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齿生产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4944发布日期:2023-03-29 00:1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齿生产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弧齿生产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2.圆弧齿轮,法向工作齿廓为圆弧的斜齿圆柱齿轮。两圆弧齿轮啮合传动时,齿间呈点接触。其承载能力比规格类同的渐开线齿轮大,传动效率高,齿面磨损小。适用于低速重载或高速大功率传动。在对弧齿进行加工时,需要通过刀盘来对原料进行切削加工,而当刀盘长时间对原料进行切削加工时,在刀盘长时间的切削力与挤压力的作用下,原料的齿槽侧壁下端会被拉伸变形,导致原料的外侧产生凸起,从而造成在原料加工完成后,还需要后期进行二次加工,对凸起进行清除,来保持原料表面的光滑与平整,但是在通过二次加工时,会大大增加原料的生产时间与成本,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弧齿生产装置,让其在对原来进行加工时,即可对原料表面的凸起进行清理,提高原料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弧齿生产工艺及装置,解决了在对弧齿进行加工时,需要通过刀盘来对原料进行切削加工,而当刀盘长时间对原料进行切削加工时,在刀盘长时间的切削力与挤压力的作用下,原料的齿槽侧壁下端会被拉伸变形,导致原料的外侧产生凸起,从而造成在原料加工完成后,还需要后期进行二次加工,对凸起进行清除,来保持原料表面的光滑与平整,但是在通过二次加工时,会大大增加原料的生产时间与成本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弧齿生产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6.s1、放置材料,将原料进行切割打磨至指定形状,从而让原料符合所需大小,然后将原料通过固定机构安装至放置盘的表面,实现对原料的定位工作;
7.s2、初步调整,通过把手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从而让丝杆通过螺纹控制第一连接杆与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进行移动,最终让第一刮刀与第二刮刀和原料表面相贴合;
8.s3、二次调整,让气缸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刀盘进行移动,最终让刀盘与原料相贴合,并且使用者把软管套设安装在放置架的上端,让冷却液可以通过软管喷洒至刀盘和原料之间,对其进行降温;
9.s4、开始加工,第二电机开始带动刀盘进行转动,让刀盘开始对原料进行弧齿加工,同时气缸持续对第二电机和刀盘进推动,让刀盘持续对原料进行加工,同时第一电机会带动原料进行转动,来辅助其进行加工;
10.s5、辅助加工,在刀盘与原料开始进行加工时,随着原料的转动,让第一刮刀与第二刮刀开始对原料下侧由于切削力与挤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凸起进行切削,从而保持原料外侧的平整。
11.一种弧齿生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
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底座的内部并与放置盘之间相连接,所述放置盘的上端放置有原料,所述放置盘与原料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螺纹活动安装在放置盘的上表面中间,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两侧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两侧下端分别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活动杆的杆身外侧分别活动贯穿安装有上推杆与下推杆,所述上推杆与下推杆远离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互相连接,且下推杆与原料的内壁相贴合;
12.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刀盘,所述刀盘与原料之间相贴合;
13.所述底座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设于底座的上表面两端,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活动贯穿安装有丝杆,所述滑块通过螺纹活动贯穿安装在丝杆的内部;
14.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刮刀,所述第一刮刀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第二刮刀,所述第一刮刀与第二刮刀与原料的外侧表面相贴合;
15.所述底座的正表面活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与转杆之间互相连接,所述转杆活动安装在底座的内部,并与转轴之间互相连接,所述转轴与丝杆之间互相连接,用于对丝杆传输动力。
16.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固定块之间互相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固定块的内部并与刀盘之间互相连接。
17.作为优选,所述放置盘的上表面中间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螺纹安装在螺纹孔的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活动杆活动安装在第二滑槽的内部下端,所述第一固定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滑槽的内部上端;
18.所述上推杆与下推杆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第二滑槽的内部,所述上推杆与下推杆位于第二滑槽内部的一端且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弹簧;
19.所述下推杆的下表面与放置盘之间相贴合,所述下推杆的上端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上推杆的下端分别活动贯穿安装在第二固定杆的杆身外侧。
