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2447发布日期:2023-11-07 00:5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刀具,是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


背景技术:

1、客户加工新能源电机转子壳体时,原先使用6刃焊片成型铣刀,刃径30mm,切削速度很慢,速度如果加快,便会出现震刀现象,使得零件表面的光洁度达不到要求,产品的合理率降低,为此,需要一款成型铣刀,以减少工艺实际,提高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切削速度高,加工光洁度高,出口毛刺少,有效为客户降本增效。

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包括刃部、颈部和柄部,所述颈部设置在刃部和柄部的中间位置,且所述颈部和柄部之间设有补强部,所述刃部上设有五个不等分设计的刀刃,排屑槽设置在相邻的刀刃之间,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度为25°,每个刀刃的刀背上设有分屑槽,所述柄部上设有主油孔,刃部上设有五个分散设置的分支油孔,所述主油孔和分支油孔相连通。

3、进一步地,所述刀刃上设有6°~10°的槽前角。刀刃的刃口作钝化处理。使得刀具的切削轻快的同时保证了寿命。

4、进一步地,所述补强部的外侧圆弧r半径为5mm。

5、进一步地,所述刃部的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埋栓。埋栓设计的目的是堵住主油孔,避免用于刀具的冷却水从主油孔溅出。

6、进一步地,所述刃部、颈部、补强部的长度依次减小。

7、进一步地,所述刃部、颈部、补强部、柄部一体成型,且均有硬质合金制成。

8、进一步地,所述刃部的刃径为12mm。

9、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此款刀具切削速度快,使得客户加工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一半,单个零件刀具成本为原先的一半,产品合格率高。采用5刃不等分设计和排屑槽的螺旋角度为25°的设计,减少了铣刀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震刀的可能,保证加工的零件表面的光洁度,出口毛刺少,同时刃部采用5个支油孔,实现对刃部不同位置的冷却,保证了整个刃部都能充分冷却。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刃部(1)、颈部(3)和柄部(2),所述颈部(3)设置在刃部(1)和柄部(2)的中间位置,且所述颈部(3)和柄部(2)之间设有补强部(4),所述刃部(1)上设有五个不等分设计的刀刃(11),排屑槽(12)设置在相邻的刀刃(11)之间,所述排屑槽(12)的螺旋角度为25°,每个刀刃(11)的刀背上设有分屑槽(7),所述柄部(2)上设有主油孔(5),刃部(1)上设有五个分散设置的分支油孔(6),所述主油孔(5)和分支油孔(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11)上设有6°~10°的槽前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部(4)的外侧圆弧r半径为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1)的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埋栓(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颈部、补强部的长度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1)、颈部(3)、补强部(4)、柄部(2)一体成型,且由硬质合金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1)的刃径为12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电机转子壳体的成型铣刀,包括刃部、颈部和柄部,所述颈部设置在刃部和柄部的中间位置,且所述颈部和柄部之间设有补强部,所述刃部上设有五个不等分设计的刀刃,排屑槽设置在相邻的刀刃之间,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度为25°,每个刀刃的刀背上设有分屑槽,所述柄部上设有主油孔,刃部上设有五个散设置的分支油孔,所述主油孔和分支油孔相连通。此款刀具,切削速度高,加工光洁度高,出口毛刺少,有效为客户降本增效。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途研(苏州)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