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线架生产用的引脚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5227发布日期:2023-06-21 11:5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线架生产用的引脚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圈骨架生产,尤其涉及一种供线架生产用的引脚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1、线圈骨架是电子产品中常用到的电子元件,线圈骨架上安装引脚并缠绕铜丝后即形成线圈,如图1所示,为安装了引脚且引脚为折弯状态的线圈骨架。该引脚在装配进线圈骨架后,需要把引脚进行折弯。然而,目前,市面上一般采用人工折弯,或者采用半自动化的折弯道具,其工作效率低,且折弯的效果易出现不一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线圈骨架的引脚自动折弯,而且能够保证折弯后的引脚姿态一致的供线架生产用的引脚折弯装置,以及解现有设备工作效率低,且折弯的效果易出现不一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供线架生产用的引脚折弯装置,该引脚折弯装置包括:

3、上支撑机构,用于从顶端对线架进行固定;

4、下支撑机构,固设于所述上支撑机构下方,且能向所述上支撑机构靠拢来夹紧线架;

5、第一折弯机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机构上,用于对线架的引脚进行横向折弯;以及

6、第二折弯机构,与所述第一折弯机构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可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用于对线架的引脚进行竖向折弯。

7、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顶部固设有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的输出端固设有第一支撑头;所述第一驱动源可驱动所述第一支撑头沿横向来回往复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源为气缸;所述气缸通过紧固件固设于所述支撑支架顶部,对应于所述气缸的伸缩位置均设有第一传感器;

9、所述第一支撑头包括弓形的底座;所述底座两端对称设有l形的压杆;相邻所述压杆之间间隔为两工位治具的距离;

10、所述压杆开设有u形让位槽。

11、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机构包括下支撑支架;所述下支撑支架上固设有第二驱动源;所述下支撑支架上可升降的插设有工作台;所述第二驱动源可驱动所述工作台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升降移动;所述工作台可调节安装有支撑治具。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源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设于所述下支撑支架顶部;

13、所述支撑治具包括l形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可调节安装有t形的顶料治具;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第一长条形孔;所述安装底座一侧设有内凹的安装槽;所述顶料治具上设有让位槽。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包括通过线轨可滑动设置于工作台顶部的第一折弯底板;所述第一折弯底板上对称设有折弯治具;所述第一折弯底板一侧设有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三驱动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一折弯底板来回往复移动。

15、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治具包括折弯治具座;所述折弯治具座上可调节插设有折弯推杆,且折弯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底板螺纹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包括固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二折弯支架;所述第二折弯支架上固设有第四驱动气缸;所述第二折弯支架上可滑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对称设有第二压杆。

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支撑机构和下支撑机构相互作用下对线架进行固定后再依靠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协同动作来完成对引脚的折弯,如此设计使得整个结构简单、新颖,设计合理,可实现线架产品的自动折脚和切脚作业,替代了人手弯折和裁切,便于线架引脚的折弯和裁切,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保证生产质量;

19、2、本实用新型通能够稳定夹持线架,以进行引脚折弯工作,提高了引脚折弯效率,和折弯效果的一致性,提高引脚折弯效果的稳定性;

20、3、本实用新型通支持多个线架同时进行引脚折弯,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供线架生产用的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引脚折弯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机构(1)包括上支撑支架(11),所述支撑支架(11)顶部固设有第一驱动源(12);所述第一驱动源(12)的输出端固设有第一支撑头(13);所述第一驱动源(12)可驱动所述第一支撑头(13)沿横向来回往复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源(12)为气缸;所述气缸通过紧固件固设于所述支撑支架(11)顶部,对应于所述气缸的伸缩位置均设有第一传感器(1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机构(2)包括下支撑支架(21);所述下支撑支架(21)上固设有第二驱动源(22);所述下支撑支架(21)上可升降的插设有工作台(23);所述第二驱动源(22)可驱动所述工作台(23)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升降移动;所述工作台(23)可调节安装有支撑治具(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源(22)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设于所述下支撑支架(21)顶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机构(3)包括通过线轨可滑动设置于工作台(23)顶部的第一折弯底板(31);所述第一折弯底板(31)上对称设有折弯治具(32);所述第一折弯底板(31)一侧设有第三驱动气缸(33);所述第三驱动气缸(33)可驱动所述第一折弯底板(31)来回往复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治具(32)包括折弯治具座(321);所述折弯治具座(321)上可调节插设有折弯推杆(322),且折弯推杆(322)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底板(31)螺纹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机构(4)包括固设于工作台(23)上的第二折弯支架(41);所述第二折弯支架(41)上固设有第四驱动气缸(42);所述第二折弯支架(41)上可滑动设有压板(43);所述压板(43)上对称设有第二压杆(4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线架生产用的引脚折弯装置,包括:上支撑机构,用于从顶端对线架进行固定;下支撑机构,固设于所述上支撑机构下方,且能向所述上支撑机构靠拢来夹紧线架;第一折弯机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机构上,用于对线架的引脚进行横向折弯;以及第二折弯机构,与所述第一折弯机构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可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用于对线架的引脚进行竖向折弯。本技术够稳定夹持线架,以进行引脚折弯工作,提高了引脚折弯效率,和折弯效果的一致性,提高引脚折弯效果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杰,徐杰,吴金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铜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