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搓牙机的工件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0896发布日期:2023-11-22 13:5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搓牙机的工件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搓牙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搓牙机的工件上料结构。


背景技术:

1、螺丝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螺丝为标准件,且螺丝的需求量极大,

2、螺丝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通过搓牙机进行加工处理,螺丝经由搓牙机进行加工处理时通常经由上料机构将待搓牙的工件送至搓牙机。

3、相关技术中一种用于搓牙机的工件上料结构通常包括振动盘和上料导轨,振动盘设于上料导轨的一侧,上料导轨一端安装于振动盘输出端,另一端安装于搓牙机,以使得待搓牙工件通过振动盘和上料导轨依次送入搓牙机进行搓牙加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使用该上料机构上料时,上料导轨直接将振动盘内的待搓牙工件送入搓牙机进行搓牙加工,当不同粗糙度的工件送入至搓牙机进行搓牙加工时,难以保证待搓牙工件最终搓牙加工后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保证待搓牙工件最终搓牙加工的成品质量,保证送入搓牙机前工件的粗糙度,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搓牙机的工件上料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搓牙机的工件上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搓牙机的工件上料结构,包括振动盘、导料轨道、磨削装置和落料轨道,所述导料轨道一侧开设有长条形槽,所述长条形槽一侧与振动盘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磨削装置包括转盘、衬套、打磨轮、架体和驱动组件,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架体,所述转盘侧壁开设有若干容纳待搓牙工件的柱形槽,所述转盘转动时,若干所述柱形槽依次与长条形槽远离振动盘的一侧连通,所述架体设有容纳腔,所述驱动组件和打磨轮位于容纳腔内,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打磨轮转动,所述打磨轮用于对柱形槽内的待搓牙工件进行打磨,所述衬套与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转动时,待搓牙工件位于转盘和衬套之间,所述衬套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落料轨道输入端连通,所述落料轨道用于将打磨后的待搓牙工件传送至搓牙机内进行搓牙处理。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盘将待搓牙工件自动上料后传送至长条形槽,长条形槽将待搓牙工件导入转盘的柱形槽,转盘转动带动待搓牙工件转动,同时驱动组件驱动打磨轮转动打磨待搓牙工件,待搓牙工件被打磨后通过衬套的开口进入落料轨道,落料轨道将打磨后的待搓牙工件送至搓牙机内进行搓牙处理,该设备通过打磨轮对送入搓牙机的待搓牙工件进行打磨有利于保证送入搓牙机前待搓牙工件的粗糙度,保证螺丝最终搓牙加工后的成品质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5、可选的,所述导料轨道倾斜设置,所述长条形槽沿导料轨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长条形槽高位一侧与振动盘连通,所述转盘转动时,各所述柱形槽依次与所述长条形槽低位一侧连通。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搓牙工件从长条形槽的高位一侧进入导料轨道,进入长条形槽内的待搓牙工件受重力的作用下沿长条形槽方向移动至转盘的柱形槽,导料轨道结构简单,节约制造成本。

7、可选的,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导轨、固定件、第一电机和电机丝杆,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架体,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电机丝杆同轴固定,所述电机丝杆穿设于固定件并与固定件螺纹配合,所述导轨穿插连接于固定件并与固定件滑移配合,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固定件并随固定块的移动方向移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驱动电机丝杆转动,电机丝杆与丝杆滑块滑移配合,丝杆滑块带动固定件移动,与固定件一体连接的固定块沿着导轨方向滑移,驱动组件设置于固定件,控制驱动组件在容纳腔的位置,使得打磨轮能够在不同位置对待搓牙工件进行打磨加工。

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固定件并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从动轮与打磨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皮带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周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驱使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驱使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同轴传递动力带动打磨轮转动,打磨轮转动能够打磨转盘的待打磨工件,通过电机驱动打磨轮打磨转盘的待搓牙工件,实现自动化打磨的目的,提升生产效率。

11、可选的,所述主动轮包括转动盘和转动轴,所述转动盘设置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于转动轴,所述皮带位于两转动盘之间,所述从动轮包括从动盘和从动轴,所述从动盘设置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于转动轴,所述皮带位于两从动盘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转动时,转动盘对皮带进行限位,从而有利于保证皮带传动时所在位置的稳定性,便于转动盘稳定驱动从动盘转动。

13、可选的,所述打磨轮、从动轮、皮带均设置有两组,所述打磨轮包括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所述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绕转盘轴线均匀分布,所述从动轮包括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皮带包括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绕设于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皮带绕设于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外周面,所述转盘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的外周面依次与柱形槽内的待搓牙工件抵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皮带传送主动轮动力,第一从动轮带动第一磨轮转动,第二皮带传送主动轮动力,第二从动轮带动第二磨轮转动,二级打磨的设置减少因打磨轮的磨损而造成螺丝未被打磨到的概率,保证待搓牙工件的打磨质量,使得搓牙工序稳定进行。

15、可选的,所述落料轨道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底座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间隙用于供待搓牙工件的穿过,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底座并用于驱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调节挡板间隙的大小,使不同尺寸的待打磨工件进入挡板间距,当需要打磨的工件更换规格时,调节装置调节挡板间距,也能够适用新规格待打磨样件,无需制作新配件,装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17、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双向丝杆和导向杆,所述双向丝杆螺纹旋向的两端别穿设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并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螺纹配合,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底座,所述导向杆与双向丝杆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杆依次穿设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并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滑移配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双向丝杆朝一方向旋转时,双向丝杆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沿导向杆轴线方向相互靠近,挡板的间隙缩小,当双向丝杆朝反方向旋转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沿导向杆轴线方向相互远离,挡板的间隙变大,挡板的调节有利于不同直径的待搓牙工件通过,提升样件装置的适用性。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磨削装置的添加能够有益于螺丝的自动化生产,将待搓牙工件进行自动化打磨,有效保证待攻牙工件进入搓牙机的稳定性,通过振动盘进行上料导向,磨削装置打磨待搓牙工件,导料轨道和落料轨道进行排列送料,使得搓牙前的工件稳定无毛边,自动化设备能够有益于减少人的参与及干涉,减少企业所需要的人力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21、2.调节机构的设立有利于调节挡板间隙的距离,能够使得该结构适用不同直径种类的待搓牙工件,该结构的适用性得到提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