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辋预成形板坯卷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8647发布日期:2023-03-31 17:2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轮辋预成形板坯卷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辋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轮辋预成形板坯卷圆装置。


背景技术:

2.轮辋是车轮重要部分之一,加工时,一般是将板材下料后模压成型,然后卷圆成圆形筒体。由于轮辋的形状不规则,一般设置有翻边,如申请人生产的图1所示的轮辋,一端设置有翻边,翻边处的直径大于主体的直径,周长也更大,那么所需的材料长度大于主体所需材料的长度,因此下料时需要预留较长的余量,导致浪费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先对板材进行压制成型,再进行下料,接着预成形至如图2所示的形状,最后进行卷圆。由于预成形板坯的形状不是常规的平板,因此,传统的卷圆设备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辋预成形板坯卷圆装置,可用于对预成形后的轮辋板坯进行卷圆。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轮辋预成形板坯卷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压弯轴、移动座和传输轴,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中心模具轴,且移动座连接有用于驱动移动座朝着传输轴和压弯轴移动的直线驱动机构;所述中心模具轴、压弯轴和传输轴相互平行,所述中心模具轴与压弯轴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传输轴与中心模具轴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传输轴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
5.所述中心模具轴的外壁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直线段、第一倾斜段、第二直线段和向外凸起的第一翻边支撑段;
6.所述压弯轴和传输轴的外壁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三直线段、第二倾斜段、第四直线段和向内凹陷的第二翻边支撑段,所述第三直线段、第二倾斜段、第四直线段和向内凹陷的第二翻边支撑段分别对应第一直线段、第一倾斜段、第二直线段和向外凸起的第一翻边支撑段。
7.进一步地,机架上还设置有矫正轴,所述矫正轴与中心模具轴之间具有矫正间距。
8.进一步地,所述压弯轴的中心、中心模具轴的中心以及的传输轴的中心位于锐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9.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模具轴和传输轴均包括中心轴体,所述中心轴体可拆卸安装于机架,且所述中心轴体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成形盘,所述中心模具轴的第一直线段、第一倾斜段、第二直线段和向外凸起的第一翻边支撑段位于成形盘的外壁。
10.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液压缸。
11.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为减速电机。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卷圆时,将轮辋的预成形板坯的一端从压弯轴与中心模具轴之间的间距穿过,直到预成形板坯的端部到达中心模具轴与传输轴之间,然后利用直线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座朝着传输轴和压弯轴移动,直到中心模具轴的外侧壁将传输轴侧
壁的预成形板坯同时压紧,同时,压弯轴与中心模具轴之间的折弯间距略大于预成形板坯的厚度,保证预成形板坯能够在传输轴的拉动下移动。然后启动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带动传输轴转动,拉动预成形板坯移动,当板坯经过压弯轴时被折弯而贴在中心模具轴外壁。直到整个预成形板坯全部经过压弯轴后,轮辋卷圆完成。本实用新型根据预成形板坯的形状,在中心模具轴的外壁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直线段、第一倾斜段、第二直线段和向外凸起的第一翻边支撑段,同时在压弯轴和传输轴的外壁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三直线段、第二倾斜段、第四直线段和向内凹陷的第二翻边支撑段,使得中心模具轴、压弯轴和传输轴的外壁形状与预成形板坯的形状适配,确保得到形状满足设计要求的轮辋。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要制备的轮辋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成形板坯的断面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16.图4是图3中a向示意图;
17.图5是传输轴和压弯轴的示意图;
