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钻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5508发布日期:2024-01-06 22:5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的钻床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钻床模具,尤其涉及可调节的钻床模具。


背景技术:

1、钻床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如钻孔、扩孔、铰孔、攻丝、锪孔等)的设备。

2、例如,公开号为cn204430835u的中国申请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模具斜导柱孔的加工工装,使用压板将工装固定在机台上,其次,用吊车将模具移到工装上,最后使用压板将模具固定至工装上,从而实现模具的倾斜定位,对模具进行钻孔、铰孔等作业,这种装置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钻孔需求对模具的位置不断调整,不方便调整,且钻孔的角度不易控制,容易造成钻出的孔位置偏移,不符合实际加工要求。

3、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可调节的钻床模具,来满足工件加工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可调节的钻床模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包括底座和工作台,底座与工作台之间对称连接有用于支撑工作台转动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支撑组件的上端与工作台转动连接;

4、底座上连接有用于调节模具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与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工作台上连接有用于夹紧待加工工件的夹持组件。

5、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齿轮调节组件、动力组件和滑动连接组件,齿轮调节组件有两组,齿轮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下表面的两侧,动力组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动力组件与滑动连接组件传动连接,滑动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滑动连接组件与齿轮调节组件配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齿轮调节组件包括半圆柱齿轮和齿条,半圆柱齿轮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下表面的两侧,两个齿条有齿的一侧与半圆柱齿轮啮合连接,齿条无齿的一侧与滑动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螺纹杆和转动支架,第二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第二伺服电机位于两个齿条之间,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传动连接,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动支架上,转动支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8、优选的,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轴线垂直于两个半圆柱齿轮的轴线,转动支架与第二伺服电机轴线共线。

9、优选的,所述滑动连接组件包括滑块、滑轨和连接板,滑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滑轨位于齿条的正下方,滑块限位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滑块与齿条无齿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通过螺纹套与第二螺纹杆传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挡板、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固定挡板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左端,第一夹持组件滑动连接在工作台的右端,第二夹持组件有两组,第二夹持组件限位连接在固定挡板和第一夹持组件之间。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电机安装板、第一螺纹杆、第一夹板、导向轮和导向杆,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板上,电机安装板固定安装在远离固定挡板的工作台的一端,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工作台内,第一夹板通过螺纹套连接在第一螺纹杆上,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板的前后两侧面上,导向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导向杆的下端侧面上。

12、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双向气缸、第二夹板和第二连接板,双向气缸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下表面,第二连接板的一端穿过工作台分别与双向气缸的两个驱动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穿过工作台分别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螺纹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第二连接板穿过第二凹槽限位连接在第二凹槽内。

14、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两侧,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垂直。

15、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和转轴,支撑架的下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转轴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前后侧壁上,支撑架与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16、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在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组件带动滑动连接组件移动,滑动连接组件带动齿轮调节组件转动,齿轮调节组件带动工作台转动,此时工作台产生一定的角度,实现对工作台上的待加工的工件的角度快速、准确的调节。

19、2、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使工件的一侧面与固定挡板贴合,启动第一夹持组件,直至第一夹持组件与工件接触,对工件的左右两侧面进行夹紧,同时启动第二夹持组件,对工件的前后两侧面进行夹紧,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多工位夹紧,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移动,影响加工效果。

20、3、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下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转轴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前后侧壁上,支撑架与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当角度调节组件的齿轮调节组件的半圆柱齿轮带动工作台转动时,工作台沿着支撑组件的转轴转动,防止工作台发生左右相对滑动,对工作台限位转动支撑,防止工作台上待加工的工件位置不准确。



技术特征:

1.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包括底座(1)和工作台(2),底座(1)与工作台(2)之间对称连接有用于支撑工作台(2)转动的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支撑组件(3)的上端与工作台(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调节组件(41)包括半圆柱齿轮(411)和齿条(412),半圆柱齿轮(41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2)的下表面的两侧,两个齿条(412)有齿的一侧与半圆柱齿轮(411)啮合连接,齿条(412)无齿的一侧与滑动连接组件(4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42)包括第二伺服电机(421)、第二螺纹杆(422)和转动支架(423),第二伺服电机(42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第二伺服电机(421)位于两个齿条(412)之间,第二螺纹杆(422)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421)的驱动端传动连接,第二螺纹杆(42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动支架(423)上,转动支架(423)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21)的轴线垂直于两个半圆柱齿轮(411)的轴线,转动支架(423)与第二伺服电机(421)轴线共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组件(43)包括滑块(431)、滑轨(432)和连接板(433),滑轨(43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且滑轨(432)位于齿条(412)的正下方,滑块(431)限位滑动连接在滑轨(432)上,滑块(431)与齿条(412)无齿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431)之间通过连接板(433)固定连接,连接板(433)通过螺纹套与第二螺纹杆(422)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固定挡板(51)、第一夹持组件(52)和第二夹持组件(53),固定挡板(5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的左端,第一夹持组件(52)滑动连接在工作台(2)的右端,第二夹持组件(53)有两组,第二夹持组件(53)限位连接在固定挡板(51)和第一夹持组件(5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5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521)、电机安装板(522)、第一螺纹杆(523)、第一夹板(524)、导向轮(525)和导向杆(526),第一伺服电机(521)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板(522)上,电机安装板(522)固定安装在远离固定挡板(51)的工作台(2)的一端,第一伺服电机(521)的驱动端与第一螺纹杆(52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52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工作台(2)内,第一夹板(524)通过螺纹套连接在第一螺纹杆(523)上,导向杆(52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板(524)的前后两侧面上,导向轮(52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导向杆(526)的下端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53)包括双向气缸(531)、第二夹板(532)和第二连接板(533),双向气缸(53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的下表面,第二连接板(533)的一端穿过工作台(2)分别与双向气缸(531)的两个驱动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533)的另一端穿过工作台(2)分别与第二夹板(53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第一螺纹杆(523)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21)内,第二连接板(533)穿过第二凹槽(22)限位连接在第二凹槽(2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架(31)和转轴(32),支撑架(31)的下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转轴(32)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的前后侧壁上,支撑架(31)与转轴(3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可调节的钻床模具,包括底座和工作台,底座与工作台之间对称连接有用于支撑工作台转动的支撑组件;底座上连接有用于调节模具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工作台上连接有用于夹紧待加工工件的夹持组件;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齿轮调节组件、动力组件和滑动连接组件,齿轮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下表面的两侧,动力组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动力组件与滑动连接组件传动连接,滑动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动力组件带动滑动连接组件移动,滑动连接组件带动齿轮调节组件转动,齿轮调节组件带动工作台转动,实现对工作台上的待加工的工件的角度的快速、准确的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郭金波,司玉震,张亚如,司玉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明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