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装配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18115发布日期:2024-04-01 14:3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装配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装配流水线。


背景技术:

1、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其中电磁式直流电动机一般由定子磁极、转子(电枢)、换向器(俗称整流子)、电刷、机壳、轴承等构成。

2、现有电机如附图1所示,包括端盖91、转子94、定子和机壳95,转子94两端安装有轴承,定子安装固定在机壳95内,端盖91上安装有油封92和波垫93,组装时需要先把油封92和波垫93安装在端盖91上,在转子94上安装轴承,在机壳95内安装定子,然后再把三者进行组装,为了完成上述电机的组装,往往通过输送机输送主要部件,然后在输送机旁边设置各个部件的安装设备,然后依次完成各个部件的组装,从而形成一条组装流水线,现有的电机组装流水线,为了实现电机的精确安装,往往通过在输送机上输送一个个输送平台,每个输送平台放置一个电机壳,然后在往电机壳内装入各个部件,为了实现输送平台的反复利用,输送机往往设计成环形,使得输送平台完成一个电机的组装后又可以回来再次进行下一轮的组装。

3、现有的电机组装流水线由于输送机是环形的,但其中主要只用到了一侧的输送机部分,另一侧的部分只是单纯起到把输送平台送回的功能,占据空间但又不能起到原有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输送机的空间占用,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装配流水线。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装配流水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机装配流水线,包括上下回转输送机、组装平台、转子组装设备和定子组装设备,所述上下回转输送机沿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工位包括端盖放置位、油封安装位、波垫安装位、转子装配位和机壳装配位,所述转子组装设备设置于所述转子装配位旁,所述定子组装设备设置于所述机壳装配位旁;

4、所述上下回转输送机包括上输送组件、下回转组件和转运组件,所述上输送组件和所述下回转组件输送方向相反且分设上下,所述转运组件有两个,两个所述转运组件分设所述上输送组件输送方向的始末;

5、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外壳、竖向滑移安装于外壳内的转运架和驱动转运架上下滑移的转运驱动件,所述转运架上安装有推动组装平台进入上下回转输送机的推出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下回转输送机运输组装平台,组装平台在上输送组件上运输时,依次经过端盖放置位、油封安装位、波垫安装位、转子装配位和机壳装配位,在组装平台上完成电机的组装,然后组装平台被送入上输送组件输送末端的转运组件上,然后通过转运架的下移带着组装平台一起下移,最后通过推出组件把组装平台送入下回转组件,然后下回转组件把组装平台送到上输送组件输送始端的转运组件上,再通过转运组件完成组装平台再次进入上输送组件的过程,从而在上输送组件全占据的长条状空间内完成输送组件和回转整个过程,由于常规技术手段是在上下回转输送机的另一侧未利用部分的外侧也加上另一套组装的流水线,然后组装平台运动一圈可以完成两个电机的装配,从而把两侧都利用起来,但这样的设计,虽然利用起来了上下回转输送机的另一侧空间,但整个设备会变的更加庞大,两套设备变为了整套,对总占地要求,以及输送机的维护都会产生更高的要求,操作人员的进入也会受到影响,而本技术的设置,使得结构精简,并解决了这些问题,解决了空间占用。

7、可选的,所述推出组件有两套分设所述转运架的两侧,所述推出组件包括推出输送带和支撑件,所述推出输送带推动组装平台脱离所述转运架,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转运架并设有推动所述支撑件凸出所述推出输送带的支撑驱动件,所述支撑件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推出输送带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件顶部转动安装有支撑滚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出输送带用于推动组装平台脱离转运架,完成组装平台的转移,同时通过支撑件在支撑驱动件的驱动下抬起组装平台,使得组装平台在转运架的带动下上下运动时,推出输送带与组装平台之间相互隔离,组装平台可以在转运架上保持静止,当输送到相应高度时,通过支撑件下移,使得组装平台受到推出输送带的驱动,同时支撑件顶部转动安装的支撑滚轮,使得组装平台在被推入转运架上时,更加顺畅,而推出输送带驱动组装平台时,也不容易受到支撑件的阻碍。

