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1087发布日期:2023-10-14 19:0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铜棒加工,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


背景技术:

1、铜棒是用于加工机械设备零件的材料,对铜棒进行加工时,包含但不限于折弯加工方式,折弯加工方式包含但不限于随动机构,在进行折弯加工后可用作于机械加工设备内,而随动机构是一种反馈控制机构,这种机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速度或者加速度,快速跟踪和准确定位是随动机构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

2、目前,公开号为:cn20889492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修正铜棒折弯位置的铜棒折弯随动机构,此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修正铜棒折弯位置的铜棒折弯随动机构,该用于修正铜棒折弯位置的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包括一铜棒夹具,所述铜棒夹具固定于一滑动座顶部,在铜棒夹具后侧的滑动座上还设有一随动铜棒夹具,在滑动座上设有一活塞杆沿滑动座运动方向伸缩的气缸,所述随动铜棒夹具通过一连杆与气缸的活塞杆固连,该用于修正铜棒折弯位置的铜棒折弯随动机构,通过拉线编码器监测固定在随动铜棒夹具在折弯时跟随铜棒被拉动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铜棒实际位置与下一折弯位置的差距,铜棒夹具松开铜棒后,气缸推动通过连杆与其活塞杆固连的随动铜棒夹具夹持着铜棒移动所述差距,实现对下一折弯位置的修正。

3、在对铜棒进行折弯加工时,就会使用到折弯随动机构,而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就是其中一种,但是现有的折弯随动机构缺少对铜棒折弯后实时随动的结构,因此无法对铜棒折弯时到折弯后进行实时随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折弯随动机构缺少对铜棒折弯后实时随动的结构,因此无法对铜棒折弯时到折弯后进行实时随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包括折弯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栓接在折弯机构的底部,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加工组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角度组件和高度组件;

3、所述加工组件栓接在支撑组件的顶部,所述角度组件栓接在支撑组件的底部,所述高度组件栓接在角度组件的表面,所述高度组件表面的顶部与支撑组件滑动连接。

4、为了起到对加工组件和定位机构支撑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圆板和弧形槽,所述支撑圆板栓接在支撑平台的顶部,所述弧形槽开设在支撑圆板的顶部。

5、为了起到对铜棒折弯加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优选的,所述加工组件包括限位筒、液压杆和折弯板,所述限位筒栓接在支撑圆板顶部的后侧,所述液压杆栓接在支撑圆板顶部的左侧,所述折弯板栓接在液压杆右侧的输出端。

6、为了起到对铜棒折弯时实时随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优选的,所述角度组件包括横向随动机构本体、活动槽和限位板,所述横向随动机构本体栓接在支撑圆板的底部,所述活动槽开设在横向随动机构本体的前侧,所述限位板转动连接在横向随动机构本体的内壁,所述限位板与活动槽滑动连接。

7、为了起到对同伴实时随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优选的,所述高度组件包括阻尼杆、纵向随动机构本体和限位圈,所述阻尼杆滑动连接在限位板的内壁,所述纵向随动机构本体栓接在阻尼杆的底部,所述限位圈栓接在阻尼杆的顶部,所述阻尼杆的表面与弧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8、为了起到对折弯板加固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优选的,所述折弯板的右侧栓接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表面刻有引导纹路,所述加固板与折弯板配合使用。

9、为了起到对限位圈加固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优选的,所述限位圈的内壁栓接有加固圈,所述加固圈的内壁刻有防滑纹路,所述加固圈与限位圈配合使用。

10、为了起到增加阻尼杆和限位圈连接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优选的,所述阻尼杆的顶部栓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顶部与限位圈的表面栓接,所述加固杆与阻尼杆和限位圈配合使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通过设置折弯机构和定位机构,支撑组件可以对加工组件和定位机构进行支撑和限位,加工组件可以对铜棒进行折弯加工,角度组件可以对折弯时的铜棒进行实时随动,高度组件可以对铜棒的位置进行实时随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包括折弯机构和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栓接在折弯机构的底部,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加工组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角度组件和高度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圆板和弧形槽,所述支撑圆板栓接在支撑平台的顶部,所述弧形槽开设在支撑圆板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包括限位筒、液压杆和折弯板,所述限位筒栓接在支撑圆板顶部的后侧,所述液压杆栓接在支撑圆板顶部的左侧,所述折弯板栓接在液压杆右侧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组件包括横向随动机构本体、活动槽和限位板,所述横向随动机构本体栓接在支撑圆板的底部,所述活动槽开设在横向随动机构本体的前侧,所述限位板转动连接在横向随动机构本体的内壁,所述限位板与活动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组件包括阻尼杆、纵向随动机构本体和限位圈,所述阻尼杆滑动连接在限位板的内壁,所述纵向随动机构本体栓接在阻尼杆的底部,所述限位圈栓接在阻尼杆的顶部,所述阻尼杆的表面与弧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板的右侧栓接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表面刻有引导纹路,所述加固板与折弯板配合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的内壁栓接有加固圈,所述加固圈的内壁刻有防滑纹路,所述加固圈与限位圈配合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的顶部栓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顶部与限位圈的表面栓接,所述加固杆与阻尼杆和限位圈配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铜棒折弯随动机构,属于铜棒加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折弯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栓接在折弯机构的底部,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加工组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角度组件和高度组件,所述加工组件栓接在支撑组件的顶部,所述角度组件栓接在支撑组件的底部,所述高度组件栓接在角度组件的表面,所述高度组件表面的顶部与支撑组件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折弯机构和定位机构,支撑组件可以对加工组件和定位机构进行支撑和限位,加工组件可以对铜棒进行折弯加工,角度组件可以对折弯时的铜棒进行实时随动,高度组件可以对铜棒的位置进行实时随动。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宾,于连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万峰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