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及叠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63910发布日期:2023-08-09 02:5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及叠焊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焊接,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及叠焊机。


背景技术:

1、在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中,需要在每个电池片背面焊接互联条,以使多个电池片能够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池片串。每个电池片串的互联条又会与汇流带连接,用于引出电流。互联条和汇流带一般采用铜镀锡材质。

2、相关技术中,由于互联条和汇流带的体积较小,通常会采用电磁感应加热设备进行焊接成型。电磁感应加热设备中包括能够产生高频交变磁场(以下简称磁场)的焊头,在磁场中的互连条和汇流带会产生涡流损耗(即互连条和汇流带内的感生的电流导致的能量损耗),涡流损耗会转化为热能,从而使互连条和汇流带的温度逐渐升高直至完成焊接。

3、但是,也正由于互连条和汇流带的体积较小,而且铜的电阻率低,其在磁场中形成涡流耗损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这会使得互连条和汇流带升温较为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及叠焊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在互连条和汇流带上形成涡流损耗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而造成的待焊工件升温较为缓慢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磁场的磁场发生器,以及靠近所述磁场发生器设置的助焊件,所述助焊件用于在所述磁场中产生热能并传递至待焊工件。

3、进一步地,所述助焊件为磁性结构件。

4、进一步地,所述助焊件为电性结构件。

5、进一步地,所述助焊件为金属结构件。

6、进一步地,所述助焊件为钢结构件、铁结构件、镍结构件或合金结构件。

7、进一步地,所述助焊件设置在所述磁场发生器的第一表面,且所述助焊件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

8、进一步地,所述助焊件为板状结构件或条状结构件。

9、进一步地,所述助焊件与所述磁场发生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防止自所述助焊件向所述磁场发生器传递热能的隔热层。

10、进一步地,所述助焊件在所述隔热层的正投影不超出所述隔热层的边缘。

1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叠焊机,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

12、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及叠焊机,在靠近磁场发生器位置设置有能够在磁场中产生热能的助焊件,以使磁场中的待焊工件不仅能够通过其自身所形成的涡流损耗实现升温,还能够通过接收由助焊件传递而来的热能实现自身温度的升高。在本申请中,磁场发生器所产生的磁场不仅作用于待焊工件还作用于助焊件,而助焊件在磁场中所产生的热能至少有部分会传递至待焊工件。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在使用时,处于同一磁场中的待焊工件和助焊件均能够实现能量转换,因此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磁场发生器内部损耗更小,为了完成焊接所需的感应加热电源功率较小。

13、助焊件为待焊工件提供了额外的热能获取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待焊工件的升温速度,缩短焊接时间以及磁场发生器维持磁场的时间,相应的也减少磁场发生器维持磁场而消耗的能源。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磁场的磁场发生器,以及靠近所述磁场发生器设置的助焊件,所述助焊件用于在所述磁场中产生热能并传递至待焊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焊件为磁性结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焊件为电性结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焊件为金属结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焊件为钢结构件、铁结构件、镍结构件或合金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焊件设置在所述磁场发生器的第一表面,且所述助焊件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焊件为板状结构件或条状结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焊件与所述磁场发生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防止自所述助焊件向所述磁场发生器传递热能的隔热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焊件在所述隔热层的正投影不超出所述隔热层的边缘。

10.一种叠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及叠焊机,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磁场的磁场发生器,以及靠近磁场发生器设置的助焊件,助焊件用于在磁场中产生热能并传递至待焊工件。本申请提供的电磁感应焊接装置及叠焊机,在靠近磁场发生器位置设置有能够在磁场中产生热能的助焊件,以使磁场中的待焊工件不仅能够通过其自身所形成的涡流损耗实现升温,还能够通过接收由助焊件传递而来的热能实现自身温度的升高。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在使用时,处于同一磁场中的待焊工件和助焊件均能够实现能量转换,因此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磁场发生器内部损耗更小,为了完成焊接所需的感应加热电源功率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飞,寿佳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瀚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130288... 来自[中国] 2024年04月15日 23:19
    想知道怎样测试焊头部件,不知道怎样联系作者啊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