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5500发布日期:2023-06-10 02:0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公路安全护栏,具体涉及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防阻块是用于对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有效地防护,降低事故损失、减轻事故车辆对人员的伤害,而防阻块受到外力撞击会严重变形,只能做为废铁处理,导致对高速公路护栏的维修成本较高。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出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阻块受外力碰撞发生严重变形,只能做为废铁处理,导致对高速公路护栏的维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设有机头,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校正件,所述第一校正件的形状为六棱柱,所述第一校正件位于所述机头的正下方位置,所述第一校正件顶部设有第二校正件,所述机头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校正件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底座上滑动设有六个第三校正件,六个所述第三校正件绕所述第一校正件周围分布,所述底座上设有六个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校正件连接。

4、优选地,所述第二校正件形状为六棱锥。

5、优选地,所述第二校正件底部形状与所述第一校正件相同。

6、优选地,所述第三校正件为矩形状,所述第三校正件与六棱柱状的所述第一校正件的侧棱的大小相同。

7、优选地,所述第一校正件与所述第二校正件采用焊接连接。

8、优选地,所述机头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通过螺栓连接。

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变形的防阻块放置在第二校正件上,机头向下移动对防阻块进行下压,防阻块沿着第二校正件向下移动至第一校正件上,通过第一校正件的形状对防阻块的形状进行矫正,实现对防阻块进行初步修复;通过气缸的输出端带动第三校正件向第一校正件的方向进行移动,第三校正件对套在第一校正件上的防阻块进行挤压,可再次对防阻块进行定型处理,提高防阻块的修复效果;如此可以实现快速大量对变形的防阻块进行修复,使得修复后的防阻块可以进行二次使用,降低公路护栏的维护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第一气缸(2),所述第一气缸(2)的伸缩端设有机头(3),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校正件(4),所述第一校正件(4)的形状为六棱柱,所述第一校正件(4)位于所述机头(3)的正下方位置,所述第一校正件(4)顶部设有第二校正件(5),所述机头(3)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校正件(5)形状相匹配的凹槽(31),所述底座(1)上滑动设有六个第三校正件(6),六个所述第三校正件(6)绕所述第一校正件(4)周围分布,所述底座(1)上设有六个第二气缸(7),所述第二气缸(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校正件(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正件(5)形状为六棱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正件(5)底部形状与所述第一校正件(4)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校正件(6)为矩形状,所述第三校正件(6)与六棱柱状的所述第一校正件(4)的侧棱的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件(4)与所述第二校正件(5)采用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3)与所述第一气缸(2)的伸缩端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公路安全护栏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阻块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设有机头,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校正件,所述第一校正件的形状为六棱柱,所述第一校正件位于所述机头的正下方位置,所述第一校正件顶部设有第二校正件,所述机头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校正件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底座上滑动设有六个第三校正件。通过将变形的防阻块放置在第二校正件上,压力机带动机头向下移动对防阻块进行下压,防阻块沿着第二校正件向下移动至第一校正件上,通过第一校正件的形状对防阻块的形状进行矫正,实现对防阻块进行初步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钟运明,傅学君,李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南管理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