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9783发布日期:2023-12-07 11:4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轧钢输送,具体涉及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


背景技术:

1、轧钢,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钢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叫轧钢。轧钢的目的与其他压力加工一样,一方面是为了得到需要的形状,例如:钢板,带钢,线材以及各种型钢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钢的内部质量,我们常见的汽车板、桥梁钢、锅炉钢、管线钢、螺纹钢、钢筋、电工硅钢、镀锌板、镀锡板,包括火车轮都是通过轧钢工艺加工出来的。

2、在现有技术中轧钢生产线需要将钢坯推进加热炉内进行加热。通常采用推钢小车进行推钢工作,通过推钢小车进行推钢时,往往由于钢坯质量过大使得推钢小车出现原地卡阻的现象,从而延缓了对钢坯的加热,也降低了对钢坯的热装率;同时,推钢小车在推钢过程中会产生误差,使得在对钢坯进行推钢时,钢坯发生偏移,钢坯不能平稳的进入加热炉,降低了钢坯加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以解决通过推钢小车进行推钢时,由于钢坯质量过大使得推钢小车出现原地卡阻,以及在钢坯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偏斜、人工效率低、无法大量机械化生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包括:

3、第一输送系统,用于自后向前输送通过连铸机铸造出的条形的钢坯,当钢坯移动到第一输送系统的中间位置后第一输送系统停止输送;

4、推钢装置,放置于地面、且位于第一输送系统右侧,其输出轴自右向左设置、且与钢坯的走向垂直,推钢装置用于推动第一输送系统输送来的钢坯自右向左移动;

5、第一下滑机构,自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其右端搭接在第一输送系统的左侧,其走向与推钢装置的运动方向相同,其左端固定连接有托板,第一下滑机构用于推钢装置推动的钢坯沿其倾斜方向自右向左滑落在托板上;

6、提升系统,位于第一下滑机构的左侧、且通过输送带进行提升,其输送带的下端伸入第一下滑机构的前侧或后侧设置,其输送带自右向左倾斜向上设置,其输送带上绕其运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块,各限位块用于自下而上伸至钢坯下侧,并托起钢坯向上运输;

7、转运机构,位于提升系统的左侧,用于接收经过提升系统的钢坯并输送至加热炉。

8、进一步地,转运机构包括:

9、第二下滑机构,位于提升系统的左侧,自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其右端搭接在提升系统的上端,用于提升系统提升钢坯脱离托板和第一下滑机构的下端后,且向上运输至提升系统的顶部后沿第二下滑机构的倾斜方向自上而下滑落;

10、第二输送系统,位于第二下滑机构的左侧,且其右侧位于第二下滑机构的下方,用于接收从第二下滑机构滑落的钢坯,并将其自前向后输送至加热炉。

11、进一步地,推钢装置包括:

12、第一液压缸,其下侧通过液压支座固定在底面上、且位于第一输送系统右侧,其输出轴自右向左设置,

13、第二液压缸,与第一液压缸平行设置,其下侧通过液压支座固定在底面上、且位于第一输送系统右侧,其输出轴自右向左设置,

14、推钢定位板,由后栏杆、定位杆、前栏杆依次连接组成u形框架,其开口向左,用于自右向左运动使得钢坯的长端贴在定位杆的左侧、并推动钢坯向左运动,而前栏杆和后栏杆对钢坯的两端进行限位,避免钢坯发生倾斜。

15、进一步地,第一输送系统和第二输送系统均包括输送架,输送架上安装有自左向右走向的多个输送辊,多个输送辊自前向后间隔、且均匀排布,多个输送辊的轴线与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的轴线平行,多个输送辊的左端或右端的中心轴上均套设有链轮,多个链轮上套设有同一个相啮合的链条,输送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输送辊的中心轴相连接。

16、进一步地,第一下滑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下滑机构自前向后间隔、且均匀设置,

17、各第一下滑机构均包括:

18、第一下滑板,自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其右端搭接在第一输送系统的左侧,

19、托板,自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其倾斜面与第一下滑板的倾斜面相垂直,并与第一下滑板的左端相互配合形成放置空间,放置空间用于对沿第一下滑机构滑落的钢坯进行暂存。

