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90455发布日期:2023-07-25 18:0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机壳生产,涉及一种打孔装置,特别是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1、磁电钻,最大钻孔可以达到120mm,主要是通过机器本身底部的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可以直接吸附在钢结构件上边,直接进行钻孔作业。

2、目前在电机机壳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打孔装置在机壳表面进行打孔作业,在对一些大型的电机机壳加工时,工作人员会选用磁电钻进行打孔操作,通过电磁铁吸附的方式,将装置吸附固定在机壳表面,目前现有的电磁打孔装置无法根据所加工电机机壳的大小,对其固定位置进行改变,并且电机机壳大多呈筒状设置,进而降低了打孔装置的固定效果,而且目前的电磁打孔装置在通电固定后,若需要对打孔位置进行微调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将装置断电,然后再对装置位置进行调整,使用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该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具备调节功能,能够根据所加工的电机机壳的大小,对其电磁铁吸附位置进行改变,而且该装置还可以在打孔时,对打孔的位置进行微调,给工作人员的打孔工作提供了便利。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铁底座,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铁底座,且第二电磁铁底座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座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结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固定有上下活动的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前侧安装有打孔设备。

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大型电机机壳表面进行打孔作业时,工作人员首先取出该装置,然后根据本次加工的机壳实际大小来旋转两侧的固定环,对两侧第二电磁铁底座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将该装置稳定固定在机壳表面,若需要对钻孔的位置进行左右方向微调时,只需要工作人员旋转一侧的旋钮,使得安装板左右方向活动,对打孔设备的所在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只需要再次下降打孔设备,便可以在机壳表面进行打孔,以此来完成对电机机壳的打孔操作。

5、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螺纹杆、固定环和连接板,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在固定槽内壁的一侧,所述固定环固定在第一螺纹杆表面的一侧,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槽内壁的一侧,且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至连接板的内部并与连接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的外侧并与第二电磁铁底座之间铰接。

6、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对两侧的第二电磁铁底座位置进行调节,以便根据加工的电机机壳大小进行适应。

7、所述固定槽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板前后方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的内部并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8、采用以上结构,对连接板进行限位,避免第二电磁铁底座与第一电磁铁底座之间发生分离。

9、所述活动结构包括滑块、固定架、第二螺纹杆和旋钮,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且滑块的顶部与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栓接在固定座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设置在滑块的一侧,且第二螺纹杆与滑块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旋钮栓接在第二螺纹杆的左端。

10、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对打孔设备的所在位置进行左右微调,以便进行钻孔操作。

11、所述固定架呈l型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右两端均与固定架转动连接,且第二螺纹杆的左端贯穿左侧的固定架。

12、采用以上结构,方便对滑块的所在位置进行调节。

13、所述滑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滑块的底部栓接有导向块,且导向块位于导向槽的内部并与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4、采用以上结构,对滑块进行导向,控制滑块左右移动范围。

15、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电磁铁底座一侧表面的前后方均栓接有卡板,且卡板与卡槽的内壁卡接。

16、采用以上结构,在钻孔结束后,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收纳操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具备调节功能,能够根据所加工的电机机壳的大小,对其电磁铁吸附位置进行改变,进而将该装置固定于电机机壳表面,方便后续进行打孔作业,提高打孔作业时的稳定性,而且该装置还可以在打孔时,对打孔的位置进行微调,给工作人员的打孔工作提供了便利,解决了现有的电磁打孔装置不方便根据所加工电机机壳的大小对固定位置进行调节的问题。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螺纹杆、固定环和连接板的设置,工作人员转动固定环便可以使第一螺纹杆发生旋转,进而使连接板在固定槽的内部发生活动,对第二电磁铁底座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根据电机机壳的大小进行调节适应,方便进行后续的固定操作。

20、3、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固定架、第二螺纹杆和旋钮的设置,若需要对打孔的位置进行微调时,工作人员只需要旋转一侧的旋钮,使得第二螺纹杆发生转动,滑块便会在滑槽的内部进行左右活动,进而对上方打孔设备的所在位置进行调节,对打孔位置进行微调,方便在电机机壳表面进行打孔作业。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铁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2),所述固定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铁底座(4),且第二电磁铁底座(4)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顶部的表面开设有滑槽(6),所述固定座(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结构(7),所述固定座(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前侧固定有上下活动的调节架(9),所述调节架(9)的前侧安装有打孔设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第一螺纹杆(31)、固定环(32)和连接板(33),所述第一螺纹杆(31)转动连接在固定槽(2)内壁的一侧,所述固定环(32)固定在第一螺纹杆(31)表面的一侧,所述连接板(33)滑动连接在固定槽(2)内壁的一侧,且第一螺纹杆(31)的一端贯穿至连接板(33)的内部并与连接板(33)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33)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2)的外侧并与第二电磁铁底座(4)之间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2)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连接板(33)前后方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位于限位槽(11)的内部并与限位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结构(7)包括滑块(71)、固定架(72)、第二螺纹杆(73)和旋钮(74),所述滑块(71)滑动连接在滑槽(6)的内部,且滑块(71)的顶部与安装板(8)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72)栓接在固定座(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螺纹杆(73)贯穿设置在滑块(71)的一侧,且第二螺纹杆(73)与滑块(7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旋钮(74)栓接在第二螺纹杆(73)的左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72)呈l型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73)的左右两端均与固定架(72)转动连接,且第二螺纹杆(73)的左端贯穿左侧的固定架(7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15),所述滑块(71)的底部栓接有导向块(16),且导向块(16)位于导向槽(15)的内部并与导向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1)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卡槽(14),所述第二电磁铁底座(4)一侧表面的前后方均栓接有卡板(13),且卡板(13)与卡槽(14)的内壁卡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属于电机机壳生产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磁打孔装置不方便根据所加工电机机壳的大小对固定位置进行调节的问题。本机壳用电磁打孔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铁底座,第一电磁铁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铁底座,且第二电磁铁底座呈倾斜设置。本技术具备调节功能,能够根据所加工的电机机壳的大小,对其电磁铁吸附位置进行改变,进而将该装置固定于电机机壳表面,方便后续进行打孔作业,提高打孔作业时的稳定性,而且该装置还可以在打孔时,对打孔的位置进行微调,给工作人员的打孔工作提供了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豪,赵积满,赵龙新,赵建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缙云县德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