2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刮刀的一侧贯穿设有引导槽;
21.所述第二刮刀的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活动贯穿安装在引导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母。
2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一端活动贯穿安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正表面上端贯穿设有放置孔,且软管贯穿安装在放置孔的内部。
2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的杆身活动贯穿安装在滑块的内部;
24.所述底座的内部前端设有凹槽,所述丝杆的前端活动贯穿安装在凹槽的内部。
25.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内部下端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涡轮,所述丝杆位于凹槽内部的杆身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涡轮之间啮合连接;
26.所述转杆活动贯穿安装在凹槽的内部上端,所述转杆位于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涡轮,所述转轴的杆身中间安装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涡轮与第二蜗杆之间啮合连接。
27.作为优选,所述转盘的正表面上端活动贯穿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后端卡合安装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环形槽设于底座的正表面,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设有若干卡槽,所述把手的内部后端活动贯穿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活动安装在环形槽的内部,并与卡槽之间卡合连接。
28.作为优选,所述把手的内部前后两端分别活动贯穿设有第一活动槽与第二活动槽,所述卡块活动安装在第二活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推动架,所述把手的内部活动贯穿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卡块和推动架之间固定连接。
29.1、本发明中使用者把原料放置在放置盘上后,使用者即可通过转杆与转轴带动丝杆进行旋转,让丝杆通过螺纹控制连接杆与第一刮刀进行移动,最终让第一刮刀与原料的外侧向贴合,然后在第一刮刀的位置调整完成后,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螺纹杆与引导槽之间的配合,对第二刮刀的位置与角度进行调整,最终让第二刮刀与原料的斜面相贴合,从而让原料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对原料表面的凸起进行清理,无需后期对原料进行二次加工,大大提高了其整体的加工效率,更加的快捷。
30.2、本发明中使用者把原料放置在放置盘的表面后,使用者即可通过螺纹控制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让第二螺纹杆通过螺纹缓缓向下进行移动,然后在第二螺纹杆进行移动时,放置盘与螺纹孔之间的拐角会对下推杆进行推动,从而让下推杆带动活动杆沿着第二滑槽进行移动,同时下推杆也会对弹簧进行挤压,从而让下推杆、上推杆和第二螺纹杆之间形成三角型,最终让下推杆的一端与原料之间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原料的定位工作,让原料在进行加工的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图2中a-a处的剖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35.图5是图3中b-b处的剖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36.图6是图3中c-c处的剖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37.图7是图3中d-d处的剖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38.图8是图3中e-e处的剖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39.图9是图4中f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10是图5中g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11是图6中h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12是图7中i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43.图中:1、底座;2、支撑架;3、刀盘;4、原料;5、清理机构;501、第一滑槽;502、滑块;503、第一连接杆;504、引导杆;505、丝杆;506、旋转块;507、放置架;508、第一刮刀;509、第
二刮刀;510、引导槽;511、第一螺纹杆;512、螺母;513、凹槽;514、第一蜗杆;515、转轴;516、第一涡轮;517、第二涡轮;518、第二蜗杆;519、转杆;520、转盘;521、把手;522、第一活动槽;523、环形槽;524、卡槽;525、卡块;526、第二活动槽;527、第二连接杆;528、推动架;6、放置盘;7、第一电机;8、固定机构;801、第二螺纹杆;802、螺纹孔;803、第二滑槽;804、活动杆;805、第一固定杆;806、上推杆;807、下推杆;808、第二固定杆;9、气缸;10、固定块;11、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如图1到图12所示,一种弧齿生产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46.s1、放置材料,将原料4进行切割打磨至指定形状,从而让原料4符合所需大小,然后将原料4通过固定机构8安装至放置盘6的表面,实现对原料4的定位工作;
