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回转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2704发布日期:2024-01-26 16:1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水分离回转油缸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回转油缸领域,尤其是涉及有水分离回转油缸。


背景技术:

1、回转油缸是车床中常用的带动工件转动的零件。在车床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运转和切割工件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对处在工作区域的工件进行冷却,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将切削水通过管道引入到车刀工作的部位。或者针对开孔或开槽类的工件加工,其一般使用的是将冷却液从回转油缸的中心孔中喷出的形式对孔、槽等加工的位置进行冷却。

2、例如相关技术中一种中实油缸,其将冷却液(水)从中轴通入中实油缸的中心孔中并从中心孔内喷出,以达到冷却工件的目的,并且在中心孔喷水的过程中,也是对中实油缸的冷却,然而这种冷却方式由于利用了中实油缸的中心孔,而中心孔处通常无法封闭,因而在实际使用即使使用阀门等控制冷却液,但是由于中心孔与输送冷却液的管道相通因而阀门与中心孔之间残留的冷却液仍然会从中心孔滴落,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阀门关闭残留的冷却液滴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回转油缸。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水分离回转油缸,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油水分离回转油缸,包括缸体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缸体上,所述转轴的端面上沿转轴的轴线位置开设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开设喷液孔,所述喷液孔内设有封堵组件,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封堵组件打开所述喷液孔,所述转轴停止时所述封堵组件封堵所述出液孔。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停转时喷液孔被封堵组件封堵,阀门关闭后残留的液体不会从喷液孔中渗出,因而不会浪费。

5、可选的,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堵头和弹性件,所述堵头插入所述喷液孔,所述堵头为圆台形,所述堵头较小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限位台,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限位台和所述喷液孔的端面之间,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弹性件形变,所述转轴停转时所述弹性件复位带动所述堵头封堵所述喷液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转动时堵头由于转动的离心力的作用将堵头向远离转轴径向的方向移动,此过程中喷液孔打开,同时弹性件形变积蓄弹力。而当转轴停转时候弹性件复位,带动堵头重新堵在喷液孔上封堵喷液孔,即能够做到只要转轴停转,喷液孔即被堵头封堵,从而能够做到转轴停转,喷液孔立即停止喷液,即使喷液孔中残留的部分也无法滴落,减少浪费。

7、可选的,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封堵部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封堵部上,驱动所述封堵部封堵或打开所述喷液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轴转动时可以视为油缸在使用状态,此时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作为原始动力用来带动驱动部,以驱动部的力量带动封堵部进行封堵,即在转轴停止转动时离心力消失,驱动部复位,使得封堵部重新封堵喷液孔。使得喷液孔的封堵动作与转轴停转同步动作,工件加工完成后喷液孔立即停止喷液,即使喷液孔中残留的部分也无法滴落,减少浪费。

9、可选的,所述封堵部包括封板,所述封板贴合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并沿所述中心孔的内壁滑动,封闭或打开所述喷液孔,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转轴上驱动所述封板滑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板在驱动部的带动下用来封堵或打开喷液孔,封板与中心孔的内壁贴合,从而能够沿着中心孔的周向移动,并且无论如何移动均能够贴合于中心孔的侧壁。而当中心孔随转轴转动时候,驱动部级带动封板移动,从喷液孔处移出,露出喷液孔,而当转轴停转时驱动部复位,带动封板重新封闭喷液孔,喷液孔的封堵动作与转轴停转同步动作,工件加工完成后喷液孔立即停止喷液,即使喷液孔中残留的部分也无法滴落,减少浪费。

11、可选的,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置于所述喷液孔的两侧,所述限位板上开设限位槽,所述封板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且由于所述驱动部驱动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沿中心孔的周向布置,避免封板脱落。

13、可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球和驱动杆,所述转轴的外缘上沿转轴的周向开设导向槽,所述驱动球卡合在所述导向槽内且在所述导向槽内沿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驱动球与所述导向槽的端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槽的端部,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球上,所述导向槽的底部开设通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球固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通槽内与所述封板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转动时离心力带动驱动球沿导向槽滚动,此时复位弹簧被驱动球拉动从而形变蓄能,而驱动球移动时候带动封板移动,从而打开喷液孔。而转轴停转后则由于复位弹簧复位带动驱动球复位,从而使得封板重新封堵喷液孔。

15、可选的,所述导向槽的侧壁上开设卡合槽,所述卡合槽垂直于所述导向槽,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驱动球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转动时,驱动球移动到卡合槽内并卡合在卡合槽内,此时驱动球被卡合槽限位。复位弹簧被拉动形变,在转轴转动过程中驱动球不会被复位弹簧拉动。一旦转轴停转,驱动球从卡合槽内脱离,则会被复位弹簧拉动复位。

17、可选的,所述转轴内开设进液通道,所述缸体上开设进液孔,所述进液孔通过进液通道与所述喷液孔连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液孔连接液体源,给喷液孔供给液体,冷却工件的同时还能实现润滑。

19、可选的,所述缸体开设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在所述缸体内滑动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缸体的端部设有缸盖,所述转轴内开设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二进油通道,所述缸盖上设有第一进油孔与第二进油孔,所述第一进油孔通过第一进油通道向所述空腔内注油,所述第二进油孔通过第二进油通道向所述空腔内注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给空腔供油,实现活塞的驱动。

21、可选的,所述活塞与所述空腔的内壁抵接且所述活塞的外缘开设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缘抵接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与空腔的侧壁之间采用密封圈密封,防止油液在空腔内窜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4、1、转轴停转时喷液孔被封堵组件封堵,阀门关闭后残留的液体不会从喷液孔中渗出,因而不会浪费;

25、2、转轴转动时堵头由于转动的离心力的作用将堵头向远离转轴径向的方向移动,此过程中喷液孔打开,同时弹性件形变积蓄弹力。而当转轴停转时候弹性件复位,带动堵头重新堵在喷液孔上封堵喷液孔,即能够做到只要转轴停转,喷液孔即被堵头封堵,从而能够做到转轴停转,喷液孔立即停止喷液,即使喷液孔中残留的部分也无法滴落,减少浪费;

26、3、封板在驱动部的带动下用来封堵或打开喷液孔,封板与中心孔的内壁贴合,从而能够沿着中心孔的周向移动,并且无论如何移动均能够贴合于中心孔的侧壁。而当中心孔随转轴转动时候,驱动部级带动封板移动,从喷液孔处移出,露出喷液孔,而当转轴停转时驱动部复位,带动封板重新封闭喷液孔,喷液孔的封堵动作与转轴停转同步动作,工件加工完成后喷液孔立即停止喷液,即使喷液孔中残留的部分也无法滴落,减少浪费;

27、4、通过将进油通道和进液通道均设置于缸盖中心轴内,油道分别通往活塞的两个腔室,进液通道从活塞中心孔通过的方式使油水的路径分离,且进油口设置在缸盖中心轴侧壁上,进水口设置在缸盖中心轴端面的结构使水道和油道的进口分离,既保证了活塞在油路油压下的前后移动,又保障了水路从内部通过,使整个油缸及工件都可以得到冷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