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棕榈果榨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8235发布日期:2023-10-28 13:5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棕榈果榨油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榨油机,尤其涉及一种棕榈果榨油机。


背景技术:

1、棕榈果榨油机是棕榈油制取的核心设备,申请号为202022421126.x提出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其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现有的棕榈果榨油机一般都采用单螺旋的榨取方式,处理量小,榨油效率低,而且饼渣残油高,浪费资源,但是其不能将饼渣再次传输至压榨机内进行二次压榨,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包括底座和储物箱,所述储物箱位于所述底座的左侧,底座的顶部固定设有榨油机机体,榨油机机体的顶部固定设有进料斗,储物箱的左侧设置有延伸至储物箱内的压缩组件,压缩组件位于储物箱内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储物箱的背面固定设有导料箱,导料箱的底部设置有延伸至进料斗顶部的传输组件;

2、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安装座、滑槽、第二驱动电机、螺纹杆、通槽和连接板,安装座的右侧与储物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滑槽开设在安装座的左侧,滑槽的内部放置有滑块,通槽开设在滑槽的右侧内壁,且通槽延伸至储物箱内,连接板的侧壁套设在通槽内,且连接板的两侧分别与滑块的右侧和限位板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内,螺纹杆位于滑槽内的一端侧壁与滑块螺纹连接。

3、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侧壁两端分别与滑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的正面固定设有安装第二驱动电机的安装板,第二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4、优选的,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壳、套管、绞龙和排料斗,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绞龙的一端固定连接,绞龙的另一端延伸至排料斗内,套管的内壁套设在绞龙的侧壁,且套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排料斗和导料箱内。

5、优选的,所述绞龙的进料端位于导料箱内,套管的外壁两端分别与导料箱和排料斗固定连接,绞龙远离第三驱动电机的一端与套管的内壁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安装壳的顶部与导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固定设在安装壳的内部,第三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榨油机机体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排料斗的安装杆。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榨油机机体的正面固定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榨油机机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榨螺,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储物箱的背面和顶部均呈开口状设计,且储物箱的底部内壁呈弧形设计,所述导料箱的顶部呈开口状设计,且导料箱的正面开设有导料孔,储物箱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壁套设有卡块,卡块和卡槽均呈弧形设计。

9、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靠近导料箱的一侧呈弧形设计,且限位板靠近导料箱的一侧与卡块远离导料箱的一侧相适配,限位板的底部与储物箱的底部内壁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和储物箱的底部均固定设有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支撑座,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柱。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2、1、该装置通过压缩组件使限位板推动储物箱内的料渣移动,并与卡块接触,继续移动限位板,从而通过限位板和卡块对料渣进行挤压,减小料渣在储物箱内的体积,保证储物箱内储放料渣的体积,且便于将储物箱内的料渣推至导料箱内,便于对料渣进行二次压榨,便于实际使用。

13、2、该装置通过传输组件将料渣沿套管移动至排料斗内,再经排料斗排至进料斗内,从而使料渣再次移动至榨油机机体内进行二次压榨,进而对料渣内的残油进行再次压榨,保证压榨的出油量,且避免料渣内的残油资源浪费,并且便于实际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包括底座(1)和储物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9)位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底座(1)的顶部固定设有榨油机机体(8),榨油机机体(8)的顶部固定设有进料斗(5),储物箱(9)的左侧设置有延伸至储物箱(9)内的压缩组件(10),压缩组件(10)位于储物箱(9)内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11),储物箱(9)的背面固定设有导料箱(6),导料箱(6)的底部设置有延伸至进料斗(5)顶部的传输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02)的侧壁两端分别与滑槽(100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1001)的正面固定设有安装第二驱动电机(1004)的安装板,第二驱动电机(100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4)包括第三驱动电机(405)、安装壳(401)、套管(402)、绞龙(404)和排料斗(403),第三驱动电机(405)的输出轴与绞龙(404)的一端固定连接,绞龙(404)的另一端延伸至排料斗(403)内,套管(402)的内壁套设在绞龙(404)的侧壁,且套管(40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排料斗(403)和导料箱(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404)的进料端位于导料箱(6)内,套管(402)的外壁两端分别与导料箱(6)和排料斗(403)固定连接,绞龙(404)远离第三驱动电机(405)的一端与套管(402)的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401)的顶部与导料箱(6)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405)固定设在安装壳(401)的内部,第三驱动电机(40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榨油机机体(8)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排料斗(403)的安装杆(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榨油机机体(8)的正面固定设有第一驱动电机(2),榨油机机体(8)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榨螺(12),第一驱动电机(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9)的背面和顶部均呈开口状设计,且储物箱(9)的底部内壁呈弧形设计,所述导料箱(6)的顶部呈开口状设计,且导料箱(6)的正面开设有导料孔,储物箱(9)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壁套设有卡块(7),卡块(7)和卡槽均呈弧形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1)靠近导料箱(6)的一侧呈弧形设计,且限位板(11)靠近导料箱(6)的一侧与卡块(7)远离导料箱(6)的一侧相适配,限位板(11)的底部与储物箱(9)的底部内壁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和储物箱(9)的底部均固定设有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支撑座,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驱动电机(2)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柱。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棕榈果榨油机,包括底座和储物箱,所述储物箱位于所述底座的左侧,底座的顶部固定设有榨油机机体,该装置通过压缩组件使限位板推动储物箱内的料渣移动,并与卡块接触,继续移动限位板,从而通过限位板和卡块对料渣进行挤压,减小料渣在储物箱内的体积,保证储物箱内储放料渣的体积,且便于将储物箱内的料渣推至导料箱内,便于对料渣进行二次压榨,便于实际使用,通过传输组件将料渣沿套管移动至排料斗内,再经排料斗排至进料斗内,从而使料渣再次移动至榨油机机体内进行二次压榨,进而对料渣内的残油进行再次压榨,保证压榨的出油量,且避免料渣内的残油资源浪费,并且便于实际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张开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国瑞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