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洗水系统及碳钢酸连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7088发布日期:2024-03-05 14:4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漂洗水系统及碳钢酸连轧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轧机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漂洗水系统及碳钢酸连轧机。


背景技术:

1、碳钢酸连轧机是一种用于生产碳钢带钢的连续生产线,它采用酸洗工艺对带钢进行清洗和去除表面氧化皮、锈蚀和其他污染物,然后经过轧制、冷却、拉伸等工艺,最终生产出具有一定机械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带钢产品。

2、通常带钢在酸洗后,还需要进行漂洗,以对带钢表面残留的酸液等残留物进行清洁。往往在漂洗槽中设置几对挤干辊组,来挤干带钢表面的液体,包括酸液、漂洗水等,但是大多数挤干辊组中的每对辊都是中心重合布置,这种布置方式容易造成漂洗槽中的漂洗水喷溅到与漂洗槽相接的酸洗槽内,稀释酸洗槽内的酸液浓度,从而影响酸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漂洗水系统,包括漂洗槽与入口挤干辊组件,所述入口挤干辊组件设于所述漂洗槽的入口处,所述入口挤干辊组件包括位于同一高度上的第一组挤干辊与第二组挤干辊,所述第一组挤干辊包括第一上辊与第一下辊,所述第二组挤干辊包括第二上辊与第二下辊,所述第一上辊与所述第一下辊的圆心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和/或所述第二上辊与所述第二下辊的圆心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2、可选地,所述漂洗槽上设有中挤干辊与喷淋装置,所述漂洗槽包括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段漂洗槽、第二段漂洗槽、第三段漂洗槽、第四段漂洗槽与第五段漂洗槽,所述第一段漂洗槽与所述第二段漂洗槽之间、所述第二段漂洗槽与所述第三段漂洗槽之间、所述第三段漂洗槽与所述第四段漂洗槽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段漂洗槽与所述第五段漂洗槽之间均设置所述中挤干辊,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第二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第三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第四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与第五级高压漂洗喷淋装置,所述第一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所述第二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所述第三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与所述第四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段漂洗槽、所述第二段漂洗槽、所述第三段漂洗槽与所述第四段漂洗槽上,所述第五级高压漂洗喷淋装置设于所述第五段漂洗槽上。

3、可选地,所述第一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所述第二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所述第三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与所述第四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包括第一水管、第一喷淋管、第一喷嘴与常压离心泵,所述第一喷嘴安装于所述第一喷淋管上,所述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一水管连通,所述常压离心泵安装于所述第一水管上。

4、可选地,所述第五级高压漂洗喷淋装置包括第二水管、第二喷淋管、第二喷嘴与高压多级离心泵,所述第二喷嘴安装于所述第二喷淋管上,所述第二喷淋管与所述第二水管连通,所述高压多级离心泵安装于所述第二水管上。

5、可选地,所述第五级高压漂洗喷淋装置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二水管上,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高压多级离心泵的出口管路。

6、可选地,所述第五级高压漂洗喷淋装置还包括电导率计,所述电导率计安装于所述第二水管上。

7、可选地,所述第五段漂洗槽的出口处设有出口挤干辊组件,所述出口挤干辊组件包括处于同一高度上的第一出口挤干辊组、第二出口挤干辊组与第三出口挤干辊组,所述第一出口挤干辊组、所述第二出口挤干辊组与所述第三出口挤干辊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出口挤干辊组包括圆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两个挤压辊,所述第一出口挤干辊组与所述第二出口挤干辊组设于所述第五段漂洗槽内,所述第三出口挤干辊组设于所述第五段漂洗槽内或所述第五段漂洗槽外。

8、可选地,还包括轴承与轴承座,所述中挤干辊、第一上辊、所述第一下辊、所述第二上辊、所述第二下辊与所述出口挤干辊组件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座内

