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6004发布日期:2023-09-08 16:1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摆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加工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摆台装置。


背景技术:

1、龙门加工中心是一种可进行铣、镗、钻等加工的数控机床,目前主要采用龙门式加工中心加工航空航天领域的弹翼骨架类零件。由于弹翼骨架类零件多采用整体壁类结构,具有多角度型面,加工去除量大、工序多,所以该类零件加工效率低。

2、为了实现该类零件一次装夹后完成所有型面加工,减少加工工序,采用配置摆台的龙门加工中心加工此类零件,但是现有摆台为摇篮式结构,其大规格工作台为单支撑,且摆动通过蜗轮蜗杆结构的数控分度盘驱动实现,不仅工作台刚性低,且蜗轮蜗杆磨损后加工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摆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摆台为摇篮式结构,其大规格工作台为单支撑,且摆动通过蜗轮蜗杆结构的数控分度盘驱动实现,不仅工作台刚性低,且蜗轮蜗杆磨损后加工精度下降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摆台装置,该摆台装置包括:

3、底座,所述底座用于设置在地基上,并用于设置在龙门加工中心的两立柱之间;

4、两第一旋转机构和连接体,两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相对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端连接;

5、第二旋转机构和至少三个支撑臂,所述第二旋转机构连接在所述连接体上,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端连接,其余所述支撑臂间隔设置,其余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连接体转动连接;

6、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连接在至少三个所述支撑臂的顶部,所述工作台用于放置待加工零件;

7、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两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两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端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端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在空间上形成设定角度。

8、优选地,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分别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在水平面上形成的设定角度为90度。

9、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

10、箱体;

11、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并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芯轴输出端周侧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设有v型端面密封圈;

12、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芯轴输出端上,所述挡板覆盖在所述第一环槽上。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

14、第一角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角位移传感器的定子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定子连接,所述第一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子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连接;

15、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所述第一制动器的制动部能够抱紧所述第一电机的芯轴输出端;

16、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角位移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角位移传感器检测的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角度,并控制所述第一制动器制动所述第一电机的芯轴输出端。

17、优选地,所述连接体呈u形,u形所述连接体的内部设有筋腔,每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芯轴的内部设有轴腔,所述轴腔与所述筋腔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中部设有第二电接头,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线缆依次经过筋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芯轴轴腔,并与所述第二电接头电性连接。

18、优选地,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

19、壳体,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连接体上,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内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腔口;

20、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内腔的内部一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芯轴输出端与一个所述支撑臂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尾端与一个所述支撑臂转动连接;

21、台体,所述台体设置在所述内腔的内部另一端,所述台体的中部设有转孔;

22、轴体,所述轴体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孔内,所述轴体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臂连接。

23、优选地,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

24、第二角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角位移传感器的定子与台体连接,所述第二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子与轴体连接;

25、两第二制动器,两所述第二制动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前端和所述台体的一侧上,两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制动部分别能够抱紧所述第二电机的芯轴输出端和所述轴体的一端;

26、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角位移传感器和两所述第二制动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角位移传感器检测的所述第二电机的旋转角度,并控制两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制动部分别制动所述第二电机的芯轴输出端和所述轴体的一端。

27、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的前端、尾端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芯轴周侧设有第二环槽,所述台体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并位于轴体的周侧也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设有v型端面密封圈,每个所述支撑臂覆盖在对应的所述第二环槽上;

28、所述第二旋转机构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第二电机与所述台体之间,并覆盖在所述腔口,所述防护罩的一端设有端罩,所述端罩覆盖在所述台体的另一侧。

29、优选地,所述支撑臂呈t形。

30、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覆盖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尾端,所述防尘盖上设有第一电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电缆与所述第一电接头电性连接。

31、本发明提供一种摆台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该摆台装置的两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端能够带动工作台上的待加工零件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机构能够带动工作台上的待加工零件绕第二轴线转动,由于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在空间上形成设定角度,进而,能够与龙门加工中心的x、y、z直线轴运动构成五轴联动,该摆台装置其中一个支撑臂与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端连接,其余支撑臂间隔设置,其余支撑臂与连接体转动连接,工作台连接在至少三个支撑臂的顶部,由于通过至少三个支撑臂支撑,提高了大规格工作台的刚性,并且,直接通过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驱动,工作台摆动动态响应特效好,能够满足一次装夹待加工零件实现多角度型面的高效、精密的加工需求,提高了待加工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32、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摆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摆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分别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在水平面上形成的设定角度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摆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摆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呈u形,u形所述连接体的内部设有筋腔,每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芯轴的内部设有轴腔,所述轴腔与所述筋腔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中部设有第二电接头,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线缆依次经过筋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芯轴轴腔,并与所述第二电接头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摆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摆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前端、尾端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芯轴周侧设有第二环槽,所述台体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并位于轴体的周侧也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设有v型端面密封圈,每个所述支撑臂覆盖在对应的所述第二环槽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呈t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摆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覆盖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尾端,所述防尘盖上设有第一电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电缆与所述第一电接头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摆台装置,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摆台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用于设置在地基上,并用于设置在龙门加工中心的下方;两第一旋转机构和连接体,两第一旋转机构相对连接在底座上,连接体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端连接;第二旋转机构和至少三个支撑臂,第二旋转机构连接在连接体上,其中一个支撑臂与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端连接,其余支撑臂间隔设置,其余支撑臂与连接体转动连接;工作台,工作台连接在至少三个支撑臂的顶部,工作台用于放置待加工零件;提高了大规格工作台的刚性,工作台摆动动态响应特效好,能够满足一次装夹待加工零件实现多角度型面的高效、精密的加工需求,提高了待加工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颜克辉,孔祥志,刘洪强,化春雷,洪寿福,赵普金,高秀峰,侯春华,董福超,朱莹,德懿,陈经伟,徐吉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