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平系列外壳限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30186发布日期:2023-10-06 02:4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扁平系列外壳限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陶瓷封装,特别涉及一种扁平系列外壳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1、平行缝焊是军工集成电路气密性封装中常用的一种焊接工艺。他的工作原理与步骤为:将盖板与外壳封接环精确对位放置,然后利用电极进行点焊,对盖板与外壳进行固定,最后在电极的滚动放电下,实现盖板与封接环的接触点连续熔化冷却,最终完成密封焊接的目的。

2、而外壳缝焊需经键合、镜检、点焊等工艺流程,在键合工艺之后、点焊工艺之前,外壳的内腔暴露在空气当中,而外壳内腔暴露后很容易出现内部腔体键合丝被触碰的隐患,导致电路封装后的可靠性降低或者短路失效等风险;而在点焊之前,需要将外壳放置在特定夹具中,然后通过操作技术人员,利用镊子将盖板夹住,将其放置在外壳的封接环上,并利用肉眼完成盖板与封接环的准确对位。由于大部分军用集成电路具有水汽和气密性要求,平行缝焊工艺通常在高压氮气工作仓中进行,这就要求工艺操作人员佩戴手套进行盖板的夹取以及对位,由于工艺操作人员在盖板对位过程中,需要用手放置电路,在放置和对位过程中,外壳内腔同样以暴露状态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扁平系列外壳限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能够解决盖板焊接于外壳封接环之前外壳内腔暴露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扁平系列外壳限位装置并具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所述第一层板面向第二层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朝向第二层板凸设的定位柱,在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上对应于定位柱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供定位柱活动穿过的定位孔,以能够对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的水平方向进行定位;在所述第二层板上形成有若干用于供陶瓷方框沿竖直方向活动穿过的放置通槽,所述第一层板抵靠于所述第二层板,在陶瓷方框限位于放置通槽后,所述封接环抵靠于第一层板以使外壳的内腔被第一层板遮挡住而不会暴露于空气当中,在所述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具有供金属引线伸入其中的间隙,通过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的配合,以刚好能够将外壳夹持于其中,并限制外壳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完成外壳的固定和限位。

3、在所述第二层板面向第三层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朝向第三层板凸设的定位销,所述第三层板上对应于定位销的位置处形成有供定位销穿设于其中并与定位销螺设配合的限位孔,当所述定位销穿设于限位孔内并抵靠于限位孔时,外壳具有内腔的一侧面能够抵靠于所述第一层板,而将第二层板通过螺钉螺设于第三层板上后,外壳的金属引线被限位于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的间隙内,即使第一层板没有挡住外壳,外壳也不会脱离放置通槽而保证外壳在镜检和点焊工序中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定位。

4、所述定位销的内侧形成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第二层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位于靠近第一层板一侧的第一孔段以及位于靠近第三层板一侧的直径小于第一孔段的第一螺纹孔,以使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的交接处形成台阶面;所述限位孔包括位于靠近第二层板一侧的用于供定位销穿入其中的第二孔段以及位于背离第二层板一侧的对应于第一螺纹孔的第二螺纹孔;在所述第一层板上对应于第一孔段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贯通的穿孔,如此便能够保证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留有金属引线的放置空间,并通过螺设的方式将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进行固定,在金属引线位于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的间隙后,防止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松散开而影响外壳的限位,以使外壳始终位于放置通槽内。

5、所述定位销设置为四个并分设于第二层板的四角处,所述限位孔和穿孔相对应设置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始终平行而不会出现不平整的情况而无法限制外壳。

6、所述第一层板由透明材质制成,当在镜检工序时,透明的第一层板能够使操作人员在不取下第一层板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外壳内腔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当通过第一层板观察到外壳内腔需要进一步检验时,则在取下第一层板即可,如此便能够节省一定的时间和麻烦,提升镜检工序的效率。

7、所述定位柱设置为至少两个并对称分设在第一层板的两侧,所述定位孔相对应设置以防止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相对于第一层板发生偏转,保证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的有序性,保证每一个外壳均能够被夹持于第一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

