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1178发布日期:2023-07-21 12:5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顶针尾座,具体为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


背景技术:

1、在机械制造业中,顶针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工具,当对零件进行最终加工时,就需要使用到顶针尾座与顶针对零件进行固定,降低加工零件时出现的误差,以提高精度,然而现有的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还存在以下问题:

2、1、现有的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在对不同零件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不同尺寸的顶针,因此需要来回更换不同尺寸的顶针,然而现有的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在对顶针进行更换时较为繁琐,且操作费时,十分影响工作效率;

3、2、当工作人员对零件进行加工时,会产生较为强的震动,此震动会通过零件传输到顶针上,从而造成顶针与尾座发生撞击,长时间使用容易对顶针内的调心轴承造成损伤,不仅使得顶针的使用寿命缩短,且没有及时发现的话,还会影响零件加工的精度。

4、因此我们便提出了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丝杆阻力较大,因此可能出现顶针对零件的紧固度不够的情况,且对顶针尾座上的顶针进行更换时较为繁琐,且操作费时,十分影响工作效率,并且顶针直接与尾座接触,长时间容易对顶针内的调心轴承造成损伤,从而影响零件加工的精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包括尾座主体,所述尾座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

3、还包括:

4、所述尾座主体的下表面固定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下端与底座轴承连接;

5、拉手,其螺栓安装于所述尾座主体的上表面;

6、移动杆,其安装于所述尾座主体的内部,且移动杆的左右两端贯穿于尾座主体,并且移动杆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限位块,而且移动杆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有齿条;

7、限位槽,其开设于所述尾座主体的上表面内部;

8、卡紧摇杆,其轴承连接于所述尾座主体的前侧面,且卡紧摇杆的一端与齿轮相连接;

9、顶针,其卡合连接于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内部,且顶针远离针尖的一端焊接固定有滑块;

10、滑槽,其开设于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内壁,且滑槽与滑块呈卡合滑动连接;

11、橡胶减震垫,其粘合于所述移动杆的两端表面;

12、减震弹簧,其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杆两端开设的通槽底部。

13、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凹槽型结构设置,且凹槽面积大于尾座主体下表面的面积。

14、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底座可以对尾座主体进行限位卡合。

15、优选的,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且齿条的长度小于移动杆的长度。

16、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齿条不会带动移动杆过度移动而滑出尾座主体。

17、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7”字型结构设置,且与限位槽构成滑动卡合结构,且限位槽的长度小于移动杆的长度。

18、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限位块可以对移动杆进行限位,放置移动杆脱离尾座主体。

19、优选的,所述滑块关于顶针横向中心线设置有两个,且滑槽为“l”型结构设置。

20、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顶针更加稳定的安装,且不会从滑槽内滑出。

21、优选的,所述橡胶减震垫为橡胶材质,且橡胶减震垫为“()”结构设置。

22、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橡胶减震垫可以对顶针起到缓冲作用,且不会影响顶针的安装拆卸。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通过齿轮、滑块和滑槽的设置,使得更换顶针的过程较为简单,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过橡胶减震垫与减震弹簧的设置,使得顶针不会直接与尾座发生碰撞,很好的保护了顶针内的调心轴承,提高了顶针使用寿命,避免了因没有及时发现调心轴承损坏而造成零件加工精度不够,其具体内容如下:

24、(1)设置有齿轮、滑块和滑槽,通过摇动卡紧摇杆,使得卡紧摇杆带动齿轮旋转,通过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齿条运动,从而使得顶针对零件进行紧固,再通过转动顶针,使得顶针带动滑块在滑槽中滑动,当滑动到一定位置时,只需将顶针拉出即可,从而使得更换顶针的过程较为简单快速,大大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5、(2)设置有橡胶减震垫与减震弹簧,当零件的震动带动顶针震动时,从而使得顶针的调心轴承部位与橡胶减震垫接触,从而使得顶针的调心轴承部位不会直接与尾座碰撞,很好的保护了调心轴承,不仅增加了顶针的使用寿命,且避免了因没有及时发现顶针上的调心轴承损坏而导致零件加工后精度不够。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包括尾座主体(1),所述尾座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为凹槽型结构设置,且凹槽面积大于尾座主体(1)下表面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6)与齿轮(9)啮合连接,且齿条(6)的长度小于移动杆(5)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7)为“7”字型结构设置,且与限位槽(8)构成滑动卡合结构,且限位槽(8)的长度小于移动杆(5)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2)关于顶针(11)横向中心线设置有两个,且滑槽(13)为“l”型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垫(14)为橡胶材质,且橡胶减震垫(14)为“()”结构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包括尾座主体,所述尾座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还包括:所述座主体的下表面固定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下端与底座轴承连接;拉手,其螺栓安装于所述尾座主体的上表面;顶针,其卡合连接于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内部,且顶针远离针尖的一端焊接固定有滑块;橡胶减震垫,其粘合于所述移动杆的两端表面。该机械加工用顶针尾座通过齿轮、滑块和滑槽的设置,使得更换顶针的过程较为简单,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过橡胶减震垫与减震弹簧的设置,使得顶针不会直接与尾座发生碰撞,很好的保护了顶针内的调心轴承,提高了顶针使用寿命,避免了因没有及时发现调心轴承损坏而造成零件加工精度不够。

技术研发人员:罗桂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桂芬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