9、可选的,所述转运架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支撑驱动件的启动按钮,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在所述转运架移动到顶部和底部时,挤压所述启动按钮的启动柱。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运架上下移动时,启动柱与驱动按钮的配合,实现支撑件的控制,当转运架上移和下移到相应位置时,支撑件撑起或收回,从而把支撑件的控制与转运架运送组装平台关联,使得整个控制过程关联性更强,相比于支撑件单独控制,更加不容易出错。

11、可选的,所述上输送组件和所述下回转组件输送方向的始末转动设置有过渡组件,所述过渡组件包括过渡杆和过渡轮,所述过渡轮有两个,所述过渡杆朝远离所述推出组件的方向翻转到行程极限时,所述过渡轮与对应的所述上输送组件或所述下回转组件的输送表面持平,当所述过渡杆朝靠近所述推出组件的方向翻转到行程极限时,所述过渡轮高于对应的所述上输送组件或所述下回转组件的输送表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组装平台在被推出并进入组装平台的时候,通过过渡杆撑起过渡组件,使得组装平台在进入转运架前,支撑件可以提早撑起而不会影响组装平台的进入,从而适应转运架上下移动对支撑件的控制,而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程序,来控制支撑件在组装平台部分进入后再升起,解决了本技术简单控制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支撑件未升起组装平台受到推出输送带的反向推力,以及支撑件完全升起对与转运平台不等高的情况,而过渡杆上设置的过渡轮,使得组装平台经过过渡杆时更加顺畅;其中过渡杆可以翻转,过渡杆朝远离推出组件的方向翻转到行程极限时,过渡轮与对应的上输送组件或所述下回转组件的输送表面持平,当所述过渡杆朝靠近所述推出组件的方向翻转到行程极限时,过渡轮高于对应的上输送组件或下回转组件的输送表面,这样的设置,使得上下回转输送机保留有输送转向功能,上下回转输送机可以随时调整以达到反向输送的效果,而过渡杆可以适应并不会阻碍组装平台反向运动。

13、可选的,所述工位上设置有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阻挡件和驱动阻挡件竖向运动的阻挡驱动件,所述阻挡件包括阻挡座和阻挡块,所述阻挡块铰接于所述阻挡座,所述阻挡块上铰接有用于抵接组装平台的阻挡滚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工位上设置隔离组件,使得组装平台到达相应工位时,通过阻挡件可以阻拦组装平台的继续运动,然后可以在组装平台上完成相应的组装工序,组装完成后,阻挡驱动件带动阻挡件下移,使得组装平台可以继续运动到下一工位,阻挡件上安装的阻挡滚轮,使得阻挡件下移后不容易影响组装平台继续后移,同时可以降低行程的要求,容错率更高,在尽可能降低行程的同时,不容易因为尺寸误差而对组装平台产生卡死的情况。

15、可选的,还包括微动控制组件,所述微动控制组件包括微动控制座和控制按钮,所述微动控制座固定于所述回转输送机上,所述控制按钮沿组装平台输送方向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微动控制座上,另一侧与所述微动控制座之间设置有感应按键,所述控制按钮位于所述感应按键上方的部分凸出设置有推动凸起并设有导向面,所述感应按键控制所述阻挡件升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动控制组件对阻挡件的升降进行控制,当组装平台经过微动控制座上方时,推动控制按钮设置导向面的一侧下移按压感应按键,从而控制阻挡件升起,然后组装平台抵接阻挡件时,组装平台完全通过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上升,使得组装平台无法反向运动,从而使组装工序时,组装平台保持位置稳定。

17、可选的,所述组装平台上设置有浮动定位组件,所述浮动定位组件包括浮动柱和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有两个,所述组装平台上设有安置中心,两个所述限位柱绕安置中心间隔180度设置,所述浮动柱有三个,三个所述浮动柱弹性浮动安装于所述组装平台上,且三个所述浮动柱绕所述安置中心等角度间隔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柱对放置到组装平台上的端盖进行一个方向上的限位,然后通过浮动柱对端盖进行调整,从而保障放置位置的精度。

