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34659发布日期:2023-09-06 18:5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模具浇注,具体地,涉及一种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含有固体颗粒的流体中运行的金属部件经常出现流体流体磨损,导致金属部件被磨坏损伤。

2、相关技术中,金属部件常为异形部件,对异形部件的修复通常采用手工涂抹环氧泥胶。然而,手工涂抹可能导致胶泥涂层不均匀,从而影响修复效果。且不均匀的涂层会导致动平衡发生严重偏差,也可能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增加叶轮的磨损和损伤风险。还有就是在涂抹泥胶的过程中,可能会在胶泥中引入气泡,这会降低修复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此外,手工涂抹环氧胶泥修复金属部件可能难以达到工厂生产的型线精度和质量,导致修复后的金属部件工作效率降低,且手工涂抹环氧胶泥修复金属部件是一个耗时且劳动强度高的过程,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增加维修成本。除此以外,手工涂抹过程中,修复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人为因素影响大,这可能导致修复质量不稳定,且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该方法修复效果好,修复效率高,且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2、本发明实施例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包括:

3、s1、对异形部件的损伤区域进行清理,并在所述损伤区域处设置支撑件;

4、s2、准备修复模具,将所述修复模具设在所述损伤区域处;

5、s3、在所述修复模具和所述损伤区域之间浇注修补剂,并等待所述修补剂硬化形成修补部;

6、s4、剥离所述修复模具,并对所述修补部进行加工。

7、本发明实施例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通过使用该方法对异形部件的损伤区域进行修复使得修复效果好,修复效率高,且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1中的支撑件为金属件,所述金属件焊接在所述损伤区域处。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2包括:

10、s21、根据异形部件的出厂图纸绘制损伤区域的3d模型,并通过3d打印制作原型模具,所述原型模具具有凸部;

11、s22、准备硅胶和硅胶固化剂,并将所述硅胶和所述硅胶固化剂混合;

12、s23、将所述s22中混合好的硅胶浇注在所述s21中的原型模具的外表面;

13、s24、等待原型模具的外表面的硅胶固化;

14、s25、将原型模具和固化后的硅胶脱离,以使脱离所述原型模具的硅胶形成所述修复模具,所述修复模具具有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2还包括:

16、s26、将所述修复模具设在所述损伤区域,且将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损伤区域。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s23之前,在所述原型模具的外表面上涂抹脱模剂。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修复模具具有浇注口,

19、所述s3包括:通过所述浇注口向所述修复模具的凹部的内壁面和所述损伤区域之间浇注修补剂。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25中,固化后的所述修复模具的邵氏硬度为200-300。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22包括:

22、在所述硅胶内添加增硬剂,所述增硬剂的添加比例为5%~10%;

23、在所述硅胶内添加白炭黑粉末、钛白粉和白石墨粉,所述白炭黑粉末的添加比例为20%~50%,所述钛白粉的添加比例为10%~30%,所述白石墨粉的添加比例为5%~15%。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s25之后,所述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还包括:

25、s251、将所述修复模具放在烘箱里并在150℃的环境下保温1小时;

26、s252、将150℃升高到175℃,并使所述修复模具在175℃的环境下保温1小时;

27、s253、将175℃升高到210℃,并使所述修复模具在210℃的环境下保温1小时;

28、s254、将210℃升高到250℃,并使所述修复模具在250℃的环境下保温4小时。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修复模具在所述烘箱内保温的过程中要进行通风换气。



技术特征:

1.一种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支撑件为金属件,所述金属件焊接在所述损伤区域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3之前,在所述原型模具的外表面上涂抹脱模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模具具有浇注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5中,固化后的所述修复模具的邵氏硬度为200-30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5之后,所述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模具在所述烘箱内保温的过程中要进行通风换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包括:S1、对异形部件的损伤区域进行清理,并在所述损伤区域处设置支撑件;S2、准备修复模具,将所述修复模具设在所述损伤区域处;S3、在所述修复模具和所述损伤区域之间浇注修补剂,并等待所述修补剂硬化形成修补部;S4、剥离所述修复模具,并对所述修补部进行加工。本发明实施例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修复效果好,修复效率高,且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邓彪,娄正计,寿兵,林崴,李巍,秦建柱,曹志刚,李献才,黄俊谐,黄修喜,纪乙智,李聚涛,孙琦,陈盛广,李生文,魏伟,李攀,王华超,文邦豪,邓家德,黄垂洪,程晔锋,杨强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