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1879发布日期:2024-01-16 11:2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构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开孔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中墙梁、屋面梁,经常会应用到檀条构件(z型钢、c型钢、h型钢),檀条构件需要开孔才能与梁、柱等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现有技术中,檀条开孔常用的方式是通过人工放样定位,然后冲眼开孔,开孔的位置和尺寸的误差较大。在后续安装进行时,由于累积误差及檩条构件变形等因素影响,檀条所开孔与梁柱栓孔常常组对不上。常规采用对檀条所开的圆孔进行气割扩孔或者锉刀修孔的方法进行扩孔处理,费时费力,而且还容易破坏构件的结构,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孔装置,可以实现机械自动开孔,而且还能直接对构件开设长圆孔,在省时省力的同时,还能避免因为构件变形导致的栓孔组对不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2、一种开孔装置,包括支撑架、伸缩装置、下压开孔杆、和顶冲开孔筒体,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撑、顶撑和设置于底撑、顶撑之间的支撑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底座和伸缩头,所述底座与顶撑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伸缩头向下设置。所述伸缩装置可以为千斤顶等。伸缩装置的伸缩头向下运动,为开孔面提供向下的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构件表面被攻出所需的开孔。所述下压开孔杆垂直向下设置,下压开孔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下压开孔杆的第一端与伸缩头连接,下压开孔杆的第二端为锥形体。下压开孔杆的第二端的锥形体结构有利于提高下压开孔杆与构件接触面的压强,更容易在构件表面开孔。所述顶冲开孔筒体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顶冲开孔筒体垂直设置于底撑上且与下压开孔杆的第二端相对设置,优选为顶冲开孔筒体的中心与下压开孔杆的第二端的中心相对设置;所述顶冲开孔筒体截面的尺寸略大于下压开孔杆的截面尺寸。顶冲开孔筒体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筒壁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但是要保证筒体具有足够的强度,这样才不会在攻孔的过程中被挤压变形。顶冲开孔筒体筒壁的上端优选为从下向上逐渐变薄的刀口状,这样可以增加筒壁上端与构件接触处的压强,更容易冲孔。此外,顶冲开孔筒体的上开口正对着下压开孔杆设置,顶冲开孔筒体截面的尺寸略大于下压开孔杆的截面尺寸,在下压开孔杆向下运动开孔和扩孔的过程中,下压开孔杆的第二端可以伸进顶冲开孔筒体内部,顶冲开孔筒体和下压开孔杆分别从下方和上方对构件施力,且两个力不会相互抵消,更容易在构件上开出所需的孔。

3、优选的,所述下压开孔杆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垂直设置。

4、优选的,所述下压开孔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分别与下压开孔杆垂直连接。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与下压开孔杆可以焊接,也可以通过在下压开孔杆侧面的开设安装孔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定位装置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安装在下压开孔杆锥形体以上的任意高度,定位装置的作用包括:(1)定位调整放置檩条构件,具体做法是可以在檩条构件上需要开孔的位置画“十”字形,然后将“十”字中心对准下压开孔杆第二端锥形体的中心,同时将“十”字两条相互垂直的线分别与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对齐,从而实现檩条构件待开孔位置与下压开孔杆的对准,可以使开孔位置更加准确;(2)限制下压开孔杆无限下压,防止破坏下撑的结构。

5、优选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伸缩装置连接。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模块和与之连接的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压力传感器可以及时感应定位杆所受到的压力并传输给自动控制装置。当定位杆接触到檩条构件上表面时,自动控制装置的接收模块接收到压力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计算模块,计算模块处理信息后转化为计算结果,并将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计算结果向伸缩装置发送控制指令,控制伸缩装置停止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在开孔结束后实现装置的自动关闭,防止伸缩装置无限下移导致的机器损伤和故障。

