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91067发布日期:2023-07-25 18:2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1、车辆的天窗,例如汽车的天窗,其安装于车顶。汽车天窗可大致分为:外滑式、内藏式、内藏外翻式、全景式和窗帘式等,主要安装于商用suv、轿车等车型上。天窗的作用很多,例如,天窗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同时汽车天窗也可以开阔视野以及用于移动摄影摄像的拍摄需求。又例如,冬天开窗可以通风除雾,夏天汽车暴晒后,可以开窗降温换气。

2、现有技术中,天窗的制作大多采用冲压机直接冲压与车顶盖一体。但是目前的天窗冲压过程还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冲压所用的钣金件刚性较大,而天窗形状为弧形,在冲压过程中,仅采用强压力使其变形完成冲压过程,再加上模座在下降的过程中动能较大,可能会导致原料损坏,影响冲压质量;又例如,冲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采用人工上下料效率低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以提高冲压质量,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降低安全隐患。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设置有下模座,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凸模,下模座的内部设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设置为可对凸模进行加热;冲压机构,其设置于工作台上,冲压机构上设置有上模座,上模座位于下模座的正上方,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与凸模相配合的凹模,其中,冲压机构内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设置为可对下模座进行冷却;上料机构,其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下模座的上料端;以及输料机构,其设置于工作台上,输料机构设置为可对上料机构内的物料进行抓取至下模座上。

3、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压机构包括:导轨组,其垂直于工作台且相对固定设置于下模座的两侧;定位架,其位于下模座的上方且与导轨组滑动连接,上模座固定连接于定位架的下表面,冷却机构设于定位架的内部;横梁架,其连接于导轨组的顶部,横梁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定位架相连。

4、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还包括固定于其下表面的支撑座,支撑座构造为焊接于工作台下表面的四周的支撑架体。

5、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模座的上表面的四角处垂直连接有定位杆,上模座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垂直形成有嵌入槽,嵌入槽与定位杆相对应,其中,嵌入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缓冲弹簧。

6、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杆与缓冲弹簧二者相抵接的端部上均固定连接有永磁体。

7、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机构包括形成于下模座的内部的加热腔和设置于加热腔的内部的电热丝,其中,加热腔的顶壁设有导热板,下模座的一侧还设有连接加热腔的泄压阀。

8、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机构包括:形成在定位架的内部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具有形成在定位架的表面的入口;和,压缩空气贮气包,其设于冷却通道的入口处,压缩空气贮气包的输出端通过电磁脉冲阀安装有喷吹管,喷吹管的底端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气管,气管延伸设置于上模座的内部并与凹模相连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气管构造为文氏管。

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包括料箱、第一电动缸和顶升板,料箱固定于工作台上,顶升板设置于料箱内,料箱的内部用于堆放冲压物料,第一电动缸设置于工作台上且第一电动缸的驱动端与顶升板相连。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输料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模组,其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上,直线运动模组包括直线导轨和设置于直线导轨上的活动滑块,活动滑块上设置有第二电动缸;折弯支架,其设置于第二电动缸的驱动端;安装板,其固定于折弯支架的底部,且位于料箱的正上方的位置,安装板的底面上设有两组气动吸盘组;输出传送带,其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下模座的出料端。

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在冲压的过程中对原料进行加热,能够有效地降低原料的刚性,冲压完成后再进行冷却,可以增加冲压的成品质量;

14、2)通过增加上料机构和输料机构,可以实现冲压过程中上下料的自动化操作,增加冲压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

15、3)利用缓冲弹簧配合两个永磁体之间的斥力,对下降过程进行缓冲,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对冲压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包括固定于其下表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构造为焊接于所述工作台下表面的四周的支撑架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的四角处垂直连接有定位杆,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垂直形成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与所述定位杆相对应,其中,所述嵌入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缓冲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缓冲弹簧二者相抵接的端部上均固定连接有永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下模座的内部的加热腔和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内部的电热丝,其中,所述加热腔的顶壁设有导热板,所述下模座的一侧还设有连接所述加热腔的泄压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构造为文氏管。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箱、第一电动缸和顶升板,所述料箱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顶升板设置于所述料箱内,所述料箱的内部用于堆放冲压物料,所述第一电动缸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第一电动缸的驱动端与所述顶升板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构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设置有下模座,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凸模,下模座的内部设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设置为可对凸模进行加热;冲压机构,其设置于工作台上,冲压机构上设置有上模座,上模座位于下模座的正上方,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与凸模相配合的凹模,其中,冲压机构内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设置为可对下模座进行冷却;上料机构,其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下模座的上料端;以及输料机构,其设置于工作台上,输料机构设置为可对上料机构内的物料进行抓取至下模座上。本技术的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能够提高冲压质量,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潘静,马巍韬,杜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兴韬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