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6536发布日期:2023-10-25 13:0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门框,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门框,是指位于车身两侧的框架,呈与车门形状配合的框状,用于使车门的一个边缘与其铰接,使车门与之配合呈打开或关闭状态。通常,汽车门框与车身钣金焊接成型,汽车门框与车身钣金固定成型后,在汽车门框内侧面需要覆盖塑料覆盖件,并且该塑料覆盖件还往里延伸以覆盖在车身钣金上,起到遮蔽、修饰、美观等效果,其中在进行门窗的加工过程中,需要都对其原材料进行焊接工作。

2、在进行汽车门窗焊接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保证焊接的质量,以及材料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这样才可以保证材料焊接的品质,但是我们考虑到门窗材料焊接的过程中,缺乏对材料的定位固定,进而造成材料在焊接时发生偏移或者晃动,进而影响焊接口的成型,从而影响整体的焊接质量,显得极为不便,所以亟需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门窗材料焊接的过程中,缺乏对材料的定位固定,进而造成材料在焊接时发生偏移或者晃动,进而影响焊接口的成型,从而影响整体的焊接质量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一侧滑动连接有承载框,且框体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并且气缸的输出轴贯穿框体的侧壁与承载框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承载框的顶部设有顶板,且顶板的底端通过顶槽贯穿承载框的顶部健,顶板的底部安装有焊接设备。

4、优选的,顶板通过顶槽与承载框的顶部之间滑动连接,顶板位于承载框顶部部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5、优选的,气缸的输出轴与框体的连接处为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承载框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通过滑轨与框体的内侧底部之间滑动连接。

7、优选的,框体远离气缸的内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8、优选的,滑块与滑轨之间为间隙配合。

9、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进行使用时,首先将所需焊接的材料板放置到框体的内侧,启动气缸带动整体承载框进行移动,使得承载框的内壁与材料板接触,同时持续带动材料板的另一侧与框体内壁接触,从而可以对材料板进行限位夹持,进而使得材料板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最后利用焊接设备对材料板进行焊接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门窗材料焊接的过程中,缺乏对材料的定位固定,进而造成材料在焊接时发生偏移或者晃动,进而影响焊接口的成型,从而影响整体的焊接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方式,通过承载框的内壁与材料板接触,同时持续带动材料板的另一侧与框体内壁接触,从而可以对材料板进行限位夹持,进而使得材料板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提高材料板整体的焊接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一侧滑动连接有承载框(3),且框体(1)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10),并且气缸(10)的输出轴贯穿框体(1)的侧壁与承载框(3)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框(3)的顶部设有顶板(4),且顶板(4)的底端通过顶槽(6)贯穿承载框(3)的顶部健,所述顶板(4)的底部安装有焊接设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通过顶槽(6)与承载框(3)的顶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顶板(4)位于承载框(3)顶部部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0)的输出轴与框体(1)的连接处为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3)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8),且滑块(8)通过滑轨(9)与框体(1)的内侧底部之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远离气缸(10)的内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8)与滑轨(9)之间为间隙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门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门窗材料焊接的过程中,缺乏对材料的定位固定,进而造成材料在焊接时发生偏移或者晃动,进而影响焊接口的成型,从而影响整体的焊接质量的问题。一种汽车门框焊接定位装置,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一侧滑动连接有承载框,且框体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并且气缸的输出轴贯穿框体的侧壁与承载框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提出的方式,通过承载框的内壁与材料板接触,同时持续带动材料板的另一侧与框体内壁接触,从而可以对材料板进行限位夹持,进而使得材料板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提高材料板整体的焊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栋梁,陆清云,唐瑞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华光真永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