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87450发布日期:2024-04-18 12:16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弹簧成型设备,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弹簧机。


背景技术:

1、集装箱运输是现代货物运输最安全的载体,集装箱跟载体之间必须通过专门的锁具来连接固定,目前,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需要上下叠放,而上下集装箱需要通过锁具进行固定,以防止集装箱在运输途中颠簸移位或者倾倒。而扭锁是集装箱领域内用于安全堆放集装箱的一种锁具,扭锁能够将集装箱锁定在集装箱船、半挂车或轨道车上,以及由特定的集装箱装卸设备(如跨运车、正面吊、集装箱装卸叉车)侧吊机和各种类型的集装箱起重机。

2、如公开号为:cn21940779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船用半自动扭锁,包括锁壳、锁芯及驱动组件;锁芯包括转动轴及分别设于转动轴两端的上锁头及下锁头;转动轴转动配合在轴孔内,上锁头露置在轴孔的上端外,下锁头露置在轴孔的下端外;驱动组件与转动轴相连接;上锁头与转动轴的连接处设有上凸台,上凸台抵靠在轴孔上端的边沿处;下锁头与转动轴的连接处设有下凸台,下凸台抵靠在轴孔下端的边沿处;锁壳侧壁的一侧设有通孔,驱动组件的端部穿过通孔伸入在锁壳内;锁壳与设有通孔的一侧相对的侧壁为实心侧壁;上凸台靠近通孔一侧距离转动轴之间的宽度比上凸台靠近实心侧壁的一侧距离转动轴之间的宽度小。该技术方案中,锁具的下锁头安装入下侧集装箱箱角的连接脚上,锁具的上锁头安装入上侧集装箱箱角的连接脚上,通过转动轴转动使得上锁头和下锁头能分别锁住上侧集装箱的连接脚内和下侧集装箱的连接脚内,从而完成锁定。

3、目前有锁具方案通过在转动轴上安装弹簧来提高锁紧力,但是弹簧需要人工安装在转动轴上,装配较为费力费时,因此,目前还缺少一种能够直接将弹簧装配在转动轴上的弹簧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簧机,该弹簧机能够将弹簧直接成型于转动轴上,装配更为简单省力。

2、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机,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内安装有弹性金属材料,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夹紧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与弹性金属材料适配的第一定位部,弹性金属材料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部限位于转动轴上,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一夹具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配合以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弹性金属材料卷绕于转动轴上成型为弹簧。

3、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来夹紧安装转动轴,通过第一夹具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驱动电机转动使得第一夹具转动,第一夹具在驱动电机作用下带动转动轴及第二夹具同步转动,通过设置送料机构来安装弹性金属材料,弹性金属材料沿转动轴的外周壁卷曲成型从而制成弹簧,本技术中的弹性金属材料已预先裁剪合适尺寸,弹性金属材料卷绕成型后无需再次裁剪,通过在转动轴上设置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能够限位弹性金属材料的一端,弹性金属材料的另一端则通过送料机构限位,在加工过程中,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带动转动轴转动,弹性金属材料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部限位于转动轴上,转动轴转动的过程中,送料机构向转动轴输送弹性金属材料,弹性金属材料随着转动轴的转动而卷绕成型,从而使得弹簧直接装配于转动轴上,整个工序无需依靠人工经验控制,整机结构简单、工序较少,加工装配效率更高。

4、作为改进,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二夹具安装于第一滑动机构上,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受力滑动带动第二夹具靠近或远离第一夹具,所述第二夹具通过远离第一夹具以安装或拆卸转动轴,所述第二夹具通过靠近第一夹具以夹紧转动轴。

5、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弹性金属材料卷绕在转动轴上以完成弹簧与转动轴的装配,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第一滑动机构以用于安装第二夹具,第二夹具通过第一滑动机构可滑动靠近或远离第一夹具,使得装配完成的转动轴能够取下,并且待装配的转动轴能够继续安装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当转动轴需要更换时,用户通过施力于第一滑动机构带动第二夹具远离第一夹具,从而使得转动轴可以从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取出,当转动轴更换完时,用户通过施力于第一滑动机构带动第二夹具靠近第一夹具,从而使得转动轴被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夹紧,从而完成安装,转动轴的安装拆卸较为省力。

6、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夹具设有与转动轴适配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夹具设有与转动轴适配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限位于第一夹具上,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限位于第二夹具上,所述第二夹具通过滑动使得第二连接部与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或脱离。

7、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夹具上设置第一连接部、在第二夹具上设置第二连接部,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使得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能够夹持转动轴,使得转动轴的安装结构稳定性更佳,并且安装简单省力。

8、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和滑动安装于第一安装座内的连接轴,所述第一滑动机构通过连接轴与第二夹具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手柄,所述连接轴与手柄连接,所述手柄通过转动带动连接轴于第一安装座内滑动。

