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7604发布日期:2023-08-24 23:1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焊接工装设备,具体涉及多功能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1、在高空作业车工作平台、下车架、推上机推铲、底护板、翼板等工件的组装,由于各个工件形状大小均不相同,需要在变位机的辅助下,对于工件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需要通过转动变位机来不断的调整工件的姿态。

2、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216398502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防护栏多功能焊接工装,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端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工作台下端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竖板,两个竖板下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底板,两个底板两端均螺纹安装有螺栓,调节机构侧壁固定安装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固定环,固定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固定环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侧壁均匀等距固定安装有弹片,固定柱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筒,螺纹筒侧壁端部开设有锁紧槽,锁紧槽内壁开设有倒角,锁紧槽与弹片相适配,移动块、固定环和固定柱侧壁均开设有放置槽,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对防护栏零部件进行有效固定,在焊接时不会发生移动,有效保证了焊接效果。

3、但是,该装置把工件固定在变位机上进行焊接,变位机通常情况下只能绕一个定轴转动,因此需要焊接人员或者焊接用机器人不断地调整复杂的焊接姿势,效率较低,强度较大,同时变位机的连接座即圆盘结构通常是直接与部件的结合部连接,一块完整的圆盘会挡住工件与圆盘之间的部分焊缝,需要二次焊接,严重影响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是解决现有变位机的圆盘与部件结合部直接连接,导致二者之间空间较小,无法直接焊接二者之间的部分焊缝,需要二次焊接的问题,提供多功能焊接工装。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多功能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固定螺栓与变位机的法兰盘连接的两组支撑机构和转动机构,两组支撑机构平行设置;

3、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架,所述转动连接架为框架式结构,所述转动连接架两侧边的中部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待加工部件连接的连接板;

4、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立柱,所述支撑板上开有多组供固定螺栓穿过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变位机的连接座固定连接,且支撑板与立柱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立柱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上端与转动连接架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立柱设有与转动连接架的侧边宽度相配合的预设高度。

5、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连接架两侧边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平衡转动连接架重心的配重块。

6、进一步的,两组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杆。

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连接架两侧边的两端上部设置有定位立柱。

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连接架两端的横梁中部连接有用于夹紧待加工部件的压紧座。

9、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端固定设有用于防止转动连接架转动的定位销,所述转动连接架架体上开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通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变位机与待焊接工件之间的过渡部件,包括支撑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框架式结构的转动连接架,所述转动连接架两侧边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立柱,所述立柱高度与转动连接架的侧边宽度相配合,实现通过变位机和转动机构的相互配合,更加灵活的调整焊接角度和位置,通过立柱与转动连接架的架体结构相互配合,使得安装在转动连接架上的工件与圆盘之间留有足够操作人员焊接的空间,可以在待焊接工件不拆下的基情况下,焊接工件的背部焊缝,便于操作人员一次性焊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多功能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固定螺栓与变位机的法兰盘连接的两组支撑机构和转动机构,两组支撑机构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架(1)两侧边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平衡转动连接架(1)重心的配重块(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两组支撑板(3)之间固定连接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杆(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架(1)两侧边的两端上部设置有定位立柱(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架(1)两端的横梁中部连接有用于夹紧待加工部件的压紧座(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上端固定设有用于防止转动连接架(1)转动的定位销(10),所述转动连接架(1)架体上开有与定位销(10)相配合的通孔(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多功能焊接工装,属于焊接工装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通过变位机与待焊接工件之间的过渡部件,包括支撑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框架式结构的转动连接架,所述转动连接架两侧边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立柱,所述立柱高度与转动连接架的侧边宽度相配合,实现通过变位机和转动机构的相互配合,更加灵活的调整焊接角度和位置,通过立柱与转动连接架的架体结构相互配合,使得安装在转动连接架上的工件与圆盘之间留有足够操作人员焊接的空间,可以在待焊接工件不拆下的基情况下,焊接工件的背部焊缝,便于操作人员一次性焊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王淑俭,赵永格,张海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