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设备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1824发布日期:2023-12-29 14:0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装配设备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装配设备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智能化的产物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高度集成的产品随处可见,也逐渐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制造业的制造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对于生产和制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高度的集成化,零部件在保证其功能完整的同时,尽量缩减其体积,减少用料的同时,结构更加紧凑,利于外观的设置。

2、现有技术中,进行装配作业采用人工进行,由于零部件的结构精密,体积较小,导致人工作业需要采用显微镜等视野辅助器具对装配的部件以及位置进行放大后,再进行装配,主要的装配工具是镊子,多个人员围绕在生产线旁进行装配作业。人工作业需要长时间在视觉集中的情况下进行装配,会产生视觉疲劳,影响装配的效率;长时间的装配对手部的控制力也会逐步下降,导致镊子对装配的零部件造成损伤产生次品,最终导致高度化集成的产品生产效率和成品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配设备及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高度集成化的产品采用人工作业进行装配,自动化程度较低,且人工作业的效率和成品率较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配设备,包括:料仓、装配组件、信息采集组件和基座,料仓包括料盘,料盘上设置有多个待装配件;

3、装配组件包括拾取结构和移送结构,拾取结构与移送结构固定连接;拾取结构可抓取待装配件;

4、信息采集组件包括第一信息采集结构、第二信息采集结构以及第三信息采集结构,第一信息采集结构采集料盘上的待装配件的位置信息,第二信息采集结构采集拾取结构的位置信息,第三信息采集结构采集产品的装配位置信息,拾取结构和移送结构根据各位置信息将待装配件传送至产品的装配位置进行装配;

5、料仓与装配组件均固定设置于基座上。

6、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移送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位移部件,第一信息采集结构与第一位移部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拾取结构与第一位移部件可滑动地连接。

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拾取结构包括吸嘴和第二位移部件,吸嘴与第二位移部件可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第二位移部件与第一位移部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拾取结构还包括光源和安装座,安装座设置有安装腔和安装位置,吸嘴固定连接在安装位置上,光源设置于安装腔内,安装腔和安装位置之间设置有光线过孔,光源产生的光线自安装腔照射向安装位置。

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拾取结构还包括转动部件和第三位移部件,安装座与转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转动部件与第三位移部件可沿第三方向滑动地连接,第三位移部件与第二位移部件可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二方向以及第一方向相垂直。

1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息采集结构设置于吸嘴与基座之间,第二信息采集结构的采集方向沿第三方向远离基座的方向设置。

1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装配组件还包括辅助位移部件,第二位移部件与辅助位移部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

12、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料仓包括存放区、回收区、传送结构和多个料盘,料盘可通过传送结构从存放区转移至回收区,拾取结构在料盘转移过程中,抓取料盘上的待装配件。

1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产品可滑动地设置于传输线路上,传输线路沿第二方向设置,信息采集组件还包括安装架,第三信息采集结构设置于安装架上,第三信息采集结构位于传输线路远离基座的一侧,第三信息采集结构的采集方向沿第三方向靠近基座的方向设置。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生产线包括传输线路和装配设备,装配设备为上述的装配设备,装配设备为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装配设备沿传输线路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设备及生产线,其中,装配设备包括:料仓、装配组件、信息采集组件和基座,料仓包括料盘,料盘上设置有多个待装配件;装配组件包括拾取结构和移送结构,拾取结构与移送结构固定连接;拾取结构可抓取待装配件;信息采集组件包括第一信息采集结构、第二信息采集结构以及第三信息采集结构,第一信息采集结构采集料盘上的待装配件的位置信息,第二信息采集结构采集拾取结构的位置信息,第三信息采集结构采集产品的装配位置信息,拾取结构和移送结构根据各位置信息将待装配件传送至产品的装配位置进行装配;料仓与装配组件均固定设置于基座上。通过多个信息采集结构识别对应的待装配件、拾取结构以及产品的位置信息,配合进行装配,从而实现自动化的装配过程,由于采集了位置信息,从而保证了装配的准确性,有效地面对了高度集成化产品的装配,实现了高自动化生产,装配效率高,装配质量稳定。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高度集成化的产品采用人工作业进行装配,自动化程度较低,且人工作业的效率和成品率较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结构(22)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位移部件(221),所述第一信息采集结构(31)与所述第一位移部件(221)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所述拾取结构(21)与所述第一位移部件(221)可滑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结构(21)包括吸嘴(211)和第二位移部件(212),所述吸嘴(211)与所述第二位移部件(212)可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位移部件(212)与所述第一位移部件(221)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结构(21)还包括光源(213)和安装座(214),所述安装座(214)设置有安装腔(2141)和安装位置(2142),所述吸嘴(211)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位置(2142)上,所述光源(213)设置于所述安装腔(2141)内,所述安装腔(2141)和所述安装位置(2142)之间设置有光线过孔(2143),所述光源(213)产生的光线自所述安装腔(2141)照射向所述安装位置(21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结构(21)还包括转动部件(215)和第三位移部件(216),所述安装座(214)与所述转动部件(21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部件(215)与所述第三位移部件(216)可沿第三方向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三位移部件(216)与所述第二位移部件(212)可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采集结构(32)设置于所述吸嘴(211)与所述基座(40)之间,所述第二信息采集结构(32)的采集方向沿第三方向远离所述基座(40)的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20)还包括辅助位移部件(23),所述第二位移部件(212)与所述辅助位移部件(23)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0)包括存放区(12)、回收区(13)、传送结构(14)和多个料盘(11),所述料盘(11)可通过所述传送结构(14)从所述存放区(12)转移至所述回收区(13),所述拾取结构(21)在所述料盘(11)转移过程中,抓取所述料盘(11)上的所述待装配件(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200)可滑动地设置于传输线路(50)上,所述传输线路(50)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信息采集组件(30)还包括安装架(34),所述第三信息采集结构(33)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4)上,所述第三信息采集结构(33)位于所述传输线路(50)远离所述基座(40)的一侧,所述第三信息采集结构(33)的采集方向沿第三方向靠近所述基座(40)的方向设置。

10.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包括传输线路(50)和装配设备,所述装配设备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设备,所述装配设备为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装配设备沿所述传输线路(5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设备及生产线,其中,装配设备包括:料仓、装配组件、信息采集组件和基座,料仓包括料盘,料盘上设置有多个待装配件;装配组件包括拾取结构和移送结构;信息采集组件包括第一信息采集结构、第二信息采集结构以及第三信息采集结构。通过多个信息采集结构识别对应的待装配件、拾取结构以及产品的位置信息,配合进行装配,从而实现自动化的装配过程,由于采集了位置信息,从而保证了装配的准确性,有效地面对了高度集成化产品的装配,实现了高自动化生产,装配效率高,装配质量稳定。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高度集成化的产品采用人工作业进行装配,自动化程度较低,且人工作业的效率和成品率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沙龙华,代兴宏,鲍恒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