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芯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7277发布日期:2023-11-18 00:2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芯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磁芯生产工艺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磁芯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电子元器件需求量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电子元器件越来越趋向于高频化,集成化,微型化。作为三大无源电子元器件之一的电感,早期的产品形态以缠绕粗线圈的ei形、u形和圆环形磁芯为主要结构。新型一体成型电感以其小型化、低噪音、集成化特点迅速占据电子市场份额。作为电感核心组成部分的软磁材料,需具备高频低功率损耗,高稳定磁导率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等磁性能。众所周知,软磁材料主要可分为:铁氧体软磁材料、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和金属软磁材料等。相比于其他软磁材料,铁氧体在高频下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电阻率,但其饱和磁感应强度(bs)很低,只能应用于低功率电路。非晶纳米晶磁粉芯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高饱和磁通密度,低损耗等优异的性能,可应用于中高频环境。但目前关于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主要以带材的产品形态应用,要实现大批量的纳米晶磁粉芯工业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铁基磁粉芯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矫顽力,低损耗等优异的磁学性能以及高性价比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电子元器件中,适用频率范围可由千赫兹到兆赫兹。

2、常规的铁基磁粉芯制备流程包括:磷化、有机包覆、模压成型和低温热处理等核心工艺;其中,为了适应产品多样化的趋势,在模压成型工序之后,往往需要对磁芯坯料做进一步的机加工处理。

3、基于此,中国专利cn215999855u公开了一种压粉磁芯倒角装置,其包括底板和立柱,所述底板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装配有立柱,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装配有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均位于立柱之间,一侧所述立柱的侧面固定装配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的下端固定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装配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贯穿立柱和竖板,所述立柱的内侧端转动装配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内侧端磨轮,所述磨轮的外壁装配有滑动结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通过连动装置与电机轴相连,所述支板通过弹性结构与液压缸固定装配,所述横梁的一侧装配有调节结构。从而,该种压粉磁芯倒角装置可以加工不同大小规格的磁芯,同时保证加工的效果,适用范围广泛。

4、然而,上述所公开的磁芯倒角装置还存在不能调节倒角加工的角度的技术问题。具体的,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倒角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需要使用该种倒角装置设备工作的时候,先根据需要倒角的磁芯规格,再开启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推动内壁的液压杆向上运动,并带动滑轮向上运动。滑轮带动拉绳向上运动,拉绳带动两侧的挂环向内侧端运动,挂环带动空心筒运动,空心筒带动卡块以及支板同时运动,卡块紧贴开槽的内壁保持固定的横向运动,同时限制支板保持固定的横向运动。支板挤压弹性结构使其发生形变,支板通过滑动结构带动第一转轴以及磨轮向内侧端运动,直到到达合理位置,关闭液压缸。同时开启调节装置中第二转轴连接的动力装置,此时调节装置会调节立柱以及底板向下运动,此时通过构件之间的连动效果,会带动磨轮上下运动,并保持竖直的固定运动,位置调节完成后,开启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带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通过连动装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磨轮转动;从而实现倒角的加工动作。但是,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倒角装置只能加工固定的角度,例如,45度或60度等。而现有的磁芯还可能需要根据使用需要分别倒不同的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不便于调节倒角加工角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磁芯倒角装置。

2、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包括:机架、动力机、联轴器、旋转轴、刀轴、若干倒角刀以及角度调节工装;所述机架之中容设所述动力机;所述动力机与所述联轴器驱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联轴器相连。所述刀轴卡接于所述旋转轴之上;若干所述倒角刀活动设置于所述刀轴之上。所述角度调节工装设置于所述倒角刀之上;所述角度调节工装具有框架、固定靠板以及活动调节板。所述框架围设于所述刀轴与所述倒角刀的周边;所述固定靠板与所述活动调节板呈v形活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上方;所述固定靠板与所述活动调节板所形成的v形底部设置有加工槽;所述加工槽贯穿设置于所述框架的顶部;待加工的外部磁芯放置于所述加工槽之上时,所述倒角刀对该磁芯进行倒角加工处理。

3、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工装还设置有楔形滑动块、端部连接块以及旋转调节杆。

4、更进一步的,所述楔形滑动块活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顶部。

5、更进一步的,所述楔形滑动块的斜面抵接所述活动调节板的侧面。

6、更进一步的,所述楔形滑动块与所述活动调节板相连。

7、更进一步的,所述端部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框架的端部。

8、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调节杆设置于所述端部连接块的侧面。

9、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调节杆与所述楔形滑动块连接。

10、更进一步的,所述楔形滑动块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旋紧杆以及压块。

11、更进一步的,所述旋紧杆穿过所述框架的一侧面后再与所述压块相连。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分别设有机架、动力机、联轴器、旋转轴、刀轴、若干倒角刀以及角度调节工装;所述机架之中容设所述动力机;所述动力机与所述联轴器驱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联轴器相连。所述刀轴卡接于所述旋转轴之上;若干所述倒角刀活动设置于所述刀轴之上。所述角度调节工装设置于所述倒角刀之上;所述角度调节工装可以对放置于其上的磁芯工件进行摆放角度的调整。所以,本实用新型一种磁芯倒角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不便于调节倒角加工角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1)、动力机(2)、联轴器(3)、旋转轴(4)、刀轴(5)、若干倒角刀(6)以及角度调节工装(7);所述机架(1)之中容设所述动力机(2);所述动力机(2)与所述联轴器(3)驱动连接;所述旋转轴(4)与所述联轴器(3)相连;所述刀轴(5)卡接于所述旋转轴(4)之上;若干所述倒角刀(6)活动设置于所述刀轴(5)之上;所述角度调节工装(7)设置于所述倒角刀(6)之上;所述角度调节工装(7)具有框架(701)、固定靠板(702)以及活动调节板(703);所述框架(701)围设于所述刀轴(5)与所述倒角刀(6)的周边;所述固定靠板(702)与所述活动调节板(703)呈v形活动设置于所述框架(701)的上方;所述固定靠板(702)与所述活动调节板(703)所形成的v形底部设置有加工槽(701a);所述加工槽(701a)贯穿设置于所述框架(701)的顶部;待加工的外部磁芯放置于所述加工槽(701a)之上时,所述倒角刀(6)对该磁芯进行倒角加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工装(7)还设置有楔形滑动块(704)、端部连接块(705)以及旋转调节杆(7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滑动块(704)活动设置于所述框架(70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滑动块(704)的斜面抵接所述活动调节板(703)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滑动块(704)与所述活动调节板(70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连接块(705)设置于所述框架(701)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杆(706)设置于所述端部连接块(705)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杆(706)与所述楔形滑动块(70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滑动块(704)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旋紧杆(707)以及压块(70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杆(707)穿过所述框架(701)的一侧面后再与所述压块(708)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磁芯倒角装置,其属于磁芯生产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动力机、联轴器、旋转轴、刀轴、若干倒角刀以及角度调节工装;所述机架之中容设所述动力机;所述动力机与所述联轴器驱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联轴器相连。所述刀轴卡接于所述旋转轴之上;若干所述倒角刀活动设置于所述刀轴之上。所述角度调节工装设置于所述倒角刀之上;所述角度调节工装可以对放置于其上的磁芯工件进行摆放角度的调整。所以,本技术一种磁芯倒角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不便于调节倒角加工角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理平,袁成,张国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安可远磁性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