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92209发布日期:2024-02-09 12:2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1、铝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轻量性、可焊接性等,以及人们对铝合金越来越深的了解和认识,使得铝合金型材的应用更加广泛,而铝合金的制作过程一般都是使用模具进行直接挤压制备而成。

2、在铝型材挤压模具使用的过程中,挤压模具的上模板、下模板不便进行对齐,从而不便进行快速装配,而且装配完成后在进行对铝型材进行挤压时,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还容易出现错位造成一定的误差,在进行生产铝型材的过程中会影响产品的质量,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下模板设置有物料进口;

4、所述上模板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下模板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大小位置匹配,所述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之间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匹配,所述连接条分别与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的槽底连接,限制下模板以上模板轴心为旋转轴进行旋转。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中均设置有限位槽;

6、所述连接条上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位置匹配,所述限位块伸入至限位槽中,限制下模板以上模板轴心为路径进行位移。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设置有多组,所述连接条与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数量匹配。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两组所述限位槽中均开设有限位定位孔;

9、所述连接条上开设有两组连接定位孔,所述连接定位孔与限位定位孔位置大小匹配,所述连接定位孔、限位定位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定位孔处设置有放置槽。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两组所述连接定位孔之间设置有安装孔。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模板开设有同轴设置的环形槽,所述下模板上同轴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环形槽匹配,所述环形板伸入至环形槽中,使得上模板、下模板同轴设置。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模板表面开设有多组螺栓盲孔,多组所述螺栓盲孔以上模板轴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通过上述设置的连接条置于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中,能便于上模板、下模板快速对齐进行装配工序,同时相比于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能有效的防止上模板、下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轴向旋转造成错位现象,提高了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连接的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0)、下模板(20),所述上模板(10)设置有物料出口(11),所述下模板(20)设置有物料进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12)、第二连接槽(22)中均设置有限位槽(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12)、第二连接槽(22)设置有多组,所述连接条(30)与第一连接槽(12)、第二连接槽(22)数量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限位槽(40)中均开设有限位定位孔(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定位孔(32)处设置有放置槽(3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定位孔(32)之间设置有安装孔(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0)开设有同轴设置的环形槽(50),所述下模板(20)上同轴设置有环形板(60),所述环形板(60)与环形槽(50)匹配,所述环形板(60)伸入至环形槽(50)中,使得上模板(10)、下模板(20)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0)表面开设有多组螺栓盲孔(13),多组所述螺栓盲孔(13)以上模板(10)轴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筋微通道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下模板设置有物料进口;所述上模板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下模板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大小位置匹配,所述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之间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设置的连接条置于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中,能便于上模板、下模板快速对齐进行装配工序,同时相比于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能有效的防止上模板、下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轴向旋转造成错位现象,提高了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连接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张理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江顺精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