9、可选地,还包括温度检测仪器,所述温度检测仪器设于所述轴承座上。

10、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碳钢酸连轧机,包括如上的漂洗水系统。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由于酸洗槽的出口是与漂洗槽的入口相接的,通过在漂洗槽的入口处设置入口挤干辊组件,使带钢在酸洗槽中酸洗后送至漂洗槽中,入口挤干辊组件包括第一组挤干辊与第二组挤干辊,带钢在第一组挤干辊中的第一上辊与第一下辊之间、第二组挤干辊中的第二上辊与第二下辊之间穿行,并且由于第一上辊与第一下辊的圆心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也就是说,第一上辊与第一下辊略微错开,如此,带钢能够包覆在第一上辊外周面底部的部分区域,从而增加了带钢与第一上辊、第一下辊的接触面积,也就是说,带钢贴合在第一上辊、第一下辊上的面积变大,从而加大了漂洗喷淋水从带钢与第一上辊、第一下辊之间通过的难度,进而可以有效防止漂洗喷淋水进入酸洗槽,避免稀释酸洗槽中的酸液浓度,减少对酸洗效果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漂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洗槽(2)与入口挤干辊组件(4),所述入口挤干辊组件(4)设于所述漂洗槽(2)的入口处,所述入口挤干辊组件(4)包括位于同一高度上的第一组挤干辊(41)与第二组挤干辊(42),所述第一组挤干辊(41)包括第一上辊(411)与第一下辊(412),所述第二组挤干辊(42)包括第二上辊(421)与第二下辊(422),所述第一上辊(411)与所述第一下辊(412)的圆心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和/或所述第二上辊(421)与所述第二下辊(422)的圆心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洗槽(2)上设有中挤干辊(1)与喷淋装置(3),所述漂洗槽(2)包括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段漂洗槽(21)、第二段漂洗槽(22)、第三段漂洗槽(23)、第四段漂洗槽(24)与第五段漂洗槽(25),所述第一段漂洗槽(21)与所述第二段漂洗槽(22)之间、所述第二段漂洗槽(22)与所述第三段漂洗槽(23)之间、所述第三段漂洗槽(23)与所述第四段漂洗槽(24)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段漂洗槽(24)与所述第五段漂洗槽(25)之间均设置所述中挤干辊(1),所述喷淋装置(3)包括第一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1)、第二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2)、第三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3)、第四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4)与第五级高压漂洗喷淋装置(35),所述第一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1)、所述第二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2)、所述第三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3)与所述第四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4)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段漂洗槽(21)、所述第二段漂洗槽(22)、所述第三段漂洗槽(23)与所述第四段漂洗槽(24)上,所述第五级高压漂洗喷淋装置(35)设于所述第五段漂洗槽(2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1)、所述第二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2)、所述第三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3)与所述第四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4)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级常压漂洗喷淋装置(31)包括第一水管、第一喷淋管、第一喷嘴与常压离心泵,所述第一喷嘴安装于所述第一喷淋管上,所述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一水管连通,所述常压离心泵安装于所述第一水管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漂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级高压漂洗喷淋装置(35)包括第二水管、第二喷淋管、第二喷嘴与高压多级离心泵(352),所述第二喷嘴安装于所述第二喷淋管上,所述第二喷淋管与所述第二水管连通,所述高压多级离心泵(352)安装于所述第二水管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漂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级高压漂洗喷淋装置(35)还包括换热器(351),所述换热器(351)安装于所述第二水管上,所述换热器(351)位于所述高压多级离心泵(352)的出口管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漂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级高压漂洗喷淋装置(35)还包括电导率计(353),所述电导率计(353)安装于所述第二水管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段漂洗槽(25)的出口处设有出口挤干辊组件(5),所述出口挤干辊组件(5)包括处于同一高度上的第一出口挤干辊组(51)、第二出口挤干辊组(52)与第三出口挤干辊组(53),所述第一出口挤干辊组(51)、所述第二出口挤干辊组(52)与所述第三出口挤干辊组(53)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出口挤干辊组(51)包括圆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两个挤压辊,所述第一出口挤干辊组(51)与所述第二出口挤干辊组(52)设于所述第五段漂洗槽(25)内,所述第三出口挤干辊组(53)设于所述第五段漂洗槽(25)内或所述第五段漂洗槽(25)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漂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6)与轴承座(7),所述中挤干辊(1)、第一上辊(411)、所述第一下辊(412)、所述第二上辊(421)、所述第二下辊(422)与所述出口挤干辊组件(5)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轴承(6)安装于所述轴承座(7)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漂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仪器(8),所述温度检测仪器(8)设于所述轴承座(7)上。

10.一种碳钢酸连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漂洗水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漂洗水系统及碳钢酸连轧机,涉及连轧机设备技术领域。漂洗水系统包括漂洗槽与入口挤干辊组件,入口挤干辊组件设于漂洗槽的入口处,入口挤干辊组件包括位于同一高度上的第一组挤干辊与第二组挤干辊,第一组挤干辊包括第一上辊与第一下辊,第二组挤干辊包括第二上辊与第二下辊,第一上辊与第一下辊的圆心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和/或第二上辊与第二下辊的圆心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本申请加大了漂洗喷淋水从带钢与第一上辊、第一下辊之间通过的难度,进而可以有效防止漂洗喷淋水进入酸洗槽,避免稀释酸洗槽中的酸液浓度,减少对酸洗效果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丛恺,厉秉奎,孟赵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