向所述第二斜楔面的槽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远离所述推拉件的端面,所述端面朝向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斜楔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上顶件和限位件,所述底板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二滑槽的通孔,所述上顶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通孔,所述上顶件朝向所述推动件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三斜楔面形成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二推动部伸入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上顶件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且所述限位件滑动地限位连接于所述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于所述上顶件,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靠近所述承载板的部分凸出形成抵持部,所述第三限位部限位连接于所述抵持部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所述上顶件和所述抵持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件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开设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用于容纳所述零件。


技术总结
一种组装装置,包括底板、连接于底板的承载板、滑动机构、推动件和安装机构,推动件连接于滑动机构和安装机构之间,滑动机构朝向安装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一斜楔面,推动件朝向滑动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二斜楔面,第二斜楔面与第一斜楔面滑动连接,安装机构用于带动零件安装至产品,安装机构朝向推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三斜楔面,推动件朝向安装机构的一端设有第四斜楔面,第四斜楔面与第三斜楔面滑动连接。上述组装装置中,通过第一斜楔面与推动件上的第二斜楔面相互配合,使得推动件朝向远离安装机构的方向移动,第四斜楔面与第三斜楔面分离,使安装机构朝向产品移动,将零件装入产品,提高零件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义,舒雄俊,陶健荣,杨振,邓浩,黄亚飞,杨康,江云,徐海兵,查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准精密模具(嘉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