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7547967发布日期:2024-04-08 13:5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涉及辊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辊压成形是采用回转体特征的辊模作为主要成形部件,基于滚动折弯原理加工各种零部件。金属板材在凹凸辊模相向旋转作用下,通过摩擦力咬入辊模之间,辊模表面的微特征结构对板材施加折弯力,使板材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具有特定截面形状的构件。

2、进给辊和凹模辊之间保持一定的工作间隙,辊压模具工作时,坯料从间隙一端以一定压力给入两辊之间,此时进给辊受到凹模辊的挤压作用。当辊模长度较长时,安装在辊压设备上的进给辊可视为竖直的悬臂梁。由于远离进给辊基座的下端辊子可视为悬臂梁远离固定端的一端,故其受到进给辊基座的约束作用小于靠近进给辊基座的上端辊子,进而进给辊的辊子的中轴线产生远离凹模辊的偏移,尤其辊子的下端偏移情况更为明显,导致辊子下端接触的坯料的变形程度显著小于上端接触的坯料的变形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及方法,能够解决现有进给辊受到凹模辊的挤压作用,进给辊的中轴线产生远离凹模辊的偏移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包括支座、安装架、连接条、两个调控件和两个固定座;所述支座包括固定板和调节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调节块的顶部连接以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与所述调节块的前端面形成放置空间,所述调节块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插孔;所述连接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孔内,且所述连接条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插孔的宽度;所述安装架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通槽;所述固定座包括卡块和固定块,所述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并卡于所述通槽;一个所述调控件固设于一个所述固定块的下端,每个所述调控件能够提供一个柱面,两个所述调控件的柱面用于抵于辊压模具的进给辊的表面;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架、所述卡块和所述调节块后与所述连接条固定,并使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放置空间,所述连接条能够沿所述第一插孔的宽度方向移动,当所述连接条移动到位,所述调节块和所述连接条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

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座还包括调控块;所述调控块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朝向所述调节块的侧面;所述调节块设置有两个沿宽度方向的第二插孔,一个所述调控块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二插孔的长度长于所述调控块的长度。

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还包括两个稳固块;一个所述稳固块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调节块、所述稳固块和所述连接条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插孔为通孔。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槽为t字形槽;所述卡块的形状与所述通槽的形状相适配。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块的长度长于所述固定块的长度。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控件包括轴承和螺栓;所述螺栓上套设所述轴承,前端固设于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两个所述轴承的外表面用于抵于辊压模具的进给辊的表面。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块的底面固设所述螺栓的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轴承的内圈的内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内径。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螺栓包括依次连接的螺帽、光杆和螺杆;螺杆的直径<光杆的直径<螺帽的直径。

11、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方法,使用上述所述的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包括:

12、将调控件固设于一个固定座的固定块的下端;

13、将所述固定座的卡块卡入安装架上设置的通槽;

14、将所述安装架放置在支座的固定板的底面与调节块的前端面形成的放置空间内,将连接条设置于所述调节块的第一插孔内,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架、所述卡块和所述调节块后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孔内的所述连接条固定;

15、当所述连接条移动到位,所述调节块和所述连接条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

16、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包括支座、安装架、连接条、两个调控件和两个固定座。支座包括固定板和调节块,固定板的底部与调节块的顶部连接以使固定板的底面与调节块的前端面形成放置空间,调节块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插孔。连接条设置于第一插孔内,且连接条的宽度小于第一插孔的宽度。安装架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通槽。固定座包括卡块和固定块,卡块设置于固定块的顶部,并卡于通槽。一个调控件固设于一个固定块的下端,每个调控件能够提供一个柱面,两个调控件的柱面用于抵于辊压模具的进给辊的表面。第一固定件穿过安装架、卡块和调节块后与连接条固定,并使安装架位于放置空间,连接条能够沿第一插孔的宽度方向移动,当连接条移动到位,调节块和连接条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

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将调控件固设于固定座的固定块的下端,然后将两个固定座的卡块从安装架的通槽的两端卡入通槽,将安装架放置在支座的固定板的底面与调节块的前端面形成的放置空间内,将连接条设置于调节块的第一插孔内,第一固定件穿过安装架、卡块和调节块后与设置于第一插孔内的连接条固定,连接条能够沿第一插孔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架和卡块相对调节块移动,由于调控件固设于固定块的下端,从而能够带动调控件相对调节块移动,进而实现调控件沿宽度方向的位置调节。当连接条移动到位,调节块和连接条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调控件的柱面刚好与进给辊的表面相切,并对其提供抵挡力,可以防止进给辊的中轴线产生远离凹模辊的偏移,从而使辊子下端接触的坯料的变形程度与上端接触的坯料的变形程度一致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安装架、连接条、两个调控件和两个固定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还包括调控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稳固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孔为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为t字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长度长于所述固定块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件包括轴承和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底面固设所述螺栓的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依次连接的螺帽、光杆和螺杆;

10.一种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止进给辊中轴线偏移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辊压模具领域。装置的支座的固定板的底部与调节块的顶部连接,并形成放置空间,调节块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插孔;连接条设置于第一插孔内,且连接条的宽度小于第一插孔的宽度;安装架设置有通槽;固定座的卡块设置于固定块的顶部,并卡于通槽;调控件固设于固定块的下端,并能提供一个柱面,两个调控件的柱面用于抵于辊压模具的进给辊的表面;第一固定件穿过安装架、卡块和调节块后与连接条固定,并使安装架位于放置空间,连接条能够沿第一插孔的宽度方向移动,当连接条移动到位,调节块和连接条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本申请能够解决辊压中进给辊的中轴线产生远离凹模辊的偏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詹梅,马荣,郑泽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