20、进一步地,提升系统包括多个提升机,多个提升机的下端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第一下滑机构的下端之间地面处、且与多个第一下滑机构自前向后间隔设置,

21、对应设置在多个提升机上的限位块用于自下而上伸至钢坯下侧,并将被卡在放置空间内的钢坯托起,使钢坯沿输送带向上输送。

22、进一步地,还包括摆正机构,摆正机构位于第一下滑机构的外围,摆正机构自前向后设置,且包括:

23、前支板,竖向设置,沿第一下滑板的倾斜走向设置,且位于最前侧的第一下滑板的前侧,其后侧对应钢坯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前摆正孔,多个前摆正孔内放置有前钢珠,前钢珠用于卡在前摆正孔内、且当钢坯的前端向前走偏时对钢坯进行限位和纠偏,

24、后支板,竖向设置,沿第一下滑板的倾斜走向设置,且位于最后侧的第一下滑板的后侧,其前侧对应钢坯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后摆正孔,多个后摆正孔内放置有后钢珠,后钢珠用于卡在后摆正孔内、且当钢坯的后端向后走偏时对钢坯进行限位和纠偏。

25、进一步地,摆正机构还包括:

26、撞击前立板,竖向设置,其下端固定连接在前支板上,

27、撞击后立板,竖向设置,其下端固定连接在后支板上,

28、撞击壳体,水平设置,其后端与撞击后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其前端与撞击前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29、前绕设杆,水平、且沿撞击壳体的走向设置,其前端穿过撞击壳体的前侧并伸出撞击壳体,其后端绕设有前连接绳,前连接绳的上端与前绕设杆固定连接,其下端向下延伸,

30、后绕设杆,水平、且沿撞击壳体的走向设置,其后端穿过撞击壳体的后侧并伸出撞击壳体,其前端绕设有后连接绳,后连接绳的上端与后绕设杆固定连接,其下端向下延伸,

31、前撞击球,固定连接在前连接绳的下端,用于当钢坯的前半段滑落较快时,通过下放前连接绳,使得前撞击球对钢坯的左侧进行阻挡,进而使得钢坯的前半段的滑落速度降低,

32、后撞击球,固定连接在后连接绳的下端,用于当钢坯的后半段滑落较快时,通过下放后连接绳,使得后撞击球对钢坯的左侧进行阻挡,进而使得钢坯的后半段的滑落速度降低。

33、进一步地,第二下滑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下滑机构自前向后间隔、且均匀设置,

34、各第二下滑机构均包括:

35、第二下滑板,自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其右端搭接在提升系统的左侧,用于提升系统提升钢坯脱离托板和第一下滑机构的下端后,且向上运输至提升系统的顶部后沿第二下滑板的倾斜方向自上而下滑落。

3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钢装置可以大幅提高钢坯运动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卡阻现象,提高了对钢坯的热装率;通过在推钢装置的推钢定位板可以使得钢坯的长端贴在定位杆的左侧、并推动钢坯向左运动,而前栏杆和后栏杆对钢坯的两端进行限位,避免钢坯发生倾斜;

3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下滑机构,使得第一下滑机构对钢坯进行承接,进而使得钢坯位于托板与第一下滑板的左端相互配合形成放置空间内进行暂时存储,当提升机上的限位块运动至钢坯下侧时,将被卡在放置空间内的钢坯托起,使钢坯沿输送带向上输送;

39、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摆正机构,使得摆正机构的前支板和后支板对走偏的钢坯进行纠偏,通过设置钢珠,减小与钢坯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损坏钢坯;还通过设置前撞击球和后撞击球,进而对钢坯的滑落速度进行调整,避免钢坯在下落过程中发生倾斜,继而影响后续钢坯的生产和运输;

40、4、本实用新型可大幅提高钢坯运动的稳定性、避免钢坯发生偏移,替代人工运输,提高生产效率,进行大量机械化的生产,使得钢坯可以平稳的进入加热炉,从而提高了钢坯加热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