19、可选的,所述浮动定位组件还包括浮动板和安装柱,所述浮动板上下浮动安装于所述组装平台内,所述安装柱一端抵接所述浮动板,另一端竖向滑移限制于所述组装平台上,所述浮动柱一端弹性安装于所述安装柱上,另一端滑移贯穿所述组装平台上表面,所述限位柱下端设置有控制座,所述控制座抵接所述浮动板,所述控制座上凸出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限位柱下端与所述安装凸起铰接,所述浮动板上移推动所述控制座上移,进而推动所述限位柱下端脱离所述组装平台而往安置中心外侧翻转。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浮动柱凸出的高度可通过浮动板进行调整,同时限位柱也可以进行锁定和解锁,当端盖放置时,浮动板在下,控制座上的安装凸起带着限位柱受到限制,使限位柱保持稳定,在安装机壳前,通过顶起浮动板,使控制座上移,进而限位柱上移而形成向外倒下的状态,使得限位柱不再阻挡机壳的组装,同时浮动柱进一步上移,使得机壳安装完成后,机壳得到浮动柱的支持,方便后续安装完毕的电机的取下,浮动柱在安装时起到定位,但安装完毕后又不会影响电机的拿取。

21、可选的,所述端盖放置位旁设置有储送料组件,所述储送料组件包括储料台、循环盘、储料杆和送料盘,所述循环盘转动安装于所述储料台上,所述储料台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循环盘旋转的循环电机,所述储料杆供端盖叠加放置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储料杆竖向设置于所述循环盘上并绕所述循环盘周向等角度间隔设置,所述送料盘滑移安装于所述储料杆,且所述储料台内设置有推动所述送料盘滑移推动所述储料杆上的端盖上移的送料驱动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盖放置位旁的储送料组件用于放置端盖,然后通过从储送料组件上取下端盖放置于组装平台上完成第一步,储送料组件通过储料杆放置端盖,然后通过循环盘的旋转,把储料杆连带其上的端盖旋转到取端盖放入组装平台的位置,多个储料杆可以循环不断的供应端盖,同时为了方便取下端盖,通过送料驱动件驱动送料盘不断上移,同时推动端盖在储料杆上不断上移,直到取完全部的端盖,使得端盖的取出更加方便,且每次取端盖的位置稳定。

23、可选的,所述送料驱动件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开设有推动上移导向面,所述送料盘下设置有推动导柱,所述推动导柱竖向滑移贯穿所述循环盘且下端设置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安装有受力轮。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循环盘的旋转驱动和送料盘的上移驱动同时进行,缩减驱动机构的同时又能完成相应的功能,在完成一个储料杆上端盖的顶起后,驱动块越过推动导柱,然后反向运动进而推动循环盘旋转,然后再次正向运动推动受力块,进而带动送料盘上移,从而保障一个储料杆上的端盖取完后可以顺畅的换到下一个储料杆,关联性更强,程序不容易出错。

25、综上所述,通过上下回转输送机运输组装平台,组装平台在上输送组件上运输时,依次经过端盖放置位、油封安装位、波垫安装位、转子装配位和机壳装配位,在组装平台上完成电机的组装,然后组装平台被送入上输送组件输送末端的转运组件上,然后通过转运架的下移带着组装平台一起下移,最后通过推出组件把组装平台送入下回转组件,然后下回转组件把组装平台送到上输送组件输送始端的转运组件上,再通过转运组件完成组装平台再次进入上输送组件的过程,从而在上输送组件全占据的长条状空间内完成输送组件和回转整个过程,由于常规技术手段是在上下回转输送机的另一侧未利用部分的外侧也加上另一套组装的流水线,然后组装平台运动一圈可以完成两个电机的装配,从而把两侧都利用起来,但这样的设计,虽然利用起来了上下回转输送机的另一侧空间,但整个设备会变的更加庞大,两套设备变为了整套,对总占地要求,以及输送机的维护都会产生更高的要求,操作人员的进入也会受到影响,而本技术的设置,使得结构精简,并解决了这些问题,解决了空间占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