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状零件批量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5466发布日期:2024-03-25 19:3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状零件批量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盘状零件加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盘状零件批量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1、盘状零件是一种形状类似于盘子的机械零件,它通常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平面外形,并具有一个中央孔或孔洞,这种零件的主要用途是在各种机械设备中用作承载或固定元件。

2、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打孔,为了提高打孔的精准度与效率,通常在打孔的过程中对零件进行夹持固定。

3、授权公告号:cn11331961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形零件侧壁打孔用的夹具,先转动棱套,使得若干个抵接块轻微的抵紧在环状零件的内壁上,然后使得两个抵接板同步相向滑移,使得两个抵接板之间的间距小于环状零件的内径,同时使得挡杆插设在第二螺杆上,拧转螺帽,使得挡杆与环状零件的侧壁贴合,松开抵接板,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抵接板抵接在环状零件的内壁上,同时继续转动棱套,使得抵接块进一步抵紧环状零件的同时,挡杆将环状零件朝向安装盘的方向压紧,从而在打孔的过程中,环状零件更加难以出现滑动以及脱离安装盘的现象。

4、上述专利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打孔的精确度,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适用于零件的批量生产,上述专利在打孔过程中需要人工来回扭转棱帽与螺帽,当对零件进行批量加工时使用人员需要多次扭转,进而严重增加了使用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使用人员会异常疲惫,从而在扭转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进而影响打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状零件批量加工设备,可以实现提高打孔效果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与提高打孔效率。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盘状零件批量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

4、打孔机构,打孔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工作台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固定安装有输出端向下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安装有钻头,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与钻头配合的网状支撑板;

5、摆正机构,摆正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有在工作台侧壁上的第一夹持板,工作台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的滑动安装有第二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的侧壁与滑槽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弹性气囊;

6、连动机构,连动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工作台上的竖直槽,竖直槽内滑动安装有挡板,挡板的顶壁与竖直槽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安装板的底壁固定安装有与挡板配合的第一推杆,挡板上设有与第二夹持板配合的联动机构。

7、进一步地,联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挡板上的水平槽,水平槽内滑动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侧壁与水平槽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固定杆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为斜面,第二夹持板上开设有与固定杆配合的固定槽,安装板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套筒,套筒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底壁与套筒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

8、进一步地,第一活塞杆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顶壁上设有与套筒内连通的第一气槽,第一活塞杆上插上有密封杆,第一活塞杆的底壁与密封杆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第一活塞杆的顶壁上插上有与第一气槽配合的密封块,且密封块的顶壁与密封杆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密封杆上开设有竖直孔,竖直孔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的底壁与水平面成六十度夹角。

10、进一步地,工作台的底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上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盒,工作台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清理刷,安装板的顶壁与支架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缓冲垫。

11、进一步地,工作台上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内安装有滤板,第一夹持板上开设有第一连动槽,第一连动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沟槽,连动槽上插设有与收集槽连通的连通管,缓冲垫上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侧壁上插设有进气阀,进气阀的输入端上固定安装有与收集槽连通的第一气管,空腔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与进气阀输出端配合的第一气缸。

12、进一步地,收集槽的侧壁上插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刷板,刷板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刷毛,弹性气囊上插设有与第二气缸连通的第二气管,安装槽的顶壁上开设有与收集盒连通的第二连动槽。

13、进一步地,第二连动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安装有密封板,密封板与矩形槽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五弹簧,刷板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密封板配合的第二推杆。

14、进一步地,工作台上开设有第二气槽,第二气槽的侧壁开设有排气孔,空腔上插设有排气阀,排气阀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与气槽连通的第三气管。

15、进一步地,连通管远离沟槽的一端与刷板均位于滤板下方,且第一气管远离进气阀的一端位于滤板上方。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本方案通过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挡板的配合,在第一传送带带动盘状零件移动的过程中逐渐与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接触,然后在斜面的作用下盘状零件推动第二夹持板移动,然后在第二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作用下对盘状零件进行夹持,同时通过挡板对盘状零件进行限位,即无须使用人员去转动螺纹杆对盘状零件进行固定,从而防止高强度工作状态下导致工作人员出错影响钻孔效果,起到了提高钻孔效果的作用,以及在第一推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固定杆的配合下,无须在每次钻孔后使用人员手动将挡板复位,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提高了钻孔的效率;

18、(2)本方案通过设置密封杆,在密封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第四弹簧带动第一活塞杆向上移动并拉伸第三弹簧,当第一活塞杆的底壁与盘状零件接触时密封块与第一气槽脱离接触,此时套筒内位于第一活塞杆下方的空间通过第一气槽、环形槽吸气,由于此时第一活塞杆与盘状零件顶壁贴合,然后在压强的作用下第一活塞杆与盘状零件紧密吸在一起,进而有效防止盘状零件在钻孔的过程中转动与移动影响钻孔效果,起到了提高钻孔效果的作用;

19、(3)本方案通过开设竖直孔,在第一活塞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套筒内位于第一活塞杆上方的气体受到挤压并通过竖直孔、排气孔吹向盘状零件表面,进而可以使得盘状零件表面的灰尘与盘状零件脱离接触,从而确保第一活塞杆与盘状零件可以吸在一起,同时使排气孔的底壁与水平面成六十度夹角,可以确保气流之间吹向环形槽下方,进而可以提高气流对灰尘的冲击力,起到了提高固定效果的作用;

20、(4)本方案通过开设空腔,在安装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缓冲垫被拉伸,此时空腔内的压强降低,当钻头与盘状零件接触后第一气缸输出端自由伸展并与进气阀脱离接触,此时空腔通过进气阀、第一气管、收集槽、滤板、连通管、第一连动槽、沟槽从外界吸气,然后在气流通过沟槽、第一连动槽、连通管、滤板的过程中带动打孔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一同进入收集槽内,从而有效防止金属粉尘到处飞散被使用人员吸入体内并影响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防止金属粉尘到处扩散增加使用人员清理难度;

21、(5)本方案通过设置刷板,在弹性气囊伸展的过程中弹性气囊通过第一气管从气缸内吸气并使气缸输出端收缩,当弹性气囊输出端伸展的过程中弹性气囊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流向气缸并使气缸的输出端伸展,在气缸输出端伸展的过程中带动刷板移动,在刷板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滤板上附着的金属粉尘进行清理,进而有效防止滤板表面粉尘堆积影响清理正常通过滤板;

22、(6)本方案通过开设第二气槽,在第二推杆推动密封板沿着矩形槽移动的过程中刷板逐渐进入第二连动槽内,然后当缓冲垫收缩的过程中空腔内的气体通过排气阀、第三气管、第二气槽、排气孔吹向刷毛并使刷毛上的粉尘与刷毛脱离接触,起到了提高刷毛清理效果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