47.s2、初步调整,通过把手521带动转盘520进行转动,从而让丝杆505通过螺纹控制第一连接杆503与第一刮刀508和第二刮刀509进行移动,最终让第一刮刀508与第二刮刀509和原料表面相贴合;
48.s3、二次调整,让气缸9通过第二电机11带动刀盘3进行移动,最终让刀盘3与原料4相贴合,并且使用者把软管套设安装在放置架507的上端,让冷却液可以通过软管喷洒至刀盘3和原料4之间,对其进行降温;
49.s4、开始加工,第二电机11开始带动刀盘3进行转动,让刀盘3开始对原料4进行弧齿加工,同时气缸9持续对第二电机11和刀盘3进推动,让刀盘3持续对原料4进行加工,同时第一电机7会带动原料4进行转动,来辅助其进行加工;
50.s4、辅助加工,在刀盘3与原料4开始进行加工时,随着原料4的转动,让第一刮刀508与第二刮刀509开始对原料4下侧由于切削力与挤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凸起进行切削,从而保持原料4外侧的平整。
51.如图1到图12所示,一种弧齿生产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活动贯穿底座1的内部并与放置盘6之间相连接,放置盘6的上端放置有原料4,放置盘6与原料4之间通过固定机构8进行固定,固定机构8包括有第二螺纹杆801,第二螺纹杆801通过螺纹活动安装在放置盘6的上表面中间,第二螺纹杆801的两侧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805,第二螺纹杆801的两侧下端分别活动安装有活动杆804,第一固定杆805与活动杆804的杆身外侧分别活动贯穿安装有上推杆806与下推杆807,上推杆806与下推杆807远离第二螺纹杆801的一端互相连接,且下推杆807与原料4的内壁相贴合;
52.底座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下端安装有刀盘3,刀盘3与原料4之间相贴合;
53.底座1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清理机构5,清理机构5包括有第一滑槽501,第一滑槽501设于底座1的上表面两端,第一滑槽501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滑块502,第一滑槽501的内
部活动贯穿安装有丝杆505,滑块502通过螺纹活动贯穿安装在丝杆505的内部;
54.滑块50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503,第一连接杆503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刮刀508,第一刮刀508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第二刮刀509,第一刮刀508与第二刮刀509与原料4的外侧表面相贴合;
55.底座1的正表面活动安装有转盘520,转盘520与转杆519之间互相连接,转杆519活动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并与转轴515之间互相连接,转轴515与丝杆505之间互相连接,用于对丝杆505传输动力。
56.如图4所示,其中,支撑架2的内部安装有气缸9,气缸9的输出端与固定块10之间互相连接,固定块10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活动贯穿固定块10的内部并与刀盘3之间互相连接。
57.气缸9用于对刀盘3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让刀盘3与原料4之间相贴合,让刀盘3更加稳定的对原料4进行加工;
58.第二电机11用于带动刀盘3进行转动,第一电机7用于带动原料4进行转动,从而通过刀盘3与原料4之间的旋转,来实现对原料4的加工工作。
59.如图10所示,其中,放置盘6的上表面中间设有螺纹孔802,第二螺纹杆801通过螺纹安装在螺纹孔802的内部,第二螺纹杆80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滑槽803,活动杆804活动安装在第二滑槽803的内部下端,第一固定杆805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滑槽803的内部上端;上推杆806与下推杆807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第二滑槽803的内部,上推杆806与下推杆807位于第二滑槽803内部的一端且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弹簧;下推杆807的下表面与放置盘6之间相贴合,下推杆807的上端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808,上推杆806的下端分别活动贯穿安装在第二固定杆808的杆身外侧。
60.使用者把原料4放置在放置盘6的表面后,使用者即可对第二螺纹杆801进行旋转,让第二螺纹杆801通过螺纹沿着螺纹孔802进行下移,然后随着第二螺纹杆801的移动,下推杆807会与螺纹孔802上端的拐角处相贴合,然后在第二螺纹杆801持续的移动下,下推杆807会带动活动杆804沿着第二滑槽803向上进行移动,同时下推杆807会配合上推杆806对弹簧进行挤压;
61.并且在下推杆807带动活动杆804进行移动时,上推杆806会以第一固定杆805为轴心进行转动,从而让上推杆806与下推杆807的连接处,以第二固定杆808为轴心进行转动,从而让上推杆806、下推杆807和第二螺纹杆801之间形成三角形,让下推杆807与原料4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原料4的定位工作,让原料4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
62.而在需要对原料4进行取出时,只需对第二螺纹杆801进行反转,从而让第二螺纹杆801进行上移,使得弹簧对上推杆806与下推杆807进行推动,让下推杆807与原料4之间相分离,然后即可取下原料4,更加的简单便捷。
63.如图4到图9和图11到图12所示,其中,第一刮刀508的一侧贯穿设有引导槽510;第二刮刀509的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杆511,第一螺纹杆511活动贯穿安装在引导槽510的内部,第一螺纹杆511的一端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母512,第一连接杆503的内部一端活动贯穿安装有旋转块506,旋转块50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架507,放置架507的正表面上端贯穿设有放置孔,且软管贯穿安装在放置孔的内部,第一滑槽501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引导杆504,引导杆504的杆身活动贯穿安装在滑块502的内部;底座1的内部前端设有
