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锚链钢棒材端部内裂纹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5932发布日期:2024-01-23 12:0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锚链钢棒材端部内裂纹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轧制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减少锚链钢棒材端部内裂纹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锚链钢是船舶和远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国锚链钢牌号:m2或者cm490(专用于二级锚链)、m3或者cm690(专用于三级锚链钢)。由于锚链钢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如低温、海水等,因此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需要有良好的强度、韧性以及焊接性能。锚链钢的良好性能是船舶生命力的保证。

2、锚链钢属于中碳高锰钢因其钢种特性,对温度及冷却速度极其敏感,在实际轧钢生产过程中极其容易产生内裂纹,特别是棒材定尺端部,因其冷却速率要远远大于定尺中间,导致心部马氏体相变而产生应力开裂,从而产生端部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锚链钢棒材端部内裂纹的生产工艺。

2、为达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锚链钢端部裂纹的生产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加热工序、轧制工序、缓冷工序、入坑工序等工序。

3、本发明所述加热工序分为预热段、一加段、二加段和均热段,其中要求二加段和均热段温度控制在1180℃-1220℃,并且保证高温段(二加段和均热段)加热时间>2小时。目的是通过高温扩散,改善组织偏析,降低心部产生马氏体组织的风险。

4、本发明所述轧制工序要求控制好出钢节奏,根据锯切节奏计算好出钢节奏(即根据不同规格一托可以锯切的支数以及锯切时间,计算连续两托钢之间的出钢时间间隔),保证锯切温度700-800℃,避免圆钢冷却过快产生马氏体组织。

5、本发明所述缓冷工序涉及圆钢在锯切结束之后,通过冷床密排缓冷,在冷床打包称重高温入坑,但温度过高在缓冷坑容易弯曲,保证入坑温度450-500℃。

6、钢材在冷床上步进时,可以提高冷床的步进速率,快速下线,提高收集打包温度,同时在冷床固定齿条上安装倒三角,如图4所示,在定尺条中段安装倒三角,待钢材步进至倒三角处时,通过倒三角的推动钢材快速向前滚动,从而提高钢材的前进速度,节省散热时间,进而提高打包温度。

7、冷床的步进速率为1.5-1.6m/min。冷床的固定齿条上安装有倒三角,每个固定齿条安装一个倒三角,其高度高出固定齿条130mm。

8、本发明所述入坑工序要求入坑规范,入坑前最下层铺一层其他钢种,利用钢温预热缓冷坑至200℃,缓冷坑装满之后要立即盖上缓冷盖,保证冷却效果;

9、锚链钢端部裂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端部冷速过快,导致马氏体相变造成应力开裂,关键问题在于降低端面冷却速率,通过提高锯切温度,冷床快速收集,在端面发生相变之前快速进坑,在缓冷坑里面缓慢冷发生相变产生珠光体和铁素体,从而避免马氏体组织的产生;此外由于心部偏析严重,容易产生马氏体组织,棒材端部冷却面积大,冷却速度快,由于组织转变产生应力,而应力来不及释放导致芯部裂纹产生端部裂纹往往产生在心部组织,通过长时间高温扩散可以有效改善心部偏析,有助于减少心部马氏体产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少锚链钢端部裂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加热工序、轧制工序、冷床缓冷工序、入坑缓冷工序;具体工艺要求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锚链钢端部裂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轧制工序通过控制出钢节奏保证锯切温度700-800℃,出钢节奏根据锯切节奏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锚链钢端部裂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冷床缓冷工序中,冷床的步进速率为1.5-1.6m/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少锚链钢端部裂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冷床的固定齿条上安装有倒三角,其高度高出固定齿条1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锚链钢端部裂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缓冷坑预热方法为:在缓冷坑最下层铺一层其他钢种,利用钢温预热缓冷坑。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锚链钢棒材端部内裂纹的生产工艺,属于冶金行业轧制工艺技术领域。通过提高加热温度,长时间高温扩散有效改善心部偏析;提高锯切温度,冷床快速收集,在端面发生相变之前快速进坑,在缓冷坑缓慢冷却,发生相变产生珠光体和铁素体,从而避免马氏体组织的产生减少锚链钢棒材端部内裂纹。

技术研发人员:谭贝,王文虎,武东凯,王一谦,王海峰,戚文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