9、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第一滑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连接轴和手柄,连接轴在第一安装座内可来回滑动,手柄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并与连接轴连接,手柄通过转动能够带动连接轴滑动,通过设置连接轴与第二夹具连接,用户通过施力于手柄,使得手柄受力转动并带动连接轴滑动,第二夹具在连接轴的滑动作用下靠近或远离第一夹具,滑动效率更高,并且用户施力于手柄以驱动第一滑动机构更为省力、使用更顺畅。

10、作为改进,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第二滑动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于第二滑动机构上,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受力滑动带动第二安装座沿转动轴的轴向来回滑动。

1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第二滑动机构以用于安装送料机构,送料机构通过第一滑动机构可来回滑动,设置送料机构的滑动方向为转动轴的轴向,当转动轴转动卷绕弹性金属材料时,送料机构可通过第一滑动机构滑动调整弹性金属材料的卷绕位置,从而避免弹性金属材料卷绕重叠,提高弹簧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结构简单、使用省力。

12、作为改进,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座上的送料杆,所述送料杆设有与弹性金属材料适配的安装孔,弹性金属材料穿过安装孔以滑动安装于送料杆内。

13、本技术方案中,设置送料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和送料杆,送料杆安装在第二安装座上以用于向转动轴输送弹性金属材料,通过在送料杆上设置能够穿设弹性金属材料的安装孔,弹性金属材料的一端与第一定位部连接,弹性金属材料的另一端则穿过安装孔限位于送料杆上,通过送料杆输送弹性金属材料更为可靠且不易缠绕,提高卷绕效率。

14、作为改进,所述送料杆滑动安装于第二安装座上,所述送料杆通过滑动靠近或远离转动轴,当弹性金属材料卷绕成型于转动轴上,所述送料杆通过滑动远离转动轴,使得弹性金属材料脱离送料杆。

15、本技术方案中,设置送料杆在第二安装座内可来回滑动,送料杆在第二安装座内的滑动方向与第二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垂直,送料杆通过滑动可靠近或远离转动轴,送料杆通过滑动靠近转动轴能够使得弹性金属材料的输送距离更短,提高输送可靠性,当弹性金属材料卷绕即将成型时,送料杆通过滑动远离转动轴能够使得弹性金属材料的末端提前脱离送料杆,提高卷绕加工效率。

16、作为改进,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定位辅助机构,所述定位辅助机构滑动安装有与转动轴适配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通过滑动伸出与转动轴上的弹性金属材料抵接,当弹性金属材料脱离送料杆后,弹性金属材料的另一端通过定位座折弯以限位于定位座上。

17、本技术方案中,在机架上设置定位辅助机构以辅助弹性金属材料卷绕成型,设置定位辅助机构包括定位座,该定位座可滑动伸缩,当弹性金属材料卷绕即将成型时,送料杆通过滑动远离转动轴能够使得弹性金属材料的末端提前脱离送料杆,此时定位座伸出与转动轴上的弹性金属材料抵接,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定位座将弹性金属材料的末端折弯,以便于后续操作,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18、作为改进,所述定位辅助机构包括与定位座连接的气缸,所述气缸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气缸滑动伸出或缩回定位座,使得定位座通过滑动与弹性金属材料抵接或脱离。

19、本技术方案中,设置定位辅助机构包括定位座和气缸,气缸与定位座连接以驱动定位座滑动伸出或缩回,设置气缸电连接有控制器,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气缸带动定位座伸缩,使得定位座的伸缩更为可靠,整机设置智能化更高,操作更简单。

20、作为改进,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当电机正转时,弹性金属材料卷绕成型于转动轴上,当电机反转时,控制器控制定位座伸出与成型的弹性金属材料抵接,转动轴随电机反转使得第一定位部与弹性金属材料脱离。

2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使得控制器能够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当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正转时,弹性金属材料卷绕于转动轴上,当弹性金属材料卷绕即将成型时,控制器控制定位座伸出与转动轴上的弹性金属材料抵接,操作人员通过定位座将弹性金属材料末端折弯,此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反转,转动轴上的弹性金属材料通过折弯相对于定位座转动限位,使得弹性金属材料相对于转动轴空转,转动轴反向转动能够使得弹性金属材料的端部与第一定位部脱离,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定位座缩回,使得弹性金属材料末端与定位座脱离,便于后续成型的弹性金属材料取出,即完成整个弹簧成型过程,操作简单省力。

22、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第一滑动机构沿机架的长度方向依序分布,所述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第一滑动机构同轴设置,所述送料机构与定位辅助机构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分布于转动轴的两侧。

23、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第一滑动机构配合来夹持或松开转动轴,因此第一夹具、第二夹具、第一滑动机构和转动轴均同轴设置,因此长度较长,设置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第一滑动机构沿机架的长度方向依序分布,部件分布更为合理,设置送料机构与定位辅助机构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分布于转动轴的两侧,使得送料机构与定位辅助机构配合路径更短,整体结构分布更为合理,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整机体积较小、占地面积较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