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整形装置、极耳结构及单体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3347发布日期:2023-12-07 00:0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极耳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极耳整形装置、极耳结构和单体电池。


背景技术:

1、电芯由正、负极片叠加或者卷绕而成,极片上引出铜箔或者铜片,将各极片上对应的铜箔或者铜片叠加整形后构成电芯的极耳。电池装配时,需要将极耳焊接至盖板,然后调整电芯位置以将电芯装配入壳。在电芯调整过程中,由于电芯厚度的限制,使得各铜箔在叠加后,其靠近极片端相互之间无法贴合,这使得后期电芯调整入壳过程中,铜箔靠近极片的一端,即极耳的根部容易出现撕裂现象;具体如图6所示,为现有的常规极耳结构(整形后),定义电芯厚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为基准线,极耳结构叠加焊接后的部分在电芯厚度方向上偏离第一基座线,在电芯入壳时,极耳结构叠加焊接后的部分保持水平状态,而电芯向下翻折,则上侧的极耳根部被紧绷,该处结构容易出现撕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方便调节,其能够对极耳两侧进行错位整形,在极耳整形过程中为极耳一侧根部预留余量,防止极耳弯折后出现根部撕裂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结构,其内侧极耳长度可取至最小,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内侧极耳在电芯入壳后由于其长度相对较短,可防止对电芯产生挤压,安全性高。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体电池,其成本低,安全性高。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一压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具有用于容置极耳结构的整形间隙;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以调整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的整形间隙,其中,定义极耳整形前伸出于极片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压板至电芯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压板至电芯的最小距离。

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极耳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以在所述电芯的高度方向上调节二者至少之一与所述电芯之间的距离。

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靠近电芯侧的内侧边沿均设置有圆弧倒角。

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一焊孔,所述第二压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二焊孔。

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极耳整形装置还包括夹紧块和第三驱动件,其中:两个所述夹紧块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夹紧块之间构成夹紧间隙,用于容置所述电芯;第三驱动件作用于夹紧块,使得二者彼此靠近或者远离,以调节所述夹紧间隙。

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极耳整形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三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但不限于直线模组、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2、一种极耳结构,由上述的极耳整形装置整形制成,包括若干极耳片,若干所述极耳片一一对应连接至电芯的极片;所述极耳片包括彼此连接的整形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至与该极耳片对应的所述极片;相邻两个所述极耳片的整形部彼此平行且贴合设置;所有所述极耳片的整形部构成整形段;定义所述电芯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为基准线,整形段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为参考线;各所述极耳片的整形部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上偏离所述基准线;定义所述参考线一侧分布的极耳片为外侧极耳,所述参考线另一侧分布的极耳片为内侧极耳,所述基准线处于所述内侧极耳侧;当所述极耳结构处于所述整形间隙内时,所述第一压板至电芯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压板至电芯的最小距离,以使得所述外侧极耳的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与其对应的整形部平行。

13、一种单体电池,包括上述的极耳结构。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板至电芯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压板至电芯的最小距离,以此可实现对极耳结构在电芯高度方向上的错位整形,由此可实现在第一压板侧极耳的根部预留余量,防止极耳弯折后出现根部撕裂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440),所述第二驱动件(44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板(410)和/或所述第二压板(420),以在所述电芯(100)的高度方向上调节二者至少之一与所述电芯(100)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410)和所述第二压板(420)靠近电芯(100)侧的内侧边沿均设置有圆弧倒角(7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410)上贯穿设置有第一焊孔(411),所述第二压板(420)上贯穿设置有第二焊孔(4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整形装置还包括夹紧块(300)和第三驱动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整形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和所述第三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和所述第二驱动件(440)包括但不限于直线模组、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8.一种极耳结构,由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整形制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极耳片(210),若干所述极耳片(210)一一对应连接至电芯(100)的极片;

9.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结构(2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整形装置、极耳结构及单体电池,极耳整形装置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一压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具有用于容置极耳结构的整形间隙;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以调整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的整形间隙,其中,定义极耳整形前伸出于极片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压板至电芯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压板至电芯的最小距离。本技术的第一压板至电芯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压板至电芯的最小距离,以此可实现对极耳结构在电芯高度方向上的错位整形,由此可实现在第一压板侧极耳的根部预留余量,防止极耳弯折后出现根部撕裂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邵伟,桂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