18.图6是中心模具轴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机架;2—中心模具轴;21—第一直线段;22—第一倾斜段;23—第二直线段;24—第一翻边支撑段;25—中心轴体;26—成形盘;3—压弯轴;31—第三直线段;32—第二倾斜段;33—第四直线段;34—第二翻边支撑段;4—传输轴;5—移动座;6—直线驱动机构;7—矫正轴;8—转动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本实用新型的轮辋预成形板坯卷圆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压弯轴3、移动座5和传输轴4,移动座5上设置有中心模具轴2,且移动座5连接有用于驱动移动座5朝着传输轴4和压弯轴3移动的直线驱动机构6;中心模具轴2、压弯轴3和传输轴4相互平行,中心模具轴2与压弯轴3之间具有间距,传输轴4与中心模具轴2之间具有间距,传输轴4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8。
22.传输轴4与中心模具轴2配合,能够拉动轮辋预成形板坯移动,压弯轴3与中心模具轴2配合,能够将轮辋预成形板坯压弯,使得轮辋预成形板坯贴合在中心模具轴2的外壁,从而实现卷圆。中心模具轴2、传输轴4和压弯轴3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使得中心模具轴2、传输轴4和压弯轴3能够转动。转动驱动机构8用于带动传输轴4转动,传输轴4转动时即可拉动轮辋预成形板坯移动。
23.中心模具轴2的外壁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直线段21、第一倾斜段22、第二直线段23和向外凸起的第一翻边支撑段24。如图2所示,预成形板坯下表面从左到右依次为短直线面、斜线面、长直线面和下翻边面,因此,将中心模具轴2的外壁形状设置为与预成形板坯下表面形状适配,且第一直线段21、第一倾斜段22、第二直线段23和向外凸起的第一翻边支撑段24分别与短直线面、斜线面、长直线面和下翻边面相同,在卷圆时,预成形板坯下表面能够与中心模具轴2充分贴合,保证轮辋的成形精度。
24.压弯轴3和传输轴4的外壁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三直线段31、第二倾斜段32、第四直线段33和向内凹陷的第二翻边支撑段34,第三直线段31、第二倾斜段32、第四直线段33和向内凹陷的第二翻边支撑段34分别对应第一直线段21、第一倾斜段22、第二直线段23和向外凸起的第一翻边支撑段24。如图2所示,预成形板坯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为弯钩顶部直线面、凹陷面、主体直线面和上翻边面,因此,将压弯轴3和传输轴4的外壁设置为第三直线段31、第二倾斜段32、第四直线段33和向内凹陷的第二翻边支撑段34,第三直线段31用于支撑弯钩顶部直线面,第二倾斜段32位于凹陷面的上方,第三直线段31用于支撑主体直线面,第二翻边支撑段34用于支撑上翻边面,使得压弯轴3和传输轴4的外壁形状尽可能与预成形板坯上表面的形状相同,能够稳定地支撑预成形板坯的上表面。
25.第三直线段31、第二倾斜段32、第四直线段33和向内凹陷的第二翻边支撑段34分别与第一直线段21、第一倾斜段22、第二直线段23和向外凸起的第一翻边支撑段24相配合,即可形成形状和尺寸与预成形板坯适配的传输间距和折弯间距。
26.卷圆时,将轮辋的预成形板坯的一端从压弯轴3与中心模具轴2之间的间距穿过,直到预成形板坯的端部到达中心模具轴2与传输轴4之间,然后利用直线驱动机构6驱动移动座5朝着传输轴4和压弯轴3移动,直到中心模具轴2的外侧壁将传输轴4侧壁的预成形板坯同时压紧,同时,压弯轴3与中心模具轴2之间的折弯间距略大于预成形板坯的厚度,保证预成形板坯能够在传输轴4的拉动下移动。在中心模具轴2靠近传输轴4和压弯轴3的过程中,传输轴4和压弯轴3之间的预成形板坯被压弯,然后启动转动驱动机构8,转动驱动机构8带动传输轴4转动,拉动预成形板坯移动,当板坯经过压弯轴3时被折弯而贴在中心模具轴2外壁。直到整个预成形板坯全部经过压弯轴3后,轮辋卷圆完成。卷圆完成后,转动驱动机构8停止运行,直线驱动机构6带动移动座5复位,即可将中心模具轴2上的轮辋圆坯取下。
27.为了确保得到合适的传输间距和折弯间距,中心模具轴2、传输轴4和压弯轴3的位置关系应当满足,当中心模具轴2压紧传输轴4处的预成形板坯时,中心模具轴2外壁与压弯轴3之间的空间能够与预成形板坯间隙配合。
28.机架1上还设置有矫正轴7,矫正轴7与中心模具轴2之间具有矫正间距,当中心模具轴2处于工作位置时,矫正间距的大小约等于折弯间距的大小。压弯轴3的中心、中心模具轴2的中心以及的传输轴4的中心位于锐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具体可以如图1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矫正轴7处于中心模具轴2的左侧,压弯轴3处于中心模具轴2的下方,而传输轴4处于中心模具轴2的左下方。卷圆时预成形板坯从中心模具轴2的下方伸入中心模具轴2与压弯轴3之间。
29.如图5和图6所示,压弯轴3、中心模具轴2和传输轴4均包括中心轴体25,中心轴体25可拆卸安装于机架1,且中心轴体25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成形盘26,中心模具轴2的第一直线段21、第一倾斜段22、第二直线段23和向外凸起的第一翻边支撑段24位于成形盘26的外壁,压弯轴3和传输轴4的第三直线段31、第二倾斜段32、第四直线段33和第二翻边支撑段34也处于成形盘26外壁。由于成形盘26可拆卸,因此,可以更换不同尺寸的成形盘26,用于对多种尺寸轮辋进行卷圆加工。由于中心模具轴2外径较大,中心模具轴2的成形盘26可以具有较大的内孔,以减轻重量,而该成形盘26通过法兰盘与中心轴体25相连,中心轴体25安装在移动座5上,矫正轴7也可以是这种结构。
30.本实用新型的直线驱动机构6为液压缸,转动驱动机构8采用减速电机。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