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3790发布日期:2023-10-14 14:5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极片辊压工装,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材料在研发和生产初期阶段,需要通过组装扣式电池对电化学性能进行测量。电极材料的评估通常从锂金属作为负极开始,这样便于了解新材料的可用容量。

2、实验室极片制备过程可分为混料与涂覆两个步骤。其中工艺主要包括手工研磨法和机械混浆法,涂覆工艺则包括手工涂覆和机械涂覆。极片涂覆、干燥完成后,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箔材的剥离强度很低,此时需要对其进行辊压;以达到增强活性物质与箔材的粘接强度,以防在电解液浸泡、电池使用过程中剥落。极片通过辊压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同时活性物质内部空隙率降低,可以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改善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等。

3、由于实验室极片在涂覆过程中无法保证涂覆厚度完全一致;当极片表面面密度不同时,则在辊压过程中会出现一侧过辊压而另一侧辊压不足,辊压不足的地方则会出现部分活性物质脱离现象。同时实验室辊压机需要手动进行水平度与平行度的调节,手动调节极易出现辊压不平、张力不均现象,导致实验室极片出现划痕、褶皱、卷曲,影响后续扣式电池性能测试。因此,需要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2、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壁上对称设有支撑板,两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辊一,所述壳体靠近上侧端部处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两侧端部处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螺纹杆的一侧,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螺纹杆上连接有配合螺纹杆使用的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辊二,所述旋转辊一和旋转辊二的外侧壁分别抵接在上薄膜和下薄膜上,所述上薄膜和下薄膜之间夹持有极片。

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端对称安装有限制连接杆转动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的内壁上安装有阻尼片。

4、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旋钮。

5、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底侧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底壁上。

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下地侧安装有支撑腿。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极片上下侧面分别铺设上薄膜和下薄膜,增加极片的厚度同时,提高极片在辊压时极片的平整性,手动转动连接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并驱动螺纹杆带动滑杆上下移动,调整旋转辊一和旋转辊二之间的距离分别夹持上薄膜和下薄膜,并通过上薄膜和下薄膜夹持极片,将上薄膜、下薄膜和极片整体的前侧放入冷压设备辊压,并牵引后续上薄膜、下薄膜和极片整体进入辊压设备辊压,从而保证极片进入辊压设备时处于展平状态,避免因极片表面密度不同和手动调节辊压机造成的辊压不足、辊压不平和张力不均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对称设有支撑板(2),两所述支撑板(2)之间动连接有旋转辊一(3),所述壳体(1)靠近上侧端部处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靠近两侧端部处安装有主动齿轮(5),所述主动齿轮(5)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6),所述从动齿轮(6)安装在螺纹杆(7)的一侧,所述螺纹杆(7)转动连接在支撑板(2)上,所述螺纹杆(7)上连接有配合螺纹杆(7)使用的滑杆(8),所述滑杆(8)上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辊二(10),所述旋转辊一(3)和旋转辊二(10)的外侧壁分别抵接在上薄膜(11)和下薄膜(12)上,所述上薄膜(11)和下薄膜(12)之间夹持有极片(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对称安装有限制连接杆(4)转动的限位螺栓(14),所述限位螺栓(14)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弧形卡槽(15),所述弧形卡槽(15)的内壁上安装有阻尼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旋钮(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的底侧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内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地侧安装有支撑腿(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的实验室极片辊压工装,涉及电池极片辊压工装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侧壁设有支撑板,两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辊一,壳体上转动连接的连接杆上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安装在螺纹杆的一侧,螺纹杆上连接有配合螺纹杆使用的滑杆,滑杆的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辊二,旋转辊一和旋转辊二的外侧壁分别抵接在上薄膜和下薄膜上,上薄膜和下薄膜之间夹持有极片。本技术通过极片上下侧面铺设上薄膜和下薄膜,增加极片的厚度,手动转动连接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并通过从动齿轮转动驱动螺纹杆带动滑杆上下移动,调整旋转辊一和旋转辊二之间的距离夹持上薄膜、下薄膜和极片使极片展平。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春,詹新举,王媛,朱德龙,刘萌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