6、优选的,所述下压开孔杆的第一端的截面是长圆形,第二端从上往下为渐变的锥形体;所述顶冲开孔筒体为截面是长圆形的筒体,筒体内孔截面的尺寸略大于下压开孔杆的截面尺寸。选择横截面为长圆形的下压开孔杆和与之配套的顶冲开孔筒体,可以直接在檩条构件上开设出长圆孔。在使用时,檩条构件与梁柱等构件可以通过穿过长圆孔的螺栓配合螺母进行固定,长圆孔的设置使得螺栓穿过檩条构件的位置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了由于檩条构件的轻微形变导致的檀条构件开孔与梁柱栓孔组对不上的问题。

7、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头垂直向下设置。垂直向下设置开孔时构件受力更均匀,开孔更省力。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1)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在檩条构件上需要开孔的位置画“十”字形,然后直接将需要开孔的檩条构件放置在顶冲开孔筒体上,将“十”字中心对准下压开孔杆第二端锥形体的中心,同时将“十”字两条相互垂直的线分别与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对齐,从而实现檩条构件待开孔位置与下压开孔杆的对准,可以使开孔位置更加准确;然后开启伸缩装置,伸缩装置推动下压开孔杆向下运动,直至下压开孔杆第二端的锥形体接触到构件上表面,下压开孔杆继续向下运动,在构件表面攻出细孔,随着下压开孔杆的下移,其第二端锥形体逐渐下移至顶冲开孔筒体的内孔之中,同时檩条构件上的孔逐渐扩大,直至定位装置接触到檩条构件上表面后停止伸缩装置运动。最终在顶冲开孔筒体和下压开孔杆的双重作用下,檩条构件被开设出所需的长圆孔。本装置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开孔十分方便快捷。

10、(2)设置压力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装置,当定位杆接触到檩条构件上表面时,自动控制装置的接收模块接收到压力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计算模块,计算模块处理信息后转化为计算结果,并将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计算结果向伸缩装置发送控制指令,控制伸缩装置停止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在开孔结束后实现装置的自动关闭,防止伸缩装置无限下移导致的机器损伤和故障。

11、(3)本装置可以直接在檀条等构件上一次开设出长圆孔,檩条构件在安装时,檩条构件与梁柱等结构件可以通过穿过长圆孔的螺栓配合螺母进行固定,长圆孔的设置使得螺栓穿过檩条构件的位置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了由于檩条构件的轻微形变导致的檀条构件开孔与梁柱栓孔组对不上的问题,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伸缩装置、下压开孔杆、和顶冲开孔筒体,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撑、顶撑和设置于底撑、顶撑之间的支撑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底座和伸缩头,所述底座与顶撑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伸缩头向下设置;所述下压开孔杆垂直向下设置,下压开孔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下压开孔杆的第一端与伸缩头连接,下压开孔杆的第二端为锥形体;所述顶冲开孔筒体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顶冲开孔筒体垂直设置于底撑上且中心与下压开孔杆的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顶冲开孔筒体截面的尺寸大于下压开孔杆的截面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开孔杆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开孔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分别与下压开孔杆垂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伸缩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开孔杆的第一端的截面是长圆形,第二端从上往下为渐变的锥形体;所述顶冲开孔筒体为截面是长圆形的筒体,筒体内孔截面的尺寸大于下压开孔杆的截面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头垂直向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为千斤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孔装置,包括支撑架、伸缩装置、下压开孔杆、和顶冲开孔筒体;下压开孔杆垂直向下设置,下压开孔杆的第一端与伸缩头连接,下压开孔杆的第二端为锥形体;顶冲开孔筒体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顶冲开孔筒体垂直设置于底撑上且与下压开孔杆的第二端相对设置,顶冲开孔筒体截面的尺寸大于下压开孔杆的截面尺寸。本装置可以直接在檀条等构件上一次开设出长圆孔,构件在安装时,檩条构件与梁柱等结构件可以通过穿过长圆孔的螺栓配合螺母进行固定,长圆孔的设置使得螺栓穿过檩条构件的位置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了由于檩条构件的轻微形变导致的檀条构件开孔与梁柱栓孔对不上的问题,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向,杨云,曾筠涵,张玉开,臧宗强,段晓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