凹槽513,丝杆505的前端活动贯穿安装在凹槽513的内部;凹槽513的内部下端活动安装有转轴515,转轴51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涡轮516,丝杆505位于凹槽513内部的杆身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蜗杆514,第一蜗杆514与第一涡轮516之间啮合连接;转杆519活动贯穿安装在凹槽513的内部上端,转杆519位于凹槽513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涡轮517,转轴515的杆身中间安装有第二蜗杆518,第二涡轮517与第二蜗杆518之间啮合连接,转盘520的正表面上端活动贯穿安装有把手521,把手521的后端卡合安装在环形槽523的内部,环形槽523设于底座1的正表面,环形槽523的内部设有若干卡槽524,把手521的内部后端活动贯穿安装有卡块525,卡块525活动安装在环形槽523的内部,并与卡槽524之间卡合连接,把手521的内部前后两端分别活动贯穿设有第一活动槽522与第二活动槽526,卡块525活动安装在第二活动槽526的内部,第一活动槽52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推动架528,把手521的内部活动贯穿安装有第二连接杆527,第二连接杆52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卡块525和推动架528之间固定连接。
64.在原料4定位完成后,使用者通过把手521带动转盘520进行转动,然后转盘520会通过转杆519带动第二涡轮517进行转动,然后第二涡轮517会通过第二蜗杆518带动转轴515进行转动,然后转轴515在通过第一涡轮516与第一蜗杆514之间的配合,对丝杆505进行传动;
65.在把手521带动转盘520进行旋转时,使用者先通过推动架528与第二连接杆527对卡块525进行拉动,让卡块525脱离卡槽524的内部,然后使用者即可通过把手521沿着环形槽523带动转盘520进行转动,来实现对丝杆505的动力传输,然后在当无需对转盘520进行旋转时,使用者在通过推动架528与第二连接杆527对卡块525进行推动,让卡块525重新卡合安装至卡槽524的内部,实现对把手521与转盘520的定位工作,让其更加稳定的对第一刮刀508与第二刮刀509进行定位;
66.转轴515在通过转杆519的带动进行旋转时,转轴515会通过第一涡轮516与第一蜗杆514带动丝杆505进行转动,然后丝杆505通过螺纹带动滑块502在第一滑槽501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在滑块502进行移动时,引导杆504会辅助滑块502进行移动,提高滑块502移动时的稳定性;
67.在当滑块502通过第一连接杆503带动第一刮刀508与原料4之间相贴合时,即可完成对滑块502的移动工作,从而可以根据原料4的大小随意对第一刮刀508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更加方便第一刮刀508对原料4表面的凸起进行清理,然后在当第一刮刀508与原料4之间相贴合后,使用者可以把第二刮刀509通过第一螺纹杆511沿着引导槽510进行上下移动,同时第二刮刀509还可以以第一螺纹杆511为轴心进行转动,来实现对第二刮刀509的角度调整,最终让第二刮刀509与原料4的所需加工斜面相贴合,最后在通过螺母512通过螺纹安装至第一螺纹杆511的外侧,让其配合第一刮刀508对第二刮刀509进行定位,从而在原料4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其表面产生的凸起,会通过第一刮刀508与第二刮刀509沿着原料4表面的滑动进行切削处理,提高原料4加工完成后整体的平整以及精准度;
68.然后在第一刮刀508与第二刮刀509的位置调整完成时,使用者在通过旋转块506带动放置架507进行旋转,来对放置架507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让软管安装至放置架507的内部后,其软管会与原料4和刀盘3的连接处进行对齐,让原料4在进行加工时,冷却液会通过软管喷洒至原料4和刀盘3之间进行降温与清理。
69.该一种弧齿生产装置的工作原理:
70.使用时,首先使用者把原料4放置在放置盘6的表面后,使用者即可对第二螺纹杆801进行旋转,让第二螺纹杆801通过螺纹沿着螺纹孔802进行下移,然后随着第二螺纹杆801的移动,下推杆807会与螺纹孔802上端的拐角处相贴合,然后在第二螺纹杆801持续的移动下,下推杆807会带动活动杆804沿着第二滑槽803向上进行移动,同时下推杆807会配合上推杆806对弹簧进行挤压;
71.并且在下推杆807带动活动杆804进行移动时,上推杆806会以第一固定杆805为轴心进行转动,从而让上推杆806与下推杆807的连接处,以第二固定杆808为轴心进行转动,从而让上推杆806、下推杆807和第二螺纹杆801之间形成三角形,让下推杆807与原料4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原料4的定位工作;
72.然后在原料4定位完成后,使用者通过把手521带动转盘520进行转动,然后转盘520会通过转杆519带动第二涡轮517进行转动,然后第二涡轮517会通过第二蜗杆518带动转轴515进行转动,然后转轴515在通过第一涡轮516与第一蜗杆514之间的配合,对丝杆505进行传动,然后丝杆505通过螺纹带动滑块502在第一滑槽501的内部进行移动;
73.在当滑块502通过第一连接杆503带动第一刮刀508与原料4之间相贴合时,即可完成对滑块502的移动工作,从而可以根据原料4的大小随意对第一刮刀508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更加方便第一刮刀508对原料4表面的凸起进行清理,然后在当第一刮刀508与原料4之间相贴合后,使用者可以把第二刮刀509通过第一螺纹杆511沿着引导槽510进行上下移动,同时第二刮刀509还可以以第一螺纹杆511为轴心进行转动,来实现对第二刮刀509的角度调整,最终让第二刮刀509与原料4的所需加工斜面相贴合,最后在通过螺母512通过螺纹安装至第一螺纹杆511的外侧实现对第二刮刀509的安装;
74.然后气缸9对刀盘3进行推动,让刀盘3与原料4之间相贴合,然后第一电机7与第二电机11会分别带动刀盘3与原料4进行转动,来对原料4进行加工,然后在原料4进行加工时,第一刮刀508与第二刮刀509会沿着原料4表面的滑动,对原料4表面的凸起进行切削处理,提高原料4加工完成后整体的平整以及精准度。
75.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