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5840发布日期:2023-11-29 21:2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装,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汽车万向节生产流程主要以传统人工操作为主,存在效率低下、安全性差、环境污染、成本高、单条产线可生产的产品单一或者产品切换时间长等问题。

2、人员需要在同一个和多个设备之间多次操作,饱受粉尘、噪音和运动危险部件诸如圆锯、带锯,运动平台的威胁。

3、在自动化生产时,因为所需设备众多,很难在有限区域内,既能满足所有设备的布置,又能满足生产中人员的各种实际便捷化需求。

4、例如,某传统生产线部分流程如下。在切边机切除产品飞边之后,人工将产品转移至刻码机进行刻码。同时,在刻码的间隙,员工仍需清扫切边机上残留的铝屑。在序列号完成后,再将产品放置到滑道上,让产品流转至打磨工位。打磨工位的人员,需要对零件进行锐边打磨,同时使用吊钩让滞留在滑道上的产品,滑到可触碰位置。在打磨完成后,将产品放置传送带上,转移至锯床单元,人工在半开放式锯床单元前上下料。

5、在需要切换产品生产时,员工需要手动将锯床上产品固定工装和打码机上的产品工装分别拆除,然后更换所需要产品的工装。因为工装本身的重量大,甚至有时需要行车辅助,员工在搬运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因为固定螺丝多,花费时间也会很长。

6、在更换切边模时,只能使用叉车将切边模叉进、叉出,容易发生设备之间的碰撞损坏,且位置极不精准,不能满足较高精度生产配合。

7、另外,生产设备杂乱众多,很难同时满足现场5s、生产工艺以及其他相关物料运转流程等要求。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突破有限空间掣肘,精简设备布局,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艺的自动化生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切边机、第一机器人、打码中转集成工位、第二机器人、锯床、铝屑输送带和成品输送带;

3、所述第一机器人位于所述切边机和所述打码中转集成工位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机器人将产品从所述切边机移动至所述打码中转集成工位;

4、所述第二机器人位于所述打码中转集成工位和所述锯床之间,所述成品输送带和所述铝屑输送带皆位于所述锯床的下游,通过所述第二机器人将产品从所述打码中转集成工位移动至所述锯床以及将产品从锯床移动至所述成品输送带;

5、所述生产线为上下两层的双层平台,所述双层平台的下层平台放置主要设备,所述双层平台的上层平台放置附属设备。

6、进一步地说,所述切边机包括切边模和切边机架,所述切边模于所述切边机架之间设置举模臂,所述切边模能够沿所述举模臂滑动连接。

7、进一步地说,所述切边机包括铝屑箱,所述铝屑箱与所述切边模的出料口对齐,所述铝屑箱位于所述下层平台的正下方。

8、进一步地说,所述打码中转集成工位包括位于上层的中转台和位于下层的打码机,所述打码机位于所述中转台的正下方,所述中转台安装用于放置产品的工装。

9、进一步地说,所述铝屑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所述锯床的斜向出料板的出料端,所述铝屑输送带的末端通过斜向的导向栅连接铝屑收集箱。

10、进一步地说,所述成品输送带处设有用于检测产品有无的光栅检测传感器。

11、进一步地说,所述举模臂为能够收缩的举模臂。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包括切边机、第一机器人、打码中转集成工位、第二机器人、锯床、铝屑输送带和成品输送带;通过第一机器人将产品从所述切边机移动至打码中转集成工位;通过第二机器人将产品从打码中转集成工位移动至锯床以及将产品从锯床移动至成品输送带;生产线为上下两层的双层平台,双层平台的下层平台放置主要设备,双层平台的上层平台放置附属设备;因此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4、1、将主要设备设置在下层平台,将主要设备的附属设备布局在新增的二层平台上,实现对空间的更有效利用;

15、2、打码机和中转台的二合一上下分层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对空间的更加合理应用;

16、3、切边机新增可收缩的举模臂,摆脱叉车对空间的巨大需求,实现切边机和机器人以及其他设备之间的紧密布局;

17、4、根据上述工艺流程,已有多条自动化生产线投入使用,根据产品不同,每条线最大产量可从3000-5500件/天不等。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切边机(1)、第一机器人(2)、打码中转集成工位(3)、第二机器人(4)、锯床(5)、铝屑输送带(6)和成品输送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边机包括切边模(11)和切边机架(12),所述切边模于所述切边机架之间设置举模臂(13),所述切边模能够沿所述举模臂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边机包括铝屑箱(14),所述铝屑箱与所述切边模的出料口对齐,所述铝屑箱位于所述下层平台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码中转集成工位包括位于上层的中转台(31)和位于下层的打码机(32),所述打码机位于所述中转台的正下方,所述中转台安装用于放置产品的工装(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屑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所述锯床的斜向出料板的出料端,所述铝屑输送带的末端通过斜向的导向栅(62)连接铝屑收集箱(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输送带处设有用于检测产品有无的光栅检测传感器(7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切边机、第一机器人、打码中转集成工位、第二机器人、锯床、铝屑输送带和成品输送带;第一机器人位于所述切边机和所述打码中转集成工位之间,通过第一机器人将产品从切边机移动至打码中转集成工位;第二机器人位于打码中转集成工位和锯床之间,成品输送带和铝屑输送带皆位于锯床的下游,通过第二机器人将产品从打码中转集成工位移动至锯床以及将产品从锯床移动至成品输送带;所述生产线为上下两层的双层平台,所述双层平台的下层平台放置主要设备,所述双层平台的上层平台放置附属设备。本技术突破有限空间掣肘,精简设备布局,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艺的自动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郑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安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