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料精冲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7957发布日期:2023-08-14 01:3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厚料精冲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厚料精冲模具。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冲压模具是一种将材料(如五金冲压件)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设备。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不同产品的特性及使用特性决定了零件材料的厚度;对于厚料而言,冲裁断面都比较大,而电子元件因精密度要求高,因此对光亮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为了解决厚料的光亮带问题,申请日为cn202120532735.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为一种冲压产品内控塌边光亮带处理装置,包括冲压模块,所述冲压模块内部中间卡接冲压杆,冲压模块内部底端通过卡接块卡接冲压产品,所述冲压杆底端螺纹连接冲压头,所述冲压头包括多节冲头和螺纹固定块,所述多节冲头通过所述螺纹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冲压杆的底端,所述冲压产品包括冲压孔和毛刺边,所述冲压产品中心设有所述冲压孔,所述冲压产品表面上端设有所述毛刺边;该处理装置能够达到间隙小,产品切料边缘光亮带面积大,且切除塌边,确保冲压产品的精准度和光亮度的效果。但是,该处理装置只能用于对产品的冲压孔进行处理,而无法对产品的周边进行处理并保证光亮度;如图1所示,该零件100’在经过粗切后,还需要对零件100’的周边进行处理,以保证零件100’周边的光亮度,其中,零件100’的中部具有产品定位孔200’;而以往都采用机械抛光或者化学抛光对零件100’的周边进行处理,存在加工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对零件的周边进行精冲处理并保证光亮度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厚料精冲模具,能够实现对带有产品定位孔的零件的周边进行精冲处理,可以提升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包括冲压上模、与所述冲压上模相配合的冲压下模、浮压板、内脱块以及顶块;

3、所述冲压上模内设有凹模,所述内脱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凹模内,且所述内脱块的顶部通过第一弹性结构与所述冲压上模相连接;

4、所述冲压下模内设有凸模,所述凸模的底部与所述冲压下模相连接,且所述凸模上设置有用于对零件进行定位的定位销柱;所述浮压板活动套设在所述凸模的外部,且所述浮压板通过第二弹性结构与所述冲压下模相连接;所述冲压上模的底部两侧在对应所述浮压板的位置均设有所述顶块。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包括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的上端与冲压上模固定连接,所述氮气弹簧的下端与内脱块的顶部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凹模贯穿设置有产品型腔,所述内脱块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产品型腔内。

7、进一步的,所述凹模的内壁与凸模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为待冲压材料的厚度的0.4%。

8、进一步的,所述凹模的内壁与凸模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为0.03mm。

9、进一步的,所述内脱块在冲压之前伸出至所述凹模的下方。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结构包括弹簧以及顶柱;

11、所述冲压下模内形成有装配腔室,所述弹簧和顶柱安装在所述装配腔室内;所述顶柱的上部与浮压板相连接,所述顶柱的中部固设有限位块,所述弹簧的上端抵顶于限位块,所述弹簧的下端抵顶于装配腔室的底部。

12、进一步的,所述浮压板与冲压下模之间围绕所述凹模的四周设置有4个所述第二弹性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冲压上模的底部在所述凹模的外侧设置有4根引导柱,所述冲压下模的顶部在对应每个所述引导柱的位置均开设有导柱孔。

14、进一步的,所述凸模上设置有2个所述定位销柱。

15、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冲压上模凹模内设置内脱块和第一弹性结构,在冲压下模的凸模外部活动套设浮压板,并且浮压板通过第二弹性结构与冲压下模相连接,同时在凸模上设置有定位销柱;使得在利用凸模与凹模配合对待冲压材料进行冲压前,可利用定位销柱将待冲压材料先定位在浮压板之上,且在凸模与凹模合模冲切之前,内脱块能够将待冲压材料往下压紧,再结合凹模内壁与凸模外壁之间的间隙设计,使整个冲切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对需要冲切的部位进行挤压限制,从而避免撕裂带和圆角带的产生,因此能够有效提升零件周边的光亮度,进而提升产品精度;同时与采用机械抛光或者化学抛光的方式相比,能够有效提升加工效率、降低加工难度和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包括冲压上模以及与所述冲压上模相配合的冲压下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压板、内脱块以及顶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包括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的上端与冲压上模固定连接,所述氮气弹簧的下端与内脱块的顶部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贯穿设置有产品型腔,所述内脱块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产品型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的内壁与凸模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为待冲压材料的厚度的0.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的内壁与凸模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为0.0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脱块在冲压之前伸出至所述凹模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结构包括弹簧以及顶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压板与冲压下模之间围绕所述凹模的四周设置有4个所述第二弹性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上模的底部在所述凹模的外侧设置有4根引导柱,所述冲压下模的顶部在对应每个所述引导柱的位置均开设有导柱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上设置有2个所述定位销柱。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厚料精冲模具,包括冲压上模、与冲压上模相配合的冲压下模、浮压板、内脱块和顶块;冲压上模内设有凹模,内脱块活动设置在凹模内,且内脱块的顶部通过第一弹性结构与冲压上模相连接;冲压下模内设有凸模,凸模的底部与冲压下模相连接,且凸模上设置有用于对零件进行定位的定位销柱;浮压板活动套设在凸模的外部,且浮压板通过第二弹性结构与冲压下模相连接;冲压上模的底部两侧在对应浮压板的位置均设有顶块。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提升零件周边的光亮度,进而提升产品精度,同时还可以提升加工效率、降低加工难度和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锐腾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