8、所述放置通槽呈矩形状且放置通槽的四角处均沿竖直方向贯通形成有连通放置通槽的呈四分之三圆形的开孔,以避让陶瓷方框的四角而防止陶瓷方框的边角被划伤;所述放置通槽的两侧对应于金属引线的两连筋的位置处设置有连通放置通槽的避让通槽,当翻转外壳并使外壳的金属引线面向第一层板并压紧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时,金属引线抵靠于第一层板,而封接环则抵靠于第三层板,而由于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的间隙的存在,使得陶瓷方框设有封接环的一侧穿出放置通槽而延伸至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的间隙内,对应的金属引线则被第一层板朝向第二层板进行挤压,而由于金属引线的长和宽均大于陶瓷方框的长和宽,因此,金属引线无法通过放置通槽而被挤压变形,而连筋则是外壳非常重要的结构,为了避免连筋同样被第一层板挤压变形而被破坏,连筋避让槽能够在第一层板挤压金属引线时使连筋伸入其中而避免连筋被挤压,保证连筋的完整性。

9、所述第二层板的至少一侧边上形成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三层板的至少两侧边上分别形成有第二缺口,从而便于分离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

10、还包括位于第一层板背离第二层板一侧上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对应于各穿孔的位置处分别同轴并活动设置有拧紧部,所述拧紧部能够相对于矩形框沿自身中心轴线自由转动,且拧紧部的一端活动穿设于穿孔并能够沿其轴向方向移动,通过转动所述拧紧部能够将螺钉螺设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处,给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的连接提供方便,无需随身携带或另外找寻工具即可完成连接,不仅使用方便简单,且给整个加工工序节省时间;所述矩形框上还设置有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在矩形框抵靠于第一层板时抵靠于第三层板背向第二层板的一侧面上以将第一层板限制在第二层板上。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扁平系列外壳限位装置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s1、将第一层板置于底层且定位柱朝上放置,将第二层板置于第一层板上方并使定位柱穿过第二层板的定位孔,直至第二层板抵靠于第一层板,将键合后的外壳具有封接环和内腔的一侧朝下并置入放置通槽内,以使封接环抵靠于第一层板,放置通槽则限制外壳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13、s2、在各放置通槽内均放置有外壳后,将所述第三层板置于第二层板的上方并使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三层板上的定位孔,此时,定位销与限位孔中心共线并穿设于限位孔内,直至定位销的端面抵靠于限位孔的内壁,此时,金属引线位于第三层板于第二层板之间的间隙内;

14、s3、翻转层叠后的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在拧紧部上放置螺钉,将矩形框置于第一层板的上方并使拧紧部对准对应穿孔后使矩形框抵靠于第一层板,此时,拧紧部以及拧紧部上的螺钉穿过穿孔并延伸至第一孔段内,通过转动拧紧部以使螺钉螺设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移动限位部使限位部抵靠于第三层板,从而限制层叠后的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此时,第一层板与第三层板之间的间距与外壳的厚度一致,封接环抵紧于第一层板;

15、s4、将层叠后的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依次输送至镜检工序和点焊工序,并使第一层板朝上,移动限位部并取下矩形框,取下第一层板以进行镜检工序和点焊工序。

16、采用上述方法,能够使外壳使用被限位于放置通槽内,且外壳被压紧于第一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并使外壳的内腔在转运过程中被挡住而避免键合丝不会被损伤,且能够在镜检程序中保证外壳内腔的安全性的同时外壳内腔进行检验,仅当需要进一步检测外壳内腔时,也能够很方便的取下第一层板,整体使用方便。

17、本发明的扁平系列外壳限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在对外壳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定位的同时,外壳内腔被第一层板挡住而保护外壳内腔的键合丝,避免键合丝在转运或操作人员手持外壳时键合丝被破坏,保证了电路外观,为后